Quantcast
Channel: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Viewing all 69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3 期):机器翻译是对译者的侮辱吗?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曼谷市内最肮脏的一条水道 Klong Ong Ang,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变清了。两岸布置了绿植和灯光,游客可以划独木舟,这条曾经的臭水沟成了吸引人的景点。(via

本周话题:机器翻译是对译者的侮辱吗?

上个月,豆瓣网有一条新闻。北京语言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对乌拉圭小说《休战》的中译本打了差评。

"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原作。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希望出版社找西班牙语科班出身的译者,翻译这些名家。"

译者看见了这条评论,非常生气,你凭什么说我像机器翻译!

"作为译者,愿意虚心接受来自所有人的意见。但是,逐字逐句认真翻译反复修改的书稿被说"机翻痕迹严重",感觉挺糟心的。我觉得这和"翻译不好"不是一个概念,近乎人身攻击了。"

这本来是小事一桩,但是译者的好友打抱不平,向北京语言大学写举报信,声称该校学生对译者和出版社进行恶意攻击。学校收信后,出面让学生写了书面道歉。这下犯了众怒,网友蜂拥而至,为该书打"一星"。最终,豆瓣网不得不关闭了此书的评论和打分功能。

使用行政力量,压制正常的文艺批评,令人不齿。但是,今天我不想谈这个,而是想谈谈南桥老师提出的一个有趣的观点:机器翻译很难接受吗?

"为什么被说是机器翻译,译者会觉得反感?难道翻译一定要逐字逐句人肉翻译吗?"

这个问题提得好。 很多人内心里面,把"机器翻译"等同于"劣质翻译"。 但是,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

现在的机器翻译强大得很,跟人工翻译的差距越来越小。英译中,人工翻译还有一点优势;但是中译英,真的不妨交给电脑吧。再过几年,如果有人说,你的翻译像机器翻译,很可能是一种表扬。这就好比,你的围棋水平被说成是软件水平,那就是世界冠军了。

我的想法是,拥抱机器翻译,尽量多使用。它是一种工具,能够提高生产力,为什么不多用呢。网上那么多英语信息,你看原文,看得过来吗?更好的方法是用机器翻译,先看一下中文。

各大浏览器现在全都内置了机器翻译,以 Edge 浏览器为例,打开英文网页时,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是否需要翻译成中文。

我建议勾选"始终翻译英语网页",以后只要打开英语网页,就会默认翻译成中文。这样阅读英语文章,极大提高速度,你的信息量将成倍增长。就算有时翻译得语句不通,但足以了解大意,如果觉得有必要精读,再查看英语原文。

此外,Gmail 网页端也内置了"邮件翻译"功能,这个也很有用。

回到翻译书籍,我认为合理的流程是,先让机器翻译一遍原著,译者再修改机器译稿。这样起码节约了打字的时间和精力。未来也许就没有"译者"这个称谓了,只有"机器翻译校对"。

Vite + TypeScript 深度实践

周刊与培训机构合作,每周介绍一门课程。通常,介绍的都是基础性课程, 本周尝试介绍一门前沿课程,内容很新,很多公司都在尝试,需要一定的前端基础。那就是 Vue.js 官方新推出的开发工具 Vite

Vite 到底是什么?一些资深的开发者都不太了解。这也难怪,它只有一年的历史,两个月前刚发布了稳定版 2.0。

简单说,Vite 是 Vue.js 项目的开发服务器,提供了快速打包能力,用来替换掉 Webpack。大家知道,Webpack 的最大痛点除了配置复杂,就是打包速度非常慢。有些大型项目,喝一杯咖啡回来,都没打包完;开发阶段哪怕只是修改一行代码,热更新(HMR)重新打包有时也要好几秒甚至更久。

Vite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利用浏览器原生的 ES6 模块的加载能力,跳过 Webpack 打包,为开发阶段提供"快如闪电"(官方文档用语)的加载速度。它的 Logo 就是一道闪电。

本周的课程介绍 Vite 的用法, 深度实践 Vite + TypeScript,带你真正理解 Vue3 的开发与应用。因为 Vite 是 Vue.js 的官方产品,以后的最佳实践应该就是用它来开发 Vue 项目。了解和学会这一套新做法,不仅有助于前端技术水平的快速进阶,也有助于先人一步掌握 Vue3.0 如何在企业项目中落地,为面试和工作助一臂之力。

本课程由腾讯课堂"双认证"机构----京程一灯提供,原价98元,周刊读者只需 0.02元即可报名。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课程群,即可报名。

报名成功的同学,还会再送一份价值294元的课程资料《TypeScript 高级教程》。

科技动态

1、海水淡化暖房

一个英国团队在非洲索马里兰海边,建成了大型海水淡化暖房。完全不用电,只使用阳光,进行海水淡化。

暖房里面有四个大型的金属制成的蒸发墙,放入海水以后,在干热的沙漠风吹拂之下,海水迅速蒸发,水蒸汽在蒸发墙上冷凝,形成淡水。同时,蒸发后的海水变成海盐,可以单独出售。

2、人脸识别破解术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案,犯罪嫌疑人通过破解"人脸识别",注册虚假公司开假发票。他们先以30元每个的价格,收购他人的高清头像照片和身份证信息,然后使用"活照片" App 让照片"动起来",生成包括点头、摇头、眨眼、张嘴等动作视频。

有了视频,下一步使用特殊处理的手机'劫持'摄像头,在人脸认证环节时,手机摄像头不会启动,系统获取的是之前做好的视频。系统会认为是本人在摄像头前,最后会通过认证。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已经破解了大量含有"人脸识别"环节的 App,其中不乏许多用户量巨大的App。每单的破解价格从25元到300元不等。

3、月球方舟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提出"月球方舟"的设想,将地球上670万物种的种子、孢子、精子和卵子,冷冻储存后送到月球保存,以防物种灭绝。

具体做法是,利用月球地表下熔岩形成的空洞,建设坑道,将冷冻容器放在里面。月球地表已经有三、四十亿年没有改变过,比起现在位于北极的世界种子库要安全得多,地球的风险实在太大。

4、谷歌甲骨文诉讼的终审

2005年,谷歌收购了安卓系统,准备将 Java 语言用于安卓开发。由于授权费没有谈拢,最后选择自己实现 Java 虚拟机,没有用官方实现,但是外部 API 保持不变。这样一来,开发者正常编写的 Java 代码不用修改,就可以在安卓上面运行。

2010年,甲骨文公司获得 Java 语言所有权之后,起诉谷歌侵权。双方争议的焦点是,软件的 API 是否具有版权,即谷歌沿用 Java 的 API,是否造成侵权?业界对这个诉讼非常关注,如果法庭判决侵权成立,以后就很难做服务的兼容层,因为未经许可不能提供跟他人一模一样的 API 了。

这个案件经历了多轮审判,2018年法院判决甲骨文胜诉,谷歌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2021年4月5日,最高法院以6票赞成、2票反对,裁决谷歌对 Java API 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5、一句话消息

埃及国家博物馆搬迁新馆,政府举办了一个盛大晚会。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将18具古埃及法老和4具皇后的木乃伊,以国王的规格,护送到新馆。这些木乃伊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

GitHub 代码提交统计的 3D 模型,前一段时间开放了官方下载,网友已经收到了实物。官方的 3D 打印价格很贵,大家可以下载 stl 文件,去国内的网店打印。

奢侈品牌 Gucci 发布了首款数字虚拟运动鞋:Gucci Virtual 25,售价人民币78元。买来后,只能在线上世界穿。目前, Gucci App、VR 社交平台 VR Chat、游戏平台 Roblox 支持该鞋。

中科院研究显示,北半球的夏季平均从78天增加到95天,而春季、秋季、冬季都变短了。

文章

1、加油站扫码支付的风险(中文)

政府提示,在加油机旁边扫码付款有重大风险,手机发射的功率可能引发射频火花。这样说的话,那里也不应该手机上网。

2、如何救助一只雪豹(中文)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副主任讲述,救助一只迷路雪豹的全过程。

3、大数据可视化工具(英文)

现在前端的图表库很多,作者推荐了几个他觉得最好的库,逐一进行了介绍。

4、Git 邮件工作流(英文)

多人项目现在一般使用 Pull Request 进行合作,但是 Linux 内核项目使用的是电子邮件工作流,本文介绍具体怎么做。电子邮件发送 Patch 其实也很方便。

5、React + D3.js 如何开发 SVG 图形(英文)

本文是一篇详细教程,讲解如何在 React 里面引入 D3,开发 SVG 动画。

6、八进制数字造成的安全漏洞(英文)

本文分析 node.js 库 netmask 的一个安全漏洞的由来。如果黑客输入0177.0.0.1,netmask 会认为这是一个公网地址,但实际上是内网地址。

7、什么是二分法搜索?(英文)

通过示例,详细讲解二分法搜索的入门教程。

8、如何创建 SVG 网格布局和动画(英文)

本文是一篇详细教程,一步步教大家怎么在 SVG 图形里面,创建网格布局,并且添加图像的动画效果。

工具

1、xeuledoc

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获取谷歌文档的各种元信息。

2、kill-sticky

一个 Bookmarklet 书签脚本,用于消除网页上的粘性页眉或页脚。

3、I don't care about cookies

浏览器插件,用来消除网页上的各种 Cookie 许可的提示层。

4、Sorted CSS Colors

CSS 标准一共列出了148种有名称的颜色,这个在线工具用来在它们当中找到合适的颜色。你在色轴上面确定一个基色,相近的颜色就会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列出。

5、Nyxt

一个带有命令行的浏览器,可以完全不用鼠标,只通过命令行浏览网页。

6、Charts.css

一个只使用 CSS 的图形库(不需要 JS),可以把<table>标签变成折线图、直方图或其他图形。

7、Manim

一个用来生成数学动画视频(比如绘制函数)的 Python 库。

8、React PIN Field

一个 React 组件,生成漂亮的密码(验证码)输入框。

9、FocalBoard

一个桌面的看板软件,类似 Trello,可以用来管理待办事项。

10、Workflow

搜狗的 C++ 服务器引擎,支持各种后端协议,可以在它的基础上进行 C++ 开发,定制自己的高性能服务器。(@holmes1412 投稿)

资源

1、Visu Algo

该网站有各种常用算法的可视化演示。(@CIPHER-D 投稿)

2、.new域名

.new域名是谷歌托管的,提供了一个打开网络服务的快捷方式,下面是一些例子。

  • doc.new:新建一篇谷歌文档
  • sheet.new:新建一个谷歌表格
  • js.new:新建一个 CodeSandbox 的代码片段
  • github.new:新建一个 GitHub 仓库

标题网址是谷歌官方的.new域名汇总。

3、文本编辑器比较

文本编辑器是程序员的必备工具,这里比较了十几个常见编辑器的性能,包括内存占用、文件打开时间、正则搜索速度、大文件支持等方面。

4、Emoji Tracker

这个网页按照推特的使用数量,对表情符号 Emoji 进行排序,最常用的放在最前面。可以用它查找哪些 Emoji 是经常使用的。

5、Go 实用教程(Practical Go Lessons)

一本很不错的 Go 语言的英文教程,从零讲起。

图片

1、复杂的 C++

C++ 是一门复杂的语言,但是语言设计者还在往里面添加更多的东西。

  • C++98版:879页
  • C++11版:1324页
  • C++14版:1368页
  • C++17版:1586页
  • C++20版:1834页

C++17 比 C++98 多了近80%的内容,而最新版 C++20 比 C++98 多了近1000页。开发者可能会抱怨复杂性的增加,很难掌握所有的内容,但是除了接受,并没有其他办法。

2、加尔松潟湖大桥

加尔松潟湖大桥是乌拉圭的一座环状桥梁,于2015年通车。

它的环状设计主要出于美观考量,但也有一些实际的好处,比如强迫司机只能减速行驶,同时可以为行人设置单行道,不同方向的行人走不同的半圆,提高了安全性。

文摘

1、时间是如何浪费掉的?

作者:Paul Graham

几天前,我意识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浪费时间的最危险方法不是花时间在玩,而是花时间在做假工作。

当你花时间玩乐时,你会知道自己在放纵。内心的警报很快就会发出。如果某天早晨我醒来后,整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很快会觉得自己一定是做错了什么。这样一想,就让人不舒服。你只需要在沙发上看电视2个小时,就会有这种不舒服的反应,更不用说整天看电视了。

但是,还有一些天,你整天都在忙,等到晚上你问自己今天干了什么,回答是:虽然很忙,做的却没什么意义。

你的感觉也会因此不好,但是不像整天看电视那样糟糕。如果我整天看电视,我会觉得自己正在走向灭亡,但如果是忙忙碌碌做无意义的事情,这样的警报就不会响起。因为我所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真正的工作,比如处理电子邮件。

表面上看,你一天都在办公桌前工作,但其实你也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不会让你的生活发生真正的变化。而且由于你的内心不会发出警报,比起看电视,假工作才是浪费时间最危险的方法。

时间要用来做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不要落入假工作的陷阱。

言论

1、

为了提炼出一个清晰的观点,我需要充足的睡眠、贪婪地阅读、修炼者一样地冥想、不跟任何人解释我在干嘛。

-- 纳西姆·塔莱布(Nassim Taleb),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

2、

写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发散和收敛。在发散阶段,你自由地探索新想法;在收敛阶段,你变得专注,将想法尽量简化,以便将其发布。我最喜欢的一句写作格言:收集点,然后连接点。

-- David Perell

3、

金钱杀死了黑客团体,加密货币的兴起是最后一击。有些黑客团队通过入侵比特币交易所而成为亿万富翁,那些声称自己不在乎钱的黑客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孩子,或者只是假装自己不在乎。

-- Hacker News 读者

4、

我希望 Deno 和 node.js 可以合并,就像以前 io.js 和 node.js 的合并。但是,这次应该很难发生,io.js 属于分叉,而 Deno 更像生态系统的重启。

-- Hacker News 读者

5、

大学的建立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智力探索,但是现在,大学越来越转向职业培训,这根本不是建立大学的原始目的。

-- David Perell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2 期):工作热情从何而来?

2019年(第 50 期):"时间换收入"是一个陷阱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4月 9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4 期):1982年的信息社会预言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法国葡萄酒产区四月份遭遇了罕见的零下低温,为了避免葡萄苗被冻死,酒农们入夜后在地里点满了蜡烛,让葡萄取暖。(via

本周话题:1982年的信息社会预言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上周去世了,享年92岁。

1982年,他出版了一本预测未来的书,叫做《大趋势》(Megatrends),非常畅销,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400万册。

该书1984年引进国内,中文版也是轰动一时,是当时国内的热门读物,他后来多次受邀访华。

1982年还没有互联网和手机,个人电脑也才刚刚诞生(第一台 IBM PC 发布于1981年暑假)。那个时候他就预言,人类社会很快就将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2007年,我读了这本书,很受震动,做了许多摘录。现在翻出来看看,依然觉得他当年的描述,直到今天都有启发意义。下面就是他的一些观点。

(1) 信息的地位

工业社会的战略资源是资本,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

信息是知识社会的驱动力。权力的来源不再是金钱,而是信息和知识。

以前,我们大量生产工业品;未来大量生产信息。

(2)信息社会要求的技能

信息社会,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读写技能。"读"用来吸收信息,"写"用来创造信息。

未来要想取得成功,你必须懂三种语言:流利的母语,一门外国语,一门电脑语言。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太过专业化,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发现自己的专业已经陈旧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很广,在终身教育的配合下,他的专业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3)始终关注未来

信息和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们不适用于守恒定律,会越用越多。而且,它们会合作增强,也就是说整体的价值大于部分之和。

如何过滤和处理信息,将成为关键的问题。

农业社会,人们习惯向过去看,依赖过去的经验;工业社会,人们更注重现在;信息社会,我们必须关注将来。

长期预测的技能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数据分析培训

本周赠送的课程资料是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家学习数据分析工具,既有实用性,也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现在几乎每一家公司都离不开数据处理,需要用数据做精细化运营,驱动业务增长。很多业务岗位都有数据技能要求,大中型公司还有专门的"数据分析师"岗位。

开课吧特别向周刊读者赠送一门受到好评的课程 《数据分析就业班》,由 Python 布道师廖雪峰、数据分析专家杨国俊、《零基础玩转 Python》畅销书作者常江三位老师亲自研发授课。

课程内容包括:

(1)学会使用 Python 处理数据,配置一个爬虫,抓取网上数据。

(2)使用 Excel 和 SQL 完成数据分析报告,做出漂亮的数据可视化图表。

(3)讲解常用的统计模型,比如线性回归、决策树、K-means 算法等。

讲课过程注重实用性,全程配合实战项目,力求让大家在动手中学习。课程面向初学者,也适合 0 基础的或者运营、产品、财会等非技术岗的同学。课程安排包括 6天 7 节课 + 数据分析专家直播+3 个实战练习 + 社群服务 + 班主任作业督学答疑。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助理老师,就能获取课程,只需象征性支付0.99元。

由于助理老师人力有限,一般会在24小时内通过申请。前100位报名者,还能免费领取价值99元的 《Python 数据分析手册》

科技动态

1、真菌材料

加拿大科学家尝试使用真菌,替代泡沫塑料,作为绝缘的填充材料。真菌可以低成本地大量繁殖,只要使用木屑、秸秆、果壳等生物废料就可以种植,种植和使用过程都是低能耗、无污染,废弃后会自然降解。

它还可以长成特定的形状,就像浇铸混凝土一样。目前,已经有公司在销售真菌做成的地砖、隔音墙板、保温板。

2、自动驾驶公交车

重庆市首个自动驾驶公交车开通运行,这是全国第一条投入运营的自动驾驶公交线路。线路全程8.8公里,单次乘车费用为2元。

该车拥有4个激光雷达、2个毫米波雷达和7个单目相机,可以感知周边两三百米范围内的车辆和行人。每个路口还设有边缘计算单元,对路口各方向来车、来人进行计算,并与车辆自身感知进行融合,实现车路协同,从而防止出现感知失误。每辆自动驾驶公交车上会有一名安全员,可随时转换为人工驾驶。

3、脑机接口的猴子试验(中文)

Neuralink 是马斯克投资的专门研究脑机接口的公司。它最近发布了一个爆炸性的视频,一只安装了脑机接口的猕猴,熟练地在玩打乒乓的电子游戏。

研究人员先在猴子的大脑皮层里面,植入了一个芯片。然后,训练猴子使用手柄操作游戏,一旦操作正确,猴子可以从吸管里面喝到奶昔,帮助它建立神经反射。这时,仪器会记录猴子的大脑电信号,以判断什么信号对应什么操作。等到猴子熟练了手柄操作以后,就移除手柄,仅仅通过大脑电信号来操作游戏。

上面 GIF 动画中可以看到,猴子很熟悉地在玩乒乓球游戏,但是它没有使用手柄,完全是通过大脑意念在操作。它知道只要操作正确,就可以从吸管里面喝到奶昔。

马斯克说,该技术将用在瘫痪病人身上,"可能会让瘫痪病人对智能手机的操作速度,比普通人用手来操作还要快。"

4、线性城市

沙特政府宣布,将建设一个"未来城市" Neom。该市是长达170公里的线性布局,只有一条主干道,分为三层。地面是步行层,有各种建筑物和绿化带;地下一层是服务层,提供各种基础设置;地下二层是交通层,提供轨道交通。

初看之下,这个设计十分奇特,但是仔细想想,其实非常合理。由于只有一条主干道,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而且只有一条路线,运输效率非常高。另外,各种公用事业管道也只需要建设一根主管道,向两旁拉出分支即可。

5、一句话消息

Nvidia 公司 CEO 黄仁勋(下图)宣布推出首款服务器 CPU,跟 Intel 公司正面竞争。该 CPU 为 ARM 架构,产品名 Grace,号称训练超大 AI 模型有10倍的性能提升。它将用来在瑞士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建造下一代超级计算机。

亚马逊正式发布了 OpenSearch,这是对 Elasticsearch 官方版本的反击,后者最近修改许可证,禁止作为云服务进行销售。两者的关系有点像 MariaDB 和 MySQL,双方势均力敌,大概过一两年,才能看出来谁会赢。

哈勃望远镜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发现了一颗稀有的小行星,上面包含的铁镍合金,按照现在的价格,价值1000亿亿美元,比全球 GDP 总和高出70000倍,分给全球75亿人,每人可以分到13亿美元。太空采矿也许会大发展了。

湖南科技大学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钻机系统,在南海超过2000米的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文章

1、我如何走上研究恐龙的道路(中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汪筱林老师的演讲,他是怎么会研究恐龙的,以及如何在哈密地区发现了世界分布面积最大的翼龙化石群,足足有几千万条恐龙的化石。

2、GitHub Actions 被滥用挖矿(中文)

最近,有人向各种 GitHub 仓库疯狂提交 Pull Request,只为了触发 GitHub Actions 跑他的挖矿脚本。本文详细介绍这个事件。

3、我如何做出一个病毒式传播的网站(英文)

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事件,启发作者做了一个 istheshipstillstuck.com 网站,可以查看事件的最新进展。该网站变得极其流行,5天内有5000万的访问量。作者介绍了背后一些有趣的事情。

4、什么是字符串哈希?(英文)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讲解字符串的哈希值的原理,它是怎么算出来的。

5、SQLite 命令行数据处理示例(英文)

SQLite 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很多人只把它当作数据库使用,却不知道它可以用在命令行,处理各种数据文件。

6、为什么面向对象编程很糟糕?(英文)

一篇很老的经典文章,作者是 Erlang 语言的创始人乔·阿姆斯特朗(Joe Armstrong),他总结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四个重大缺点。

7、如何不使用 Rails 开发一个 Ruby 的 Web 应用(英文)

Rails 是 Ruby 语言的标准 Web 框架,但是不用它也能开发 Web 应用。本文是一篇长篇教程,详细讲解不使用框架时,Ruby 语言如何开发 Web 应用。

8、如何清理 Docker?(英文)

如果你大量使用 Docker,它会占用很多硬盘空间。本文教你如何彻底清理 Docker,包括清理容器文件、镜像文件、网络数据、虚拟磁盘等等。

工具

1、FicusJS

一个 Web Component 组件开发框架,看上去挺简单。

2、Lite YouTube Embed

一个 Web Component 组件,用来快速加载 Youtube 视频,可以从它的源码学习 Web Component 组件的写法。

3、PDFReal

该网站提供了一系列在线工具,用于 PDF 文件的各种处理。

4、Explorer ++

一个 Windows 轻量级文件管理器,有 Tab 窗口,支持为文件打书签,界面可以自定义。

5、UltraWeather

一个开源的 Web 应用,可以自己架设服务,查看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并且有 API。

6、wkhtmltopdf

一个命令行工具,将 HTML 源码文件转成渲染好的 PDF 文件。

7、MDTU

Markdown 文档的微信公众号编辑器,支持微信外链转脚注(或二维码)、从 URL 采集 Markdown 等功能。(@shfshanyue 投稿)

8、VS Code 主题生成器

一个在线工具,用来创建自己的 VS Code 主题。

9、Aerial

Windows 屏幕保护程序,在屏保时自动播放 Apple TV 的屏保视频,非常漂亮。

10、DeaDBeeF

桌面音频播放器,支持几乎所有的音频格式,并且可以互相转换。Linux 和 macOS 可用。

资源

1、permission.site

该网站收集 Chrome 浏览器各种需要用户许可的场景(比如读取剪贴板、读取地理位置等),每个场景都提供可运行的示例。

2、程序员的 IT 英语教材

这是波兰某个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收集了一些 IT 方面的经典英语文章,用来提高非英语国家程序员的英语水平。

3、在线匿名者指南

一本免费阅读的英文书籍,教你如何在网上不留下痕迹地进行访问,分为各种使用场景,内容比较深。

4、Beej 的 C 语言教程(Beej's Guide to C Programming)

C 语言的详细教程(英文的),免费在线阅读。

5、高教书苑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在线平台,可以查阅该社出版的3000多本书籍的信息,还可以免费阅读全文或部分章节。

图片

1、木卫二

木卫二是太阳系少数有液态水的行星。它的表面是厚厚的一层冰,下面是巨大的液态海洋。

请看下面这张清晰的照片,冰外壳上到处都是洋流的痕迹。

它非常小,直径只有500公里,相当于月球的七分之一。冰层厚达20公里,下面的海洋有30公里深,含水量是地球海洋的好几倍(地球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6公里)。由于底部的海洋没冻,因此它一定有一个热核。

2、书房工位

一位女写稿人,贴出了自己书桌的照片。"因为是写稿人,所以书房算是我的工位。"

看惯了程序员的电脑桌,觉得很不一样。

文摘

1、巨型集装箱船

上个月,巨型集装箱船"长赐轮"堵塞了苏伊士运河。

这艘巨轮2018年下水,可以装20,000个标准集装箱(20,124TEU),是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之一。它长400米,比辽宁号航空母舰(长300米)长出三分之一。

这么大的船,以前人们认为不可能造出来。二十多年前的1999年,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容量仅仅为 8,000TEU。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船已经足够大了。

可是,现在超过 20,000TEU 的集装箱船,全世界已经有将近100艘(包括建成的和正在建的)。而且,集装箱船还在变得更大。中国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已经完成了一艘 25,000 TEU 集装箱船的设计。可以预计,到十年后的2030年,30,000 TEU 的庞然大物也将变得司​​空见惯。

如此巨大的船体,可能引发很多问题。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必须等到涨潮,才能确保有足够水深,可以进入荷兰鹿特丹港。如果没有进一步疏通航道,更大的集装箱船很快就将无法在上海、釜山和香港停泊。

陆地上的港口基础设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现代港口的卸货效率惊人,可以在几天之内卸完满载的20,000 TEU 集装箱船,可是大船等待泊位所花费的时间会大大减少整个航运业的利润,因此可能不得不建造更长的码头,以容纳更大的船舶,还要建造可以跨越更宽甲板的起重机和容纳成千上万个集装箱的更大的装货场,以及配套的铁路和公路枢纽的扩容。

另一个困难是,当前主要的海运路线可能无法容纳更大的船了。长赐轮已经大到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了,因为巴拿马运河使用船闸,将船提升到更高的水位,那个船闸容纳不了大船。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都是深24米,地质条件使得这个深度无法改变。

长赐轮的吃水深度是15.7米,所以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但是,为了保证安全,船底与水底必须最少有3.5米的间隔,因此一旦更大的集装箱船吃水深度超过20米,就将不能进入苏伊士运河了。

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好处是,船舶越大,规模经济也越大,效率比小型船只高得多,从而可以在一次航行中获得更高的利润。那些利润也许能支持这些巨轮选择好望角航线,绕过非洲到达欧洲。那条航线的航行成本更高,但是水深足够。

从环境方面考虑,超大型集装箱船也有必要。航运业也是一个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行业,为了减少燃油消耗和排放,最佳方法可能就是将船造得更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过去20年,我们已经看到,集装箱船从10,000 TEU跃升至24,000 TEU。那么到了2050年,如果出现50,000 TEU 的船只,请不要感到震惊。

言论

1、

Linux 服务器经常发生磁盘已满的错误,我的解决方法是,在所有的服务器硬盘上,都预先放置一个8GB的空文件,除了占用空间,它没有其他作用。

一旦磁盘已满,就删了这个文件,顿时就有了多余空间,也有了解决问题的缓冲时间。

--《为什么我所有的服务器都有 8GB 的空文件》

2、

很多人认为他们需要使用面向对象编程,实际上他们只需要模块化。

-- Hacker News 读者

3、

所有统计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些模型有用。

-- 乔治·博克斯(George Box),英国统计学家

4、

自从网约车平台出现,出租车司机就成为了大数据算法下的平台工具人。

--《出租车司机的餐饮地图》

5、

目前,W3C 规范有1,217个,总字数超过1亿。这意味着,已经不可能从头开发一个全新的网络浏览器,因为网络已经变得如此复杂,创建新的网络浏览器的工作量可与阿波罗登月或曼哈顿计划相媲美。

-- 《网络浏览器的无限范围》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3 期):信息的半衰期

2019年(第 51 期):为什么过去10年,笔记本硬件发展缓慢?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4月16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5 期):数字货币是打破美元霸权的武器吗?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巨型"自拍熊猫"雕塑,最近亮相。该作品由荷兰艺术家创作,长26.5米、高12米,熊猫躺在草地上,拿着手机自拍。(via

本周话题:数字货币是打破美元霸权的武器吗?

前些天,硅谷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Peter Thiel)公开说,美国应该限制比特币。因为比特币是中国的金融武器,用来削弱美元。

他说,中国故意把比特币的价格炒高,吸引资金,使得比特币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破坏了美元的地位。

我想讨论一下这种说法。比特币的价格上涨,跟政府有没有关系,我不知道。但是,比特币会破坏美元,倒是真的。

简单说,比特币的接受程度越高,美元就伤越重。 因为美元是实际上的世界货币,每家银行都有美元业务,美国因此可以管到全世界所有银行,进而控制世界金融体系。这就是美国的实力,除了实体武器,它还有两大无形的武器,一个是互联网,另一个是美元,都由它控制。

但是,比特币的交易和结算完全不通过银行,而是通过矿工网络。因为不涉及银行,美国就控制不了比特币,这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制裁在比特币面前是没用的。从这个角度看,为了防止美国制裁,囤积一点比特币,甚至国家出面搞一个矿场,都是可行的方法。

进一步说,任何不通过银行体系的交易方法,都是对美元霸权的破坏。 国内正在推行的数字人民币,也有这个作用。

数字人民币的交易和结算,需要通过机房。理论上讲,所有结算都可以放到中央银行的机房,跳过商业银行,等于是一个不受美国影响的独立结算体系。数字人民币的交易规模越大,传统金融体系的结算规模就会越小。

《华尔街日报》最近有一篇文章提到,美国应该担心,那些贫穷的小国开始使用数字人民币做国际汇兑。以前,国际汇兑目前只能通过银行,所以受到美国的控制。一旦有国家愿意接受数字人民币,就有了另一个选择,他们可以用数字人民币做国际汇款。因为汇款不通过商业银行,是在中国中央银行的机房完成的,美国就管不到了。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市场份额越大,美元的影响力就越小。

最后顺便提一下,《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还提到一个场景。数字人民币是记名的,谁的名下有多少钱,中央银行都知道,因此政府可以将财产与个人直接匹配。下面的场景是完全可能的:大街上的摄像头发现有人乱穿马路,通过人脸识别,认出这个人是你,系统直接扣除你的数字人民币,作为罚款。不像现在,操作起来很麻烦,还要确认你的账户在哪一个银行,里面有没有钱。

家庭保险规划

读者问到周刊的合作问题,我说一下。每周有一个栏位,介绍课程或产品,合作方主要是培训机构和 IT 公司。

非 IT 类的合作机构,目前只有一家,那就是广东的谱蓝公司。因为很早以前,他们就支持我,每年搞活动都会找我发布消息,一直合作到现在。他们的春季免费活动家庭保险规划又要开始了,大家有理财或保险问题,可以考虑参加。

谱蓝是拥有合规牌照的保险咨询公司,创始人孙明展老师从世界500强保险公司离职后创办,专门为用户提供保险咨询和理财规划。他们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系统,通过算法与金融产品数据库,给出最合适的财务建议。

这个系统已经运作多年,受到用户的好评。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谱蓝",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报道,孙老师的公号"孙明展"也值得看,都是理财科普文章。

现在的经济形势很复杂,利率这么低,房市和股市居高不下,经济增长速度又在放慢,个人财务的压力可想而知。怎样才能保证财务安全,实现保值和增值,减轻意外事件的冲击,给自己和家庭多一点保障?

这次的"家庭保险规划"活动,就是由专业的理财师为大家一对一提供咨询,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家庭财务,给出保障建议和具体方案,打好家庭财务的安全垫。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面几项:

  • 家庭成员保障责任综合评估
  • 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分析比较
  • 基于家庭状况和需求,构建综合保障规划

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理财师。他们保证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做广告,只提供定制方案和咨询服务。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 免费领取 这份价值800元的家庭保障规划服务。

资讯

1、变色缝合线

一个美国17岁黑人女中学生,根据甜菜汁遇到碱性物体,会从鲜红色变为深紫色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变色缝合线,可以检查手术伤口是否发生感染。

健康的人类皮肤是酸性的,pH值约为5。一旦伤口被感染,pH值会升至大约9,含有甜菜汁的缝合线就会变成深紫色(下图)。这可以快速发现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对于一些缺乏医疗设备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智轨电车

3月31日,智轨电车开始在湖南省株洲市载客试运营。这种电车外观上像有轨电车,但是不需要铺设轨道。它采用的是虚拟轨道,道路上需要预先放置识别标志,然后车载传感器通过感知这些标志,确定行驶路线。在专用道路上,可以做到自动行驶。

这种电车采用三节编组,最小转弯半径15米。理论上,可以像火车一样,挂载更多车厢。它的优点是造价低,仅是有轨电车的五分之一,工期也短;缺点是需要独立路权,才能发挥出优势, 如果遇到混行的道路,还不如传统公交。

3、鸡蛋的性别

养鸡行业通常会在雄性小鸡出生后,将它们杀死,因为公鸡不会生蛋,而且脂肪增加速度太慢,不适合作为肉鸡。

这种做法即浪费又不人道,美国的粮食与农业研究基金会(FFAR)发起了"鸡蛋技术奖" ,需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能够识别鸡蛋里面受精卵的性别。一旦发现某个鸡蛋会孵化出公鸡,就不再进行孵化,转而上市或者供应食品业。目前,已经有6种技术进入第二阶段测试,每个方案可以获得200万美元资金,完成进一步研发。

4、水冷服务器

计算机芯片的功耗不断提升,发热量也水涨船高,服务器的散热成了机房最大的难题。空气冷却越来越不够用了,微软公司开始尝试水冷,因为液体的传热效率比空气高几个数量级。

他们将服务器主板都浸泡在液体之中,用的是专门的绝缘导热液,吸热只要达到50摄氏度就会沸腾,看上去就像浸在沸水中一样。导热液的蒸汽,遇到机柜上方的冷凝器,又会自动液化,落回服务器中,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冷却系统。由于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让液体流动,这个冷却系统本身是不耗能的,大幅降低了冷却成本。

5、一句话消息

苹果发布蓝牙标签 AirTag,贴在各种物品上面,然后手机可以查看该物品的位置。最特别的是,它的蓝牙信号可以被附近的所有苹果设备读取,这意味着不管被带到哪里,都可能追踪到它的位置。

GitHub 新增了一个徽章系统,只要你拿到了某项成就,个人页面上就会显示相应的徽章。目前主要有三种徽章:火星徽章( NASA 火星探测用到了你的仓库)、北极徽章(你的仓库被放入北极保存)、赞助徽章(你资助了他人的开源项目)。

美国宇航局 NASA 宣布,准备在月球上搭建货运轨道,使用磁悬浮小车运送月球基地内部的物品和建筑材料。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游隼的5条迁徙路线(下图),每年9-10月份游隼都会从北极地区飞向亚欧大陆的各个角落,次年4-5月再飞回北极。

专家表示,中国现在人均月流量为9GB,10年以后的2030年,人均流量或许达到100GB/月。如果你现在每月消费网络流量大于9GB,就超过一半中国人了。

文章

1、国产的短视频编辑软件们(中文)

国内短视频大厂纷纷推出配套的视频剪辑软件,相比国外的老牌工具,并不落下风,本文介绍国产视频编辑软件的现状和策略。

2、如何饲养一头衰老的马来熊(中文)

南京市红山动物园有一头32岁的马来熊。野生马来熊的寿命在20-30岁之间,32岁就相当于人的90岁。饲养员彭培拉说:"经过了评估,我们认为这个动物已经没有任何攻击性,那我们应当有自由度去给动物幸福。"从此,人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一人一熊缓缓走在通道上。

3、火星放飞无人机(中文)

美国宇航局成功在火星表面,放飞一架名为"机智"号(Ingenuity)的小型无人直升机。本文介绍这个项目的细节。

4、Chrome 90 的 4 大新功能(中文)

本文介绍 Chrome 90 的四个新功能,对于普通用户还是挺有感的。

5、如何制作一个纯 CSS 的密码生成器(英文)

写法很简单,但是做出来的效果真不错。

6、深入了解 CORS(英文)

本文详细介绍浏览器跨域请求的概念、原理和最佳实践。

7、浏览器 Fullscreen API 使用指南(英文)

FullScreen API 可以让你完全控制,将整个页面或某个页面元素全屏显示,并且提供 CSS 伪类:fullscreen控制样式。

8、Web MiniDisc 应用程序(英文)

上个世纪90年代,索尼公司发布过 MiniDisc 播放器(上图一),有些型号带有 USB 接口。作者尝试写一个 Web 应用(上图二),使用 WebUSB 从浏览器连接播放器,然后使用 ffmepg.js 解码音频,从而将电脑上的音乐发送到它上 MiniDisc 播放器。

9、如何创建一个 Node.js 的命令行应用(英文)

作者一步步详细讲解,如何使用 Node.js 写一个命令行窗口应用,播放 MP3 歌曲。

工具

1、xip.io

一个 DNS 工具,可以为 IP 地址生成任意子域名。比如,IP 地址是127.0.0.1,那么foo.127.0.0.1.xip.io就会指向127.0.0.1

2、darkhttpd

C 语言编写的单文件 Web 服务器,无需安装,只要编译一下就能使用,可以替代python -m http.server

3、Music Time

VS Code 的插件,可以根据编写代码的风格和速度,自动播放从 Spotify 选择的最能促进生产率的歌曲。

4、Mail Studio

一个桌面软件,通过可视化界面,创建响应式邮件。

5、dnspeep

一个命令行工具,查看本机发出的所有 DNS 请求和获得的回应。

6、CORS Anywhere

脚本的跨域请求,需要对方服务器支持 CORS,否则就很麻烦。这个工具是一个 CORS 代理,需要自己架设,然后轻松将任何跨域请求变成同域请求。

7、HTTP Toolkit

一个桌面程序,用来拦截和调试各种应用的 HTTP 通信,包括浏览器、安卓应用、命令行应用、Electron 应用等等。

8、DBeaver

数据库管理的桌面软件,支持各种主流数据库。

9、dahliaOS

这个网站是用 Flutter Web 框架开发的,使用 Dart 语言编写,然后编译成 JS,相当流畅。以后,开发网站时,除了 React 和 Vue,还可以考虑用 Flutter。

资源

1、通过 Go 语言学习测试驱动开发

中文电子书,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学习 Go 语言,为测试驱动开发打下基础。

2、VR compare

这个网站收集各种 VR 头盔的详细信息,并有对比表格。

3、kunstderfuge.com

该网站可以按照古典音乐家的人名查询,免费下载他们作品的 MIDI 文件,各类作品接近20000个。

4、Google Earth Timelapse

Google Earth 提供的卫星照片时间线功能,可以查看同一个地点从1984年至2020年的变化,目前官方提供了十几个地点。(@LanternD 投稿)

5、文本生成图表的在线工具

这个网页收集各种从文本生成图表(text-to-diagram)的在线工具,一共有40多种。

图片

1、背景图片的差异

一家销售沙发的电子商务网站,需要为沙发页面配上背景图片。

他们选择了两张图片,进行了 A / B 测试。

A 组配上了蓝天白云。

结果:最柔软、带有靠垫的那一款沙发,销量最好,可能是因为顾客认为那款沙发更舒适。

B 组配上了一分钱硬币。

结果:最便宜的那款沙发,销量最好。

文摘

1、张忠谋最新演讲

4月21日,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发表公开演讲,谈谈他对半导体产业的看法。

半导体的历史

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如金属)及绝缘体之间,因此称为半导体。一直到1948年,大家才关注这个东西,因为当年有一件大事发生,美国 ATT Bell Labs 的 Shockley、Bardeen、Brattain 发明了基于半导体的晶体管,ATT 开始实验生产晶体管。

1952年,ATT 授权晶体管给其它公司,包括 IBM、TI(德州仪器)。电脑与半导体开始平行发展。

1958年,Jack Kilby(德州仪器公司)及 Robert Noyce(仙童公司)发明集成电路,也是基于晶体管及半导体。

我是1955年从 MIT(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毕业,加入半导体事业。1958年到德州仪器,认识了大我8岁的同事 Jack Kilby,后来也认识了 Robert Noyce。

我和这些知名半导体人士在华盛顿的半导体会议一起开会,晚上一起去喝啤酒。那时大家觉得自己很幸运,身处在前途无量的半导体行业,喝完酒在雪花飘摇中走回旅馆。

Intel 公司

1985年,我回台湾创办台积电,需要募资。Intel 那时是霸主,认为台积电做不大。我与 Intel 高层熟识,一开始找他们投资。但是,Intel 不想投,我询问理由是时机不对吗,Intel 回应"是景气不好"。台积电成立以后,他们才帮了一点忙。

台积电在2020年市值曾达6,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反观曾居半导体霸主地位的 Intel,去年同时期的市值仅2,000亿美元,连台积电的一半都不到。Intel 从没想到芯片代工模式会变得这么重要。现在他们宣布也要做芯片代工,真是相当讽刺。

台湾的优势

美国在芯片制造占有土地与水电优势,台湾半导体则有人才优势。最关键的是台湾有大量敬业、优秀的工程师、技工、作业员愿意加入制造业。

美国人的敬业程度绝对不如台湾,至少工程师如此。我现在要的是又优秀又敬业的工程师、技工、作业员,而且要他们愿意投入制造业。美国制造业不红了,几十年前就不红了,工程师不投入制造业,包括金融、市场行销等都比制造业吃香。

台湾高铁及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适合大规模制造业人员调动。台积电三个制造中心新竹、台中、台南,成千工程师不必搬家调动,就可以到另一个工厂上班。台积电有宿舍,他们平时住宿舍,周末回家、不必搬家,assignment(工作分派)常常是一年,这个如果在亚利桑那(Arizona)你要怎么做。

美国虽然有胡萝卜又有棒子,但是单位成本显著较台湾高,就算美国联邦与州政府祭出津贴,但是短期的津贴不能弥补长期的竞争劣势。

大陆和韩国

经过20年几百亿美元补贴之后,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制造落后台积电5年以上。芯片设计落后美国、台湾一两年,大陆现在还不是对手。

在芯片制造领域,三星电子是台积电强劲竞争对手。因为韩国的优势与台湾相似,都拥有人员调动的便利性。

言论

1、

世界上每个程序员一觉醒来,都会有"我应该开发一个 Todo 清单程序的想法",人们喜欢开发生产力工具。所以,你应该尽量避免将生产力工具作为创业项目,那类软件根本没有护城河。

--《我如何因为创业损失1000万美元的故事》

2、

RedHat 公司现在由 IBM 拥有,他们的企业发行版附带了许多非自由软件,并且积极地告诉客户如何获得更多收益。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推广自由软件,而只是将其视为他们可以随意使用的东西。他们最近还杀死了社区支持的 CentOS。这看起来像一家在乎自由软件的公司吗?

-- Leah Rowe,评论 RedHat 因为斯托曼重新进入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的董事会,而停止向 FSF 捐款。

3、

全世界正在加大芯片的生产,金属资源的供应会进一步紧张,人类很可能会用尽地球上的某些金属。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回收旧芯片,并且应该把芯片拆分成更小、更利于回收的组件,这样才可能把电子产品重新变回原始金属。

-- Hacker News 读者

4、

做正确的事情比长时间工作重要得多。大多数人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一旦确定了目标,就必须迅速完成少数优先级最高的任务,这是第一位重要的。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成功但行动缓慢的人。

-- Sam Altman,OpenAI 的CEO 和 YC 前总裁

5、

我认为,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恐惧。我们担心资本主义将如何通过技术来利用我们。

现在,技术与资本主义息息相关,已经很难区分两者了。

-- Ted Chiang,美国科幻小说作家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4 期):语音合成的用途

2019年(第 52 期):人脸识别与课堂监控

2018年(第 1 期):创刊号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4月23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6 期):显卡缺货与异业竞争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进入四月以后,印度的新冠肺炎患者激增,全国氧气的库存迅速耗尽。政府不得不用气罐车,向重症地区运送液氧。有的地区没有高等级公路,只能将气罐车装在火车上运过去。(via

本周话题:显卡缺货与异业竞争

最近,我想再配一台电脑,结果发现买不到显卡。加密货币的价格暴涨,导致显卡早就被抢购一空。

家用计算机的显卡挖矿,六个月据说就可以回本,以后就都是利润了。如果多块显卡组成矿机,利润相当可观。所以,显卡都被用来挖矿了,市场已经没有现货了,只能买二手显卡。

幸好,我去年买过一块显卡,还能凑合用。看了一下二手市场的行情,不由感慨地发了一条推特:

"去年,我花2000元买过一块显卡,现在用了一年再卖掉,可以卖到5000元。"

网友在下面回帖,他一年前400元买的显卡,今年2000元卖掉了。就是缺货到这种程度。

我不由感叹,矿工高兴了,DIY 市场却遭殃了。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脑爱好者,可能根本不关心比特币,对挖矿没有任何兴趣,突然之间,你莫名其妙就受到了波及,想要组装一台理想配置的电脑,用来玩游戏或处理大数据,就这样组不成了,真是飞来横祸。

一个其它领域的、跟你原本不相干的事情,突然就对你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在经济学上,叫做"异业竞争"。 某个行业的变化产生了溢出效应,波及到了另一个行业。这样的事情,最近好像越来越多了。

我举几个例子。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电信公司很受伤,因为人们都用聊天软件联系,传统电话和短信的使用量急剧下降。再比如,外卖的兴起,影响了方便面的销售。

本周我还看到一条新闻,上海机场的董事长说,海南岛的免税政策对机场影响很大。以前,人们购买免税商品,首先想到的是机场,但是现在不用出国、在海南岛也能购买免税商品,下一步甚至北京上海也要开市内免税商店,这对机场的收入有很大影响。

总之,现在的世界高度关联,异业竞争比以前多得多、快得多。 不仅本行业的变化会影响你,世界上不知哪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也会从天而降影响你。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不确定,随时都会被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有些是好的影响,有些是坏的影响,也无从准备或预防。只能尽量壮大自己,接受变化。

Vue3 原理剖析

本周的课程资料是一个前端进阶课程,专门为想提升自己 Vue.js 水平的同学准备的。

大家都知道,Vue.js 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前端框架之一,3.0 版出来以后,各方面都有很大改进,配套工具也在不断完善,目前来看,还处在上升期。新项目的加入,加上老项目的升级,市场份额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根据一些最近找工作的同学反馈,面试当中 Vue 相关问题,几乎每次都有,尤其是大厂的面试。大家普遍比较关心,怎么准备 Vue 的面试。

老实说,一些具体的开发问题,跟项目经验相关,除了多做项目,没有太好的准备方法。比较可行的面试准备,还是多投一点时间在 Vue 的原理上面,搞懂 API 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设计思路。打好了基础,不管是哪一类问题,至少不会太失分,也有利于长远发展。

本周的课程就是"开课吧"提供的 《Vue3 原理解析》,由 Vue3 源码贡献者崔效瑞老师主讲,带大家自己实现一个迷你版本的 Vue.js,让你站着 Vue 设计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精准找到学习关键点,快速顺畅地理解原理。

课程的直播时间是 周五(4月30日)晚上 19:50。如果你想长假里面,静下心来,学一点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学习内容。听完课以后,正好利用假期,自己动手实践一下。

报名的同学还可领取《原理讲解+项目实战:带你高效掌握ES6》资料包,里面不仅包含 ES6 核心新特性的讲解,还有基于 ES6 class 的贪吃蛇游戏实现,通过实例教你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拆分类,帮你提升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就可以免费报名参加。

完成课程以后,还可以领取另外两份开课吧精心制作的学习资料:《Vue3 & React17 进阶知识地图》和《Vue 面试题高薪问答攻略》。

科技动态

1、火星制氧实验

美国宣布,毅力号火星车成功完成制氧实验,在火星上制造了10克氧气,耗时一个小时,可以供一个宇航员呼吸10分钟。上图为探测车里面的制氧机。这个实验为人类探索火星,铺平了基础。

氧气对于宇宙飞行非常重要,不仅用于呼吸,还用于燃料的助燃。发射一个四名宇航员的火星飞船,需要7吨燃料和25吨氧气。人类要想火星旅行,必须解决氧气供应。火星大气包含95%的二氧化碳,本次实验使用太阳能,对二氧化碳进行电解,从中获得氧气和一氧化碳。

2、美国制造的代价

Purism 是一家美国的 Linux 开源硬件厂商,他们的最新 Linux 手机有两个型号:Librem 5 和 Librem 5 USA。规格完全相同,唯一区别是,前者的主要零件在中国制造,后者完全在美国制造。

如果你喜欢"美国制造",就要承担更高的价格,猜猜看贵多少?

Librem 5:799 美元,Librem 5 USA:1999美元。

3、云洞图书馆

北京 MAD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海口市云洞图书馆4月12日正式开馆,每天接受400人预约入馆。这是海口市规划的16座"海边的驿站"之中第一座完工的。这座一体成型的白色混凝土建筑,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2021年最期待建成的建筑作品"。

它的南侧是图书阅览室,北侧是公共驿站,提供咖啡厅、卫生间、休息区等服务。设计师的想法是,这是一座位于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建筑,通过它消融海与地之间的边界。

建筑物充满各种大小不一的洞,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洞看天望海,同时也借此实现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整个建筑是数字建模,先搭建一个中空的骨架,然后混凝土一体浇灌,局部采用 3D 打印。

4、一句话消息

"新视野号"探测飞船(New Horizons)在发射15年之后,今年四月到达了距离太阳5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它是第五个飞出太阳系、进入柯伊伯带(kuiper belt)的飞行器。也就是说,以目前的科技,飞出太阳系需要15年。

英国通过一项法律,所有成年人死亡后默认同意捐献自己的器官,除非签署过不愿捐献的声明。

美国国防部选择了三家公司,开始设计核动力推进器,为太空作战提供快速机动的能源。

温州市交通执法大队发现,执法车出动后,总是抓不到违法运载的货车,对方似乎能够精准地避开执法车的巡查线路和时段。 检查后发现,车辆被人安装了烟盒大小的 GPS 跟踪器,通过磁铁吸附在车底。

一家创业公司推出了数字画框。挂在墙上,它会自动将精选的艺术品推送到显示屏,定时更新。

Facebook 正在研发一种腕带,可以将运动神经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感知手和手指的位置和活动,实现新型的人机交互。

文章

1、为什么游戏里做一扇门这么难?(中文)

很多游戏开发者认为,实现一扇门是最让人痛恨的事情,各种各样的 bug 因此产生。"门不仅要能打开,还要能关上,有时还需要开锁或者被撞开,打开之后还得能来回摇摆。"

2、Z 字形斑马线(中文)

国内多地启用 Z 字形斑马线,让行人过马路的路线从直线变为"Z"字型,目的是减缓行人速度,拉长过马路的时间,让他更注意两边的车况,防止交通事故。这种设计到底有没有用,是有争论的。

3、云巴会在国内流行吗?(中文)

4月16日,国内首条"云巴"在重庆璧山正式通车,这是比亚迪公司主导的一个"小运量的高架有轨电车系统"。本文介绍这种交通系统的背景和前景。

4、视频分辨率与码率的关系(中文)

视频文件的清晰度主要由码率、分辨率、帧数等指标决定。本文介绍这几个指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消失的除法指令(中文)

学习汇编的时候,观察到一个现象,C 语言的除法操作,编译得到的汇编代码是一条乘法指令。这是为什么?(@cj1128 投稿)

6、Serverless 数据库比较(英文)

这篇文章比较了三个 Serverless 云服务商的数据库服务(DynamoDB、 FaunaDB 和 Upstash),看看它们的性能如何。

7、如何在命令行操作 GitHub Actions?(英文)

GitHub 的命令行工具现在支持 GitHub Actions 了,用起来非常方便,这篇是官方的介绍文章。

8、我的复古网站(英文)

作者将他的个人网站,做成 WIndows 95 的样子,把个人博客放在上面,很有意思。本文介绍他是怎么做的。

9、从头开始编写 RPC(英文)

RPC 指的是远程函数调用,是服务器通信的常见方法。本文介绍 RPC 的概念,然后用 C 语言演示一个简单的例子。

工具

1、MetricsGraphics.js

一个基于 D3 的图表库,用来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特点是 API 简洁易用,生成的图表清晰漂亮。

2、ClearURLs

一个浏览器插件,自动删除 URL 里面的访问者追踪参数。

3、regexploit

某些正则表达式有性能漏洞,可能会引发 DDOS 攻击。这个工具可以找出有漏洞的正则表达式,参见教程

4、NPlayer

一个支持弹幕的网页视频播放器。(@woopen 投稿)

5、JS image carver

一个采用接缝裁剪(seam carving)算法的在线工具,可以任意改变图片的高度和宽度,而不会扭曲图像。

它的原理是找出那些对图片主要内容贡献最少的像素,将它们删除,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达到指定的高度和宽度,详见这篇教程

6、LuckDraw

一个大转盘/ 九宫格的页面抽奖组件,多端适配,有 JS / React / Vue / 小程序的等版本。(@buuing 投稿)

7、GoGoCode

一个 JavaScript 代码的 AST 抽象语法树的处理工具,便于方便地转换代码。(@kuangyanit 投稿)

8、Storyteller

如何写软件教程,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Storyteller 是一个在线工具,提供一个教程编辑器,以无代码的方式制作交互式教程。(@netweng 投稿)

9、Varlet

Vue3 的 Material Design 移动页面组件库。(@BeADre 投稿)

10、chore-cli

一个 TypeScript 项目的脚手架工具。(@iwfan 投稿)

资源

1、lofi.cafe

这个网站是一个制作精良的在线电台,播放工作学习时放松精神的背景音乐,可以根据音乐风格切换房间。

2、学习 iOS 开发指南(2021版)

这篇英语长文向初学者介绍如何学习 iOS 开发,大家关心的各种问题都能在里面找到解答,比如应该学习 Object-C 语言还是 Swift 语言。

3、山内溥家族基金会

任天堂第三代传人山内溥有一个家族基金会,基金会官网非常有创意,很有任天堂游戏的感觉,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网站,值得参观。

4、免费的 Python 书籍

这个仓库收集网上的 Python 免费书籍(英文)。

5、HelloZooKeeper

ZooKeeper 的中文教程,从最基础的安装使用到背后原理和源码,使用有趣诙谐的文字讲解。ZooKeeper 是大型分布式计算的配置服务工具。(@521xueweihan 投稿)

图片

1、石头宠物

1975年,一个美国人加里·达尔(Gary Ross Dahl)在酒吧里,听到了朋友们抱怨养宠物很麻烦。他想到,为什么石头不能作为"宠物"呢?一块石头,不用喂食,不用遛,不用洗澡,也不会死或生病,是完美的宠物。

他很认真地对待这个想法,开始动手设计。石头是来自墨西哥海滩的光滑小卵石,每块仅花费一美分。 它们像活宠物一样放在定制的纸板箱中出售,带有稻草和呼吸孔。他还花时间写了一本石头宠物的使用说明书。

石头宠物于1975年圣诞节前正式上市,引发了公众的好奇,销售非常好。但是,圣诞节过后,销量就开始下降,1976年2月价格打折。最终,达尔以每只4美元的价格,售出了超过100万只石头宠物,成为百万富翁。

2、三轴陀飞轮

陀飞轮是豪华手表才有的调速装置,主要用于抵消地心引力对机芯运作造成的误差。三轴陀飞轮则是陀飞轮的最高境界,整个装置沿三个轴同时旋转。

国外网友使用廉价的 3D 打印,制作出简易的三轴陀飞轮模型,目前正在众筹。

文摘

1、代码的马斯洛金字塔

马斯洛金字塔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模型,认为人类的心理需求从下往上分为5个层次,一旦实现了下层的需求,就会追求上一层的需求。

这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严需求、自我实现。

代码质量也可以用金字塔模型表示,从下往上有五个层次。

(1)第一层:正确(Correct)

代码是否执行预期的工作?是否考虑了边缘情况?是否经过充分测试?是否有可维护性?是否有可接受的性能?

(2)第二层:安全(Secure)

代码是否存在漏洞?数据是否安全存储?个人识别信息(PII)是否得到正确处理?是否对用户的输入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3)第三层:可读(Readable)

代码是否易于阅读和理解?测试足够简洁吗?变量、函数、类的名称是否适当?使用领域模型是否可以清晰地映射现实世界,以减少认知负担?是否使用一致的编码风格约定?

(4)第四层:优雅(Elegant)

代码是否利用了众所周知的编程模式?能否更简单简洁地实现所需的功能?你会为编写这些代码感到兴奋吗?你为这些代码感到骄傲吗?

(5)第五层:利他主义(Altruist)

别人能否从这些代码学到东西?这些代码是否会激励其他工程师进行改进?它是否会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

言论

1、

我最近禁止了安卓手机的所有动画,手机的零延迟让我震惊,仿佛一瞬间它就变快了。

-- Hacker News 读者

2、

旅行不是为了看到不同的事物,而是为了学会不同地看待事物。

(You don't travel to see different things, you travel t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 Ben Davenpor,风险投资家

3、

在泰国工作的人,都说那是一个很糟糕的地方;在泰国休假的人,都说那个地方好极了。

-- 网友

4、

面向对象编程的哲学思想是,通过对语言建模来适应问题,而不是对问题建模来适应语言。

-- 《C prime plus》教材

5、

入职以后,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台电脑,表面上看是每个人拥有了一台电脑,其实是给每个电脑配了一个人。

--网友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5 期):线上行业会赢

2019年(第 53 期):DNA 相亲会

2018年(第 2 期):为什么写周刊?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4月30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7 期):KK 给年轻人的建议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上图为美国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场,位于罗德岛海域,2016年完工,是美国仅有的三个海上风电场之一。拜登政府最近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美国的海上风电能力提升1000倍。(via

本周话题:KK 给年轻人的建议

凯文·凯利(Kevin Kelly,网名 KK)是著名的科技评论家,曾经担任《连线》(Wired)杂志的第一任主编,他的著作《失控》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

去年4月28日,是他68岁的生日。老爷子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给年轻人的68条建议》,谈自己的人生体会。文章很受欢迎,浏览量非常大,译成了十几种外语。

今年4月28日,69岁生日时,他又续写了一篇《给年轻人的99 条建议》

这些建议,读起来很有意思。我觉得,他年纪大了以后,对传统的观点越来越不屑一顾了,更强调叛逆和逆向思维。大家看这一条。

(1)"智者看到一样东西,疑问要比答案多。"

言下之意,所谓有智慧的人,不是因为他知道答案,而恰恰因为他不知道,比别人有更多的疑问。那么,按照这种说法,那些言之凿凿、说起话来不容置疑、告诉你答案的人,在 KK 看来并不是那么可信。

有意思的地方是,KK 本人是一个评论家,平日的工作就是写文章,分析科技趋势。这是不是他在对大家说,我的那些文章也不必当真,其实我内心的疑问比你们更多。

(2)"小时候,让你与其它同学格格不入的东西,长大后会帮助你成功,如果你不失去它的话。"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能够成功,不是因为你跟别人一样,而是因为你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并且保持了下来。这就是鼓励大家走不一样的路,别人告诉你做人要怎样怎样,听听就好。

(3)"金钱的作用被高估了。真正的创新很少需要大量资金,否则大公司将垄断创新。相反,几乎所有的突破都是由那些缺乏钱的人实现的,正是因为他们资源有限,才被迫进行创新,依靠自己的热情、毅力和独创性来寻找新的方法。资源不足是创新的优势。"

创业公司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资源,但是 KK 认为这恰恰是一种优势。一个公司能够创新,不是因为有钱,更大的原因是没钱,不得不发明新方法。

从上面三条引语可以看到,KK 年近古稀以后,观点更具有叛逆性了。别人眼里的劣势----没答案、不从众、没资源----在 KK 看来,都是优势。也许这是因为他深信,科技行业的突破都来自于颠覆现状,如果都跟主流一样,就没法颠覆现状了。

最后,再贴几条他的建议,我觉得说的很好。

(4)成功的秘诀:少承诺,多交付。

(5)实现一个目标,拿到什么结果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它让你改变了多少。

(6)唯一可以接受的债务,是购买价值极有可能增加的东西。大多数商品一旦购买,价值就会减少或消失,不要借钱进行这类消费。

数据分析职业能力特训营

目前,就业市场的数据分析岗位非常多,从开发岗到业务岗,都招数据分析人员。它们要求的技能层次是不一样的,下图是不同岗位的技能图,供大家参考。

上图中,Python、Excel、SQL 这三项技能,处在开发岗和业务岗的临界点。它们都不需要复杂的编程知识,普通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入门,快速上手数据分析。Python 的计算、SQL 的查询、Excel 的数据透视表,不管你是不是程序员,学会它们都对你的职业和财富,有立杠见影的好处。

本周介绍的课程 《数据分析就业班-6天春招特训营》 ,就是把这三种技能放在一起,带大家通过做项目快速入门。

这门课由开课吧开发,Python 布道师廖雪峰,数据分析专家杨国俊,《零基础玩转Python》畅销书作者常江三位大咖亲自研发授课,前期上线后收获了很多好评,能够帮助大家迅速建立数据分析能力。具体的讲课内容如下。

  • 先导课:Python 带你走进数据分析
  • 实操课 1:数据分析工具选择
  • 实操课 2:数据分析技能拆解(Python + Excel + SQL)
  • 实操课 3:抖音、快手业务数据对比分析
  • 实操课 4:Python 数据爬虫实操(以爬取论文为例)
  • 直播课:数据大牛详解数字化人才职业优势
  • 进阶课:数据可视化指南
  • 就业课:4招搞定大厂高薪数据岗

讲课内容完全是就业导向,与实战相结合,还会详细讲解一些经典的大厂面试题,希望有助于大家早日获到大厂 Offer。整门课一共是 6 天 7 节课,还有数据分析专家直播,以及 3 个实战练习 + 6 天社群服务 + 班主任督学答疑。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助教老师,就可以领取该课程,仅需象征性支付 0.99 元报名费。由于报名人数较多,需要手工添加,助教老师会在24小时内联系大家。

前100位报名的同学,还会获赠价值99元的《Python数据分析手册》。

科技动态

小鹏汽车发布电动载人飞行器:旅航者 X1,与普通汽车大小一样,可在车位上垂直起降。最大载重 200 公斤,续航 18-25 分钟,飞行高度 1000 米以下,抗风等级 5~6 级,速度 120 公里/小时。

Telegram 真是一家很不一样的公司。它原来有一个 Web 客户端,最近一口气又发布了另外两个。现在,三个全功能的官方 Web 端同时运行(客户端123),这是内部的前端程序员太多的意思吗。

亚马逊在西雅图的超市,继续推广它的掌纹付款。只要升出你的手掌,就能付款。

一项研究发现,自从欧洲足球联赛禁止观众入场以后,裁判给客队的黄牌明显下降,客队跟主队的被罚次数基本一致。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没有现场观众的压力,主队的主场优势就消失了。

挪威将开工建设世界第一条船用隧道,长度为1.6公里,从山体里面穿过一个半岛,避免岬角巨大的风浪。

iOS 14.5 开始,只有用户同意,app 才能追踪用户的活动。Facebook 在这个版本的手机上,会跳出警告,声称如果用户不同意被追踪,可能无法免费提供服务。(@jwenjian 投稿)

国家卫健委规定,抗生素滥用将纳入医院考核,防止抗生素过分使用,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谷歌的新办公室设计

谷歌公司已经要求雇员,在今年9月份回到办公室,结束远程工作。为了配合这个决定,谷歌专门成立了一支团队,对办公室进行重新设计。

(1)工位上方增加风管,用来通风和供暖。

(2)需要私密性时,工位之间会自动升起半透明的玻璃纸气球壁,充气膨胀,以防窥视。

(3)对于不需要固定工位的人,设立流动办公桌。高度可以升降,既可以坐着办公,也可以站着办公。

(4)设立"团队仓"(Team Pod)。

这个空间可以自由组合,椅子、桌子、白板都可以快速重新布置,既可以分割成一间间独立办公室,也可以布置成开放式空间。

(5)创建新的会议室,方便办公室人员和远程人员一起开会。

所有与会者围成一圈,远程人员的位置上摆放大型显示屏,显示脸部,创造面对面交谈的体验。

(6)建立户外工作区,防止室内可能的病毒传播。

工作区有草皮和木围栏,遍布 Wi-Fi 信号。

室外也有搭建在帐篷里面的视频会议室。

文章

1、你家的智能电视可能正在监视你(中文)

网友在 V2ex 论坛上发帖说,自家的电视机正在监视所有联网设备。他发现一个叫做"勾正数据服务"的应用,每隔 10 分钟会扫一遍所有联网设备,然后打包将你的内网信息上传。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内部现状(英文)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核泄漏而被废弃,但是它里面其实现在有工作人员,监控整个遗址的安全指标。一个波兰摄影师获得同意,进入核电站大楼,拍摄内部状况。本文就是他的记录,以及大量的照片。

上图背后的圆形建筑是一个保护壳,里面就是著名的石棺,封存了发生核事故的反应堆。

3、台积电南京厂扩产28纳米生产线的影响(中文)

台积电宣布,扩大南京厂28纳米生产线。本文分析这对国内芯片业的影响。

4、TypeScript 项目的基本操作(英文)

本文面向初学者,介绍了 TypeScript 项目会用到的各种基本操作,帮助你启动一个 TypeScript 项目。

5、CSS 技巧(英文)

本文介绍一些较新的 CSS 技巧,可以不使用 JavaScript,就达到复杂的交互效果。

6、Tailwind CSS 使用入门(英文)

Tailwind CSS 是一个很有特点的 CSS 框架,本文介绍它的基本用法。

7、如何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推送广告?(英文)

本文演示了将网页文章的内容,推送给 NLP 的云服务,自动进行自然语言分析,返回文章主题。然后,页面脚本根据网页的不同主题,在网页上加载最相关的广告。

8、AVIF 图像格式指南(英文)

AVIF 是一种新的图像格式,跟 JPG 和 PNG 类似,但可以压缩得更小。现在浏览器的支持已经比较好了,本文介绍这种格式的用法。

9、软件测试的虚荣性指标(英文)

作者提出,开发者要避免追求那些虚荣性的指标,比如测试覆盖率越高越好、测试案例越多越好。

工具

1、Puppeteer Console

这个网站提供一个虚拟浏览器的控制台,可以在线输入 Puppeteer 脚本,然后就会在网页上可视化打开浏览器,看到运行结果。

2、React Flow

一个基于 React 的库,用来制作功能强大的、可交互、可编辑的节点图工具。

3、Pexels 视频制作器

这个在线工具根据关键字,从图库里面找出相关图片,自动生成一段40秒的视频。

4、Cusdis

一个可以自己搭建的网页评论系统,类似于 Disqus。

5、nushell

一个命令行 Shell,语法更加合理,通过管道功能可以更加便捷地管理系统。

6、Netdata

Linux 服务器的一个开源的监控服务,功能非常强大。

7、Triangula

这个开源软件可以将照片转为三角形图案。

8、tarojs-router-next

小程序框架 Taro 的一个好用的路由库。(@lblblong 投稿)

9、Golang-iDevice

一个 Go 语言开发的工具,用来与 iOS 设备通信,可以作为库使用,也可以在命令行独立使用。(@electricbubble 投稿)

资源

1、这是越位吗?

该网站使用真实足球比赛的截图,让你一张张判断,是否存在越位。

2、Skyline Webcams

该网站提供世界五大洲的直播摄像头,可以看到世界各个地点的实况。

3、新兴技术列表

这是维基百科的一个页面,列出了目前最前沿的技术领域,将近有100个。

4、OpenCVE

该网站可以查询各种 CVE 编号的安全漏洞,并且可以根据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过滤。它的源码是开源的,你也可以自己架设。

5、一天学习一个 npm 轮子

一个教程库,作者选了十几个常用的前端 JS 库,演示如何自己从头实现这些库。(@Haixiang6123 投稿)

图片

1、灰绿色分界线

卫星照片上,很多城市都有"灰绿色分界线",可以用来区分高收入社区和低收入社区。

灰色是水泥道路和屋顶的主要颜色,而高收入社区往往有更多的树木和植被,呈现出绿色。

2、吊运非洲犀牛

1960年,非洲有超过10万头黑犀牛。但到了90年代,仅仅剩下了2354头。为了保护它们免遭盗猎者杀害,政府和动物保护组织使用直升机,将它们空运到人迹罕至的安全地区。

经过研究,空运犀牛的最佳姿势,就是将它们麻醉后,四肢捆住,面罩遮盖眼睛,倒吊于直升机的下方。很多时候,只需半小时,犀牛就能成功抵达新家。得益于眼罩的遮蔽,犀牛下机之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上过天。

文摘

1、土豆电池

中学的物理课上,你可能做过一个实验,把土豆做成电池,点亮电珠。

切下一小块土豆,在上面插入一个铜片,作为阴极,再插入一个锌片,作为阳极。然后,使用电线,将一个小电珠连在阴极和阳极之间。这时,电珠就会发光。

以色列科学家发现,煮过的土豆有更长的通电时间。煮八分钟的土豆做成的电池,接上 LED 小灯泡,通电时间是没有煮过的土豆的十倍。

实际上,这种土豆电池可以让 LED 小灯泡亮40天,成本仅仅是普通 AA 电池的十分之一。这对于没有电网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以及发生灾害的紧急时刻,有实用价值。

需要明确的是,土豆本身并不是一种能源。它之所以能够充当电池,是因为含有电解质,能够导电。真正发电的是两个金属做成的电极。由于阴极的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

土豆只不过充当电极之间的桥梁,用来传导电流,从而产生电能。一段时间以后,电极因为氧化反应全部消耗了,电池就失去了作用,这时必须更换电极,才能继续发电。

土豆电池套件包括两个金属电极和鳄鱼夹,很容易组装,部件也可以廉价更换。

许多富含电解质的水果,例如香蕉和草莓,也可以形成这种化学反应,用作电池。土豆的优势在于它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全球各个地区都有供应。而且,土豆由坚固的淀粉组织组成,可以保存数月,不会像草莓那样容易腐烂和吸引昆虫。

煮过的土豆之所以有更长的导电时间,因为土豆的内在电阻被破坏了,从而使电子可以更自由地流动,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电能输出。研究人员发现,将土豆切成四,五块,效率更高。

根据同样的原理,只要是电解质液体,就能插入电极充当电池。因此,盐水也可以当作电池。事实上,盐水电池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商品,用来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照明。

言论

1、

1980年,加利福尼亚的一名商人创办了一个精子库,只存储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杰出知识权威的精子,承诺为女性提供科学界最佳精子,帮助她们生下天才婴儿。

在该精子库的努力之下,大约有200名儿童出生,但还没有一人成为杰出天才,甚至连成就斐然的工程师都没有。

--《人体简史》,作者为比尔·布莱森

2、

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你写好程序,需要提交给大型机运行,然后等待它返回结果。

现在2020年代,大型机又回来了!它们只是被改称为"云"。

-- Hacker News 读者

3、

我总是努力写零外部依赖的代码,多年以后依然可以运行。这是人类对抗熵的战争中, 我所做出的一点贡献。

-- 乔·阿姆斯特朗(Joe Armstrong),Erlang 语言的发明发明者

4、

接受一份你不完全了解的工作,跟结婚有一点像。你可能会长期不开心,但是待在里面的时间会超过你的预期。

因为你会变得习惯于日常生活,逐步了解周围的人。等到你真正知道这个地方的一切时,你已经投入其中了,离开将变得很困难。许多人永远没有离开(这家公司)。

-- 《雇佣我,只要你给我有趣的工作》

5、

年轻时,你希望成为大明星。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目标降低了一些,希望打动别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记。后来,你就会想,只要熬过去了,有几个人记得你的名字,就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印记。你没必要去影响整个世界,还是好好享受生活为好。

--《死亡和疫情教会我的事情》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6 期):数字游民

2019年(第 54 期):可扩展性最好的活动

2018年(第 3 期):周刊的风格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5月 7日

软件工程的最大难题

$
0
0

一、引言

大学有一门课程《软件工程》,研究如何组织和管理软件项目。

说实话,这门课不适合本科生,因为学生可能体会不到,课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亲身参与过大项目的开发,经历过大团队,才能感受为什么软件工程很重要,又很难做对。

软件开发有一个难题,叫做"扩展"(scaling),即怎样服务更多的用户。 你有10000个并发用户,跟你有10个并发用户,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哪怕功能完全相同,背后的实现是完全不一样的。并发用户数上升一个数量级,软件就必须重构,大量问题随之产生。

大项目的技术难度高,管理难度更高,而且大团队的生产率往往很低,行动缓慢。 《软件工程》就是研究,如何扩展软件和团队,适应大项目的需要。

国外有很多专著,研究这个问题。前些日子,我读到一篇文章,推荐了两本书。第一本叫做《加速:构建和扩展高性能技术组织》,第二本叫做《规模:生物,城市和公司的普遍法则》。

我看了这两本书的介绍,觉得很有启发,下面就做一些摘录。

二、大项目的困境

一个典型的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过程通常是下面这样。

最开始的时候,它是一个小项目,开发人员就是两三个人,甚至可能只有一个人。产品比较简单,功能很有限。

第一版发布后,拿给客户使用,反响不错。客户要求的新功能,能够很快开发出来,Bug 修补也很快,因为早期客户往往可以与开发人员直接沟通,快速反馈。

公司于是决定投入更多人员,开发这个项目。团队慢慢变大了,软件开始变得复杂,开发速度逐渐变慢了,2.0 版花费的时间比预期要长一点。Bug 的修复难度开始增加。总之,新功能的开发日程变久了。

公司的自然反应是进一步扩充团队。但是更多的新成员其实会降低其他人的生产率,一个普遍现象是团队规模越大,每个人的平均生产率越低。

几年以后,代码逐渐老化,复杂性不断增加,项目开始停滞不前。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软件的维护成本变得非常高昂,并且几乎不可能进行更改。

最终,这个项目成为技术债务,等待被新项目替换。

三、为什么大项目的开发效率低?

大项目就像一头大象,让人望而生畏。可是一旦需要奔跑,大象就会步履蹒跚,被猎犬远远甩在后头。它快不起来的原因有两个。

(1)代码复杂度

随着代码量的增长,单个开发者想要理解整个代码库,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团队超过五个人,每个人负责一个功能,那么单个人几乎不可能追踪系统的所有工作进度。

当你中途加入团队,整个项目是一个紧密耦合的大型系统,你又不理解系统的每一个工作细节。这时,你就不太敢修改以前的代码,因为不知道随之而来的全部影响。

你不真正理解系统,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代码的主人。你会很犹豫要不要重构,过时的代码开始累积,技术债务就这样出现了。长此以往,开发变得越来越不愉快和令人无法满意,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后面接手的新人,更难于重构那些遗留下来的代码。

(2)团队原因

随着团队成员的增加,交流成本开始指数式上升。如果整个团队有 n 个程序员,为了了解其他人的工作,你需要跟 n - 1 个人逐一交流(口头或者书面),那么整个团队的交流路径总数就是 n * (n - 1) / 2。这意味着,交流成本的增长速度是人员增长速度的平方,团队人数越多,协同的难度就越大。

大团队保持扁平化管理,也会越来越困难,必须拆分成较小的群体。这时,对等的交流会被自上而下的交流所取代。团队成员会感觉,自己从平等的利益相关者,转变为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动机受到了影响,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都会淡漠。

管理层为了解决问题,会尝试组建新团队和新的管理架构。但是,不管怎么做,大型组织都很难保持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

四、解决方法:代码解耦

大项目的开发效率不高,把这个问题归咎于程序员的技术水平低和管理不善,都是没用的。 根本原因是软件规模的增长,必然使得代码和团队变得笨重。 除非很早就认识到问题的根据,采取缓解对策,否则前面描述的情况,迟早都会出现。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代码和团队两方面着手。

代码层面的解决方法是,将软件解耦,拆分成组件或者模块,防止各个部分紧密地耦合在一起。每个组件和模块,都可以独立开发,通过公开的接口被其它部分调用。

这样的话,就大大减轻了开发者的负担,只需要负责自己的代码即可,不需要关心其他部分的实现。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重构,不担心影响到其他部分。

五、解决方法:团队解耦

除了代码解耦,团队层面也需要解耦,要把人员分开。

这可以参考互联网的架构。互联网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大型软件解耦实例,它之所以能够扩展,是因为它由一个个独立的节点组成。为了防止节点之间互相依赖,各个节点都遵循以下规则。

  • 遵守公开的通信协议。
  • 不需要了解其它节点的内部实现,就可以与之通信。
  • 节点之间不直接共享状态,只通过通信交换数据。
  • 每个节点单独开发和部署。

大团队也应该遵循类似的原则,进行解耦。

  • 每个子团队都可以独立运作,不依赖外部人员。
  • 子团队内部的运作,不需要被外部知道。
  • 子团队之间的协调,应该按照公开的协议和规则,最好能够自动完成,避免私下协商。

六、团队解耦的注意点

团队解耦有一些注意点。

(1)子团队的人数不宜过多,每个子团队最好不要超过5个人。

(2)子团队应该是一个小型的全功能软件开发组织。

很多大团队按照人员角色分组,比如架构组、开发组、DBA 组、测试组、工程组等等,这是错误的。这样完全没有解耦,还是瀑布式流程,各组之间依然互相依赖,工作时必须与别组单独协商。而且,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比如,开发组希望尽快交付,而测试组希望多一点时间测试。

正确做法是按照软件的业务功能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全流程的软件大功能,设计、编码、测试、部署、支持等人员都在同一组。这样才能做到解耦,以及独立的交付和重构。每组内部使用什么工具、如何实现某个功能,都是自己决定,各组之间不需要共享内部细节,也不依赖别组的工作。

(3)大团队应该保障子团队的自主权,按照子团队提供的功能和商业价值,进行资源分配。

(4)软件架构师的角色很重要。

软件架构师的关注点,不应该是团队使用的工具和技术,而是各种服务与整个系统运行状况之间的协议和通信,保证代码和团队可以正确解耦。

(5)代码解耦和团队解耦的关系。

理想情况下,代码解耦与团队解耦保持一致,形成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子团队负责一个独立的模块。实际运作中,一个子团队负责几个模块也可以,但是一个模块不能由多个子团队来参与。

(6)通信(模块之间的、子团队之间的)尽量规范化,争取做到过程简单、文档充分,最好有规范的 API,这样无需任何人员交流,就能建立通信。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5月10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8 期):内容渠道的贬值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市开幕,开幕式有1000架无人机表演了不同的造型,照亮了夜空。(via

本周话题:内容渠道的贬值

上周,美国的 Verizon 公司宣布,将以前收购的两个网站---- AOL 和 Yahoo ----一起打包卖掉,一共50亿美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Verizon 是美国第二大通信商,运营 4G 和 5G 网络。几年前,它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进军内容行业,不仅提供通信服务,还要提供内容。

美国三大新闻门户网站,它一口气收购了第一名的 Yahoo(2017年45亿美元) 和第三名的 AOL(2015年44亿美元),另一家 MSN 属于微软,它动不了。

买来以后,Verizon 就发现了真相,内容行业根本不行,非常难做,那些门户网站疲软不堪,业务毫无起色。去年又赶上了疫情,于是不想再撑了,决定认赔出局,抛售旗下的媒体资产,集中精力做无线通信。两大门户买来时将近90亿,卖掉只有50亿,仅仅四五年的时间,贬值了将近一半。

内容渠道的贬值,是一个全世界的普遍现象。 国内的几大门户网站,这几年也在走下坡路。不仅仅是它们,传统的内容类网站都不行,论坛和博客社区都在凋谢,怎么都做不起来。天涯社区、猫扑社区,当年红极一时,现在都是奄奄一息。豆瓣的社区也不成功,只是因为它有资料库业务,所以还能维持。

贬值到什么程度,我举两个例子。(1)2008年,微软公司曾经报价446亿美元收购 Yahoo,被拒绝,理由是报价太低。到了现在,Yahoo 的价值连当年的零头都不到。(2)2013年,博客平台 Tumblr 以11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仅仅6年后,2019年又以300万美元卖出,贬值了99.7%,相当于白送。

互联网是高增长行业,可是为什么,内容渠道却在大幅贬值呢?

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内容的生产方式已经变了。以前,内容是媒体生产的,比如报纸、电视台、通讯社每天发布内容; 而现在,内容是用户生产的,或者准确说,是用户发现的。 你只要有手机,就能随时发布消息、照片和视频,别人看到以后进行转发,热点榜就这样源源不断产生了。

用户获取内容的主要渠道,已经从内容类网站转向了社交平台。用户看到什么内容,不再是网站主编决定的,而是由热搜榜和推荐算法决定的。所以,内容渠道才会大幅贬值,因为它已经不重要了。

内容渠道的贬值,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内容生产者也在贬值。 内容消费向一些网红作者集中,其它的内容生产者基本赚不到钱,所以内容生产行业(作家、歌手、影视公司等等)我都不看好。最终,绝大部分的内容生产者,如果只依靠单纯的内容消费,恐怕都无法生存下去,必须有其他赚钱门路。

浏览器图形渲染入门

本周向大家介绍一门中级前端课程,研究浏览器的图形渲染机制。

网页从代码变成一张五彩斑斓的页面,靠的就是浏览器的图形渲染引擎,它负责处理布局、色彩和动画。W3C 委员会给出了一套接口,方便开发者调用渲染引擎,生成更精细、更高级的图形效果。这套接口叫做 Canvas,我们可以通过它高效地绘制任意图形。

Canvas 接口又分成两大类,一类属于 2D 的平面图形引擎,另一类属于 3D 的空间图形引擎。后者可以跟显卡通信,生成 3D 游戏的画面,被单独称为 WebGL 接口。这两个接口是前端的一个独立方向,属于前端图形学。

各种炫酷的页面图形效果和动画的基础,就是前端图形学。它对于公司的业务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图形工程师属于目前最紧俏的前端岗位之一,大厂都在大量招聘。因为小游戏和营销活动的需求太大,图形工程师非常缺人。

本周的专题课就是讲解 如何调用 Canvas 接口,构建一个你自己的简易绘图引擎 ,内容精炼实用,注重系统性,原理和实战并重。课程由腾讯课堂"双认证"机构----京程一灯制作,下面是主要课程内容。

课程原价98元,现在只需 0.02元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后即可报名,保证无套路。

报名成功后,会再送价值294元的资料《Vue3 + TypeScript 高级教程》。

资讯

1、机织运动鞋

运动鞋是一种劳动力密集的产品,需要手工制作。阿迪达斯最近研发了一款 Futurecraft Strong 跑鞋,尝试全自动机器制造运动鞋。它的鞋底是 3D 打印,鞋面采用 2,000 多条不同的线,由机器编织而成。

这种鞋可以根据用户的脚型和喜好,定制鞋底和鞋面颜色图案。目前1小时30分钟内可以制作一双运动鞋。阿迪达斯表示,未来几个月内可以将制造时间减少到几分钟。 该鞋计划2022年上市。

2、如何骗过特斯拉

特斯拉汽车规定,必须有人坐在驾驶位,把手放在方向盘上,才能开启自动驾驶,作为人工驾驶的辅助。美国的《消费者报告》杂志最近报道,很容易破解这项限制,在无人情况下启动自动驾驶。

方法很简单,只要在方向盘系上重物(上图),并且扣好安全带,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就可以启动,并且上路。《消费者报告》杂志呼吁,特斯拉公司尽快实施更可靠的测试方法,保证驾驶位确实有人,才能启动自动驾驶。

3、最白的白色油漆

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世界最白的白色油漆,可以反射超过98%的阳光。目前,市场上普通的白色涂料可反射80%至90%的阳光。反射率越高,越有利于房间降温,减少空调的耗能。

这种油漆的主要成分是白色的硫酸钡,使用了许多不同大小的颗粒,混合在一起。不同的颗粒可以散射不同波长的光,所以反射率特别高。

4、DNA 歌单

音乐网站 Spotify 与 DNA 网站合作,任何人只要允许 Spotify 查看他的 DNA 测序,Spotify 就会向该用户推送根据 DNA 定制的歌单。

算法是这样的,根据 DNA 可以知道用户的祖先来自哪里,就推送与该地区风土人情相关的音乐。

Spotify 说:" DNA 歌单不仅是娱乐,也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如果你不熟悉与自己 DNA 相关的地区,这个歌单将有助于你了解该地区的文化、历史和文化。"

5、一句话消息

Unicode 委员会批准了,握手的表情符号将区分肤色。也就是说,握手符号将来有25种肤色可以选择(下图)。美国人的政治正确真可怕。

三星公司推出笔记本电脑的 Exynos 芯片,是世界首块可以运行 Windows 的 ARM 架构的笔记本芯片。此前,苹果公司已经将 ARM 芯片 M1 用于笔记本电脑。

世界最大的珠宝商潘多拉(Pandora)表示,将不再出售自然钻石,改为只出售实验室制造的人工钻石(下图)。

文章

1、从长征 5B 再入的新闻谈起(中文)

最近,长征 5B 火箭的残骸落入印度洋。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火箭,残骸无法在大气层里燃烧干净,加之落点无法控制,所以可能会对地面构成威胁。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评论。

2、如何写打印样式表(英文)

只要是放置内容的网页,除了正常的样式表以外,还应该设置打印样式表(print.css)。本文介绍打印样式表的基本写法。

3、我如何用机器学习代替绿幕(英文)

作者喜欢拍摄视频,会使用绿幕替换背景,但是家庭使用绿幕很不方便。有一天,他看到一篇论文,使用机器学习替换正常视频的背景,他就开始学着做。

4、我邮寄了一个 AirTag(英文)

苹果公司新发布的 AirTag,具有追踪功能。作者就放了一个 AirTag 在邮包里面,发出去以后一路追踪,看看效果如何。

5、Python requests 库的用法介绍(英文)

Python 语言的 requests 库用来发出 HTTP 请求,作者非常喜欢这个库,认为它简单、直观、容易使用。本文介绍怎么使用它在 Python 脚本里面发出 Web 请求。

6、我的 HTML 页面模板(英文)

作者介绍了自己目前使用的 HTML 页面模板,解释了每一行的用途。

7、Prisma ORM 库介绍(英文)

Prisma 是 Node.js 和 TypeScript 项目新一代的 ORM 库,用来操作数据库。看上去功能非常强大,还带有配套的图形界面管理工具,下一个项目可以用它试试看。

8、最小的 Docker 镜像文件(英文)

作者介绍如何做出一个最小的 Docker 镜像文件,包含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大小只有 6KB。

9、Bash 如何更快地浏览目录(英文)

本文介绍一些高级的 Bash 技巧,让你更快地在目录之间切换。

工具

1、Semgrep

静态代码扫描工具,用来发现代码错误,类似于 ESLint,但可用于17种语言。

2、Zellij

一个终端复用器,类似于 Tmux,使用 Rust 开发的,功能更强大。

3、Boxedwine

这个库用来在网页上建立一个虚拟机,运行 Windows 的 exe 程序。

4、MarkShow

一个在线工具,你输入 Markdown 文档,它自动转为 PPT 模式,进行在线演示。

5、PolyGit

一个 iOS 应用,让你在手机(或平板)上克隆 GitHub 仓库,进行修改后,再提交回去。

6、pass

一个命令行的密码管理器,有图形界面客户端,能用于各种平台和手机系统。特点是比较简单直观。

7、cherrytree

一个桌面的笔记软件,支持文件夹结构,可以将所有内容保存成一个 SQLite 文件。

8、标准笔记

跨平台的笔记软件,有在线版,支持端对端加密,基础功能可以免费使用。

9、cpufetch

一个开源的命令行程序,可以输出 CPU 的详细信息,支持桌面系统和安卓。

资源

1、整数序列百科全书

该网站收集各种整数序列,比如"1,2,3,6,11,23,47,106......",这个序列的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2、Rust 第一步

微软官网上面的 Rust 教程,从零讲起,教你如何在 Windows 里面使用 Rust 编程。

3、远程工作软件地图(2021版)

本文列出了远程工作可选择的软件,一共有几十种。

4、Cockroach 大学

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 CockroachDB 的官方教程站,提供多门免费课程。

5、virtocean

该网站提供各种海洋相关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

图片

1、彩色篮球场

法国一个时尚品牌将巴黎的一个街头篮球场,重新设计成彩色篮球场,让这个本来没人关注的地方,变成了网红景点。

2、卡通漫画人物的面容

一个美国学生使用 Artbreeder 软件,通过人工智能,将二维的漫画人物生成三维真实人像。

文摘

1、半导体行业的复兴

60年前,半导体行业诞生在旧金山湾区,芯片创业公司兴盛一时,在旧金山到处都是。那个地方因此被称为"硅谷"(半导体的主要成分是硅)。

后来,这个行业日趋成熟,加上它要求巨额资本投入,使得创业公司大量减少,硅谷的重点转移到了互联网和软件公司。半导体不再是行业的热点了。

但是,过去的几年中,半导体创业公司正在缓慢地复苏,芯片公司发生了惊人金额的融资和收购。那么,半导体创业公司为什么会复苏?还是现在的繁荣属于暂时的海市蜃楼?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过去几十年中,半导体行业一直在增长。全球范围内,在计算机、智能手机、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工业电子产品的增长带动下,半导体的销售额每年都在上升。正是因为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才使得计算机更强大、网速更快、电子产品的体积更小。

那么,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大型市场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什么没有新的半导体创业公司呢?

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

(1)半导体行业的清洗部门发生了大量倒闭,投资者损失严重。

(2)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企业家的兴趣从半导体转移到了互联网。

(3)中国成为半导体的供应大国,在增加竞争的同时,拉低了市场的价格。

(4)半导体上市公司发生了巨大的整合兼并,巨头越来越强,留给小企业的空间不断缩小。

(5)生产一种半导体芯片大约需要融资3000万美元,批量生产则至少需要再增加1亿美元。

(6)只有大型公司,才会大量采购半导体产品。由于不断的行业整合,芯片采购者的数量变少了,减少的购买者意味着更低的报价。

这些原因使得半导体不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风险投资对半导体创业公司的兴趣和投资因此变少。


但是,过去的几年中,情况开始发生转变。自2017年以来,对半导体创业公司的投资大幅增加。这是为什么?

原因之一是人工智能(AI)的爆炸式增长。AI 需要巨大的计算量,急需创新的半导体产品。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帮助下,自动驾驶汽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进一步推动了对芯片的需求。

原因之二是建造半导体芯片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如果不使用最新工艺(大多数芯片不需要最先进工艺),芯片的制造成本是非常廉价的。现在用1000万美元或更少的钱,就可以制造半导体芯片,远远少于以前的3000万美元。

原因之三是半导体购买者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大型互联网公司和软件企业开始进入芯片领域,他们已成为半导体创业公司的新收购者。

原因之四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这使得各国越来越关注芯片的自给自足和国有化,这推动了对半导体的投资。汽车行业面临的芯片短缺也加剧了这种趋势。


半导体创业浪潮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认为是的。随着量子计算、空间技术、计算生物学等新领域的涌现,对芯片的需求还会不断上升。因此,半导体创业公司的复苏势头值得看好。

言论

1、

巴菲特的财产为845亿美元。其中842亿美元是在他50岁生日后获得的。他20岁进入投资业,如果只做了30年就不干了,就根本不会有人听说过他。

只有坚持下来不放弃,才可能有所作为,因为只有在足够长的时间里面,复利才会显示威力。

-- 《金钱心理学的笔记》

2、

由于没法做实验,没有一家药厂愿意为孕妇开发药物,这导致孕妇一旦生病,就无药可用。

-- 《人体简史》,by 比尔·布莱森

3、

其他公司把钱花在广告和操纵公众舆论上,我们则专注于产品。

-- 马斯克回应特斯拉公司为何不雇佣公关人员

4、

八小时工作制是20世纪制定的,那时下午五点以后,社会经济就停止运作了。但是,21世纪非常不同,我们生活在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运作的世界中,社交媒体是24/7,通信网络是24/7,网上商店是24/7,一切都是24/7,根本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

-- 《我们为什么要接受过度劳累的工作文化?》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7 期):致富与杠杆

2019年(第 55 期):不是反对 996,而要提倡远程办公

2018年(第 4 期):马克思研究的问题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5月14日

中国经济的数字逻辑

$
0
0

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退休以后,受聘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定期给师生做讲座,介绍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他的12次讲座,去年汇集成书出版了,书名叫做《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我最近读了以后,发现他在讲座中经常引用各种数字,而且会解释了背后的经济逻辑。怎么理解各种经济指标,怎么用它们指导经济政策,讲得深入浅出,我觉得很有价值。

下面就是我从书中摘录的一些片段,相信可以帮大家更好地看懂中国经济。

一、金融业产值

中国经济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金融企业的产值过高。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是百分之八点几,全世界最高。世界金融业产值占全球 GDP 是5%左右。这个比重过高,意味着金融业吃掉了其它产业的利润。

但是,如果仅仅统计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增加值,其实也就是4%--5%。多出来的3%是非银行的金融企业形成的,包括信托、小贷、保理、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私募基金等。

现在银行的贷款利率一般在7%,到了信托公司,贷款成本一般都在12%以上,到了小贷公司就会上升到18%--20%。层层上升的资金成本,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利润就这样转移到了金融业。

目前,中国企业的总负债是 GDP 的160%,这个负债率也是全球最高。企业的收入大量用于还本付息,侵蚀了利润,使得再投资扩大生产的资金不足。

二、运输成本

中国的货物运输成本占 GDP 的比重是15%,美国、欧洲都在7%,日本只有百分之五点几。

为什么运输成本这么高?举一个例子,我们有十几万公里的铁路,这些铁路花掉近10万亿元的资金建设,却只运输了中国全部货物的6%。其余的94%,汽车大体上运了84%--85%,飞机、轮船、管道运输也运一些。因为把货物转到火车上很麻烦,大家都走公路汽车运输。汽车烧的是油,火车用的是电,汽车运输成本是火车的3倍。这是非常大的浪费。

三、人口

中国原来是劳动力过剩,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2年以后,每年退休的人员平均在1500万人左右,但每年能够上岗的劳动力,不管农村的、城市的,新生的劳动力是1200万左右。实际最近五年,我们每年少了300万劳动力补充。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五年中国GDP增长率从原来的11%--12%增长下降到6%左右。

GDP 增速的下降,本身会导致失业增加。GDP 增速每下降一个点,会减少200万就业人口。现在,GDP 增速下降了4--5个点,本来应该有500万、1000万下岗工人,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呢?就是因为中国的就业人口在减少。

四、农民工

减缓劳动力减少的一个方法,是让农民工在城市落户。

我国城市职工一般60岁退休,农民工一般干到45岁左右,年龄再大,沿海城市的企业一般就不招聘他了。农民工本来可以干到60岁,现在只干到45岁,就回乡去了,少干15年,就等于就业工龄少三分之一。

户籍制度改革以后,允许农民工在城市落户,不仅是改善农民工待遇的问题,同样也是生产力的问题,可以增加人口红利。哪个城市把农民工的城市化户籍制度做好,就会为这个城市赢得10年、15年的人口红利。

五、农作物生产

目前,中国每年生产6.6亿吨农作物,进口1亿吨。加在一起,中国14亿人一年要吃7.6亿吨农作物。

进口的1亿吨包含8000多万吨大豆、300多万吨小麦、300多万吨玉米、300多万吨糖、猪肉 + 牛肉 + 其他肉类的进口,也有几百万吨。简单算起来,四个三四百万吨,加一个8000多万吨,总进口量约1亿吨。

我们自己生产的6.6亿吨农作物里面,6亿吨是粮食,相当于1.2万亿斤,为了便于计算,假设一亩地年产1000斤,那么大体需要12亿亩土地。然后,蔬菜、瓜果一类的农产品大体上需要耕地6亿亩,剩下的还有2亿亩土地种饲料。算在一起,一共是20亿亩土地。

2亿亩土地种饲料是不够的。每个人每年平均来说,不管你吃鸡肉、兔肉、猪肉、牛肉,大体40公斤左右。那么14亿人,就需要500多亿公斤肉产品,相当于5000多万吨。按照1吨肉要4吨饲料转化,所以就需要2亿多吨饲料。还是按一亩地1000斤来算,需要4亿亩到5亿亩土地。可是,我们只种2亿亩,这就是为什么会进口8000多万吨大豆。

全世界能够用作贸易的大豆就那么一点数量,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被我们买来了。再想多进口也多不了,也还是八九千万吨,最多充其量到1亿吨。

六、耕地

我国的耕地从20世纪80年代的23亿亩,减少到现在不到20亿亩。过去几十年,平均每年有800万亩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再加上一些计划外征地,每过十多年,全国就要用掉1亿亩耕地。

从保证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我国每年人均口粮消费约为150公斤,肉禽蛋奶折合饲料粮人均300公斤左右,按13.7亿人口规模和耕地亩均360千克粮食单产计算,就需要17亿亩耕地。再加上蔬菜、水果需求,20亿亩耕地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我们国家有一个判断,为解决中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是国家安全所在。

七、建设用地

为了国家战略安全考虑,我国城乡建设的土地供应逐步收紧,2015年供地770万亩,2016年700万亩,2017年计划供应600万亩。

建设用地的增加,会导致耕地的减少。但是,过去一两百年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全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各国的耕地不但没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农村,由于居住分散,一个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等占地平均为250平方米,在城里的占地平均为100平方米。人口集聚到城里后,农村的宅基地等建设性用地会大幅度减少,使得农村耕地数量相对增加,所以没有出现耕地短缺的问题。

但是,中国农民由于两头占地,进城后,农村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没退出,城市又为其匹配了建设用地,所以全国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所以,当农民在城市落户以后,他在农村的占地可以给予补偿,重新转为耕地。

八、房地产用地

国家每年批准的建设用地中,约有三分之一用于农村建设性用地,比如水利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等,真正用于城市的只占三分之二。

城市用地又一分为三:55%左右用于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30%左右给了工业,实际给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只有15%。这是三分之二城市建设用地中的15%,摊到全部建设用地中只占到10%左右,这个比例是不平衡的。相比欧美国家工业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商业和住宅类住房用地一般占25%左右的情况,我们工业用地配置显然占比太高,挤占和压缩了住宅用地。

从区域上看,全国好不容易有15%的城市土地供应,可作城市住房用地,是不是人多的城市多供应一点,人少的地方就少供应一点?但是,政府有时是逆向调控,对大城市有意控紧一点,流入人口多土地却拿得少,中小城市反而容易得到支持,用地指标会多一点,造成了土地供应在城市间的不平衡。

九、城市土地供应

一个城市的土地供应总量,一般可按每个居民100平方米来控制,100万城市人口就供应100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与土地供应米,应该爬行钉住。你这个城市有本事把人口集聚到500万,如果以前只给了你350平方公里,今后若干年内每年就逐步增加土地供应,补上这个缺口。不能根据长官意志,计划未来有城市人口500万,现在才200万,就要500平方公里,结果今后十年里真的给了你300平方公里,你300万人没来,或只来了100万人,甚至原来的200万人还走了一些人,这个土地的错配,谁负责?

一个城市的可开发用地假如是1000平方公里,按照国际惯例应该是有1000万人。其中,400平方公里用于住房,工业用地有200平方公里,剩余的400平方公里是公园、绿化设施、学校等。如果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的产值有150亿--200亿元,那么200平方公里就有三四万亿元工业产值。

我们现在1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工业用地一般会占到30%--40%,达到300--400平方公里,工业产出却不高。再加上,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又占掉40%多一点的土地,最后住房用地,可能只有10%--15%。住房土地一紧张,土地价格就高。

十、城市建设用地的分配

人均100平方米的城市建设用地,该怎么分配呢?不能都拿来搞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也不能都拿来搞商业住宅。

大体上,应该有55平方米用于交通、市政、绿地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设施,这是城市环境塑造的基本需要。

对工业用地,应该控制在20平方米以内,每平方公里要做到100亿元产值。现在一些城市,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比太低,每平方公里甚至只有20亿--30亿元工业产出,浪费太严重,一定要抠门一点,提高刚性约束,把过去太慷慨的工业用地倒逼下来。

这样就会有25平方米用于房地产开发,比过去增加供地10平方米。其中,20平方米用于建商品住宅,5平方米用来搞商业开发。够不够呢?如果1000万人的城市,1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就可以搞50平方公里的商业设施用地,200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相当于2亿平方米,如果容积率平均1∶2,就是4亿平方米,1000万人口的城市,人均住房这样就可以达到40平米。

因此,要改变以往为了 GDP 大手大脚招商搞工业,工业用地占比太高的问题,应该把城市用地20%用于住宅开发、5%用于商业开发,这个比例作为法律规则确定下来。

十一、固定资产投资

对一个城市而言,正常情况下,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应超过 GDP 的60%。如果GDP有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万亿元甚至1.5万亿元,一年两年可以,长远就会不可持续。

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全部拿来投资造房,否则就无法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每年不应超过25%,即不应超过 GDP 的15%。这里有一个基本逻辑,房地产投资最好不超过 GDP 六分之一。

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用于租房的支出最好不要超过月收入的六分之一,超过了就会影响正常生活。买房也如此,不能超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收入的六分之一,按每个人一生工作40年左右时间算,"6--7年的家庭年收入买一套房"是合理的。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投资在房地产上面的钱,最好不超过 GDP 的六分之一。在地产发育期,房地产投资高潮时占比不超过25%,在房地产供应达到高峰,进入平衡期时,控制在15%左右。

一个地方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是1000亿元,房地产投资占了600亿元,这个地方肯定到后来就是泡沫,变成了"空城""鬼城"。如果这个地方投资是1000亿元,房地产50亿元都没有,那么就会造成房地产短缺,也会造成房地产价格上升。

十二、房地产业的问题

中国房地产行业有几个问题。

(1)房地产贷款过高

2011年,全国人民币贷款余额54.8万亿元,其中房地产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占比不到20%。这一比例逐年走高,2016年全国106万亿元的贷款余额中,房地产贷款余额26.9万亿元,占比超过25%。也就是说,房地产占用了全部金融资金量的25%,而房地产贡献的GDP只有7%左右。

另一方面,2016年全国贷款增量的45%来自房地产,一些国有大型银行甚至70%--80%的增量是房地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绑架了太多的金融资源,导致众多金融"活水"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

(2)地方财政依赖房地产收入

这些年,中央加地方的全部财政收入中,房地产税费差不多占了35%,乍一看来,这一比例感觉还不高。但考虑到房地产税费属地方税、地方费,和中央财力无关,把房地产税费与地方财力相比较,则显得比重太高。全国10万亿元地方税中,有40%也就是4万亿是与房地产关联的,再加上土地出让金3.7万亿元,全部13万亿元左右的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中就有近8万亿元与房地产有关。政府的活动太依赖房地产,地方政府离了房地产是会断粮的,这也是失衡的。

(3)土地拍卖价格过高

现行的土地拍卖制度是价高者得,会不断推高房价。土地价格往往是房产的三分之一,地价是1万元,房价就是3万元。因为一个人一般在城里面需要分配100平方米土地,其中包括小区里的道路绿化等公摊面积,他个人的住房面积也就是40平方米,占到三分之一多一点。

所以大体上,楼面地价不要超过当期房价的三分之一。如果一地块周边房价1万元/平方米,地价拍到3300元/平方米就要适可而止。如果地价每平方米卖到3万元,那房价就是每平方米9万元。政府需要在这个地方加以注意,假如这个地方现在的房子是每平方米3万元,如果楼面地价卖到1万元,批租以后这周围的房子不会涨价;但如果楼面地价卖成2万元了,人家一算账,地价2万元房价可能以后五六万元。那现在每平方米3万元的二手房闻风而涨。

十三、房地产业的三个总量

任何一个地方造房子要控制住"三个"总量。

(1)商品房

一个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40--50平方米,1000万人就是4亿--5亿平方米。这四五亿平方米当然包括了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存量房。假如老房子已经有3亿平方米,就新建2亿平方米商品房。人口扩张的趋势,决定了商品房建设总量。

(2)写字楼

一个城市大体上,每2万元 GDP 需要1平方米写字楼。如果是1万亿元 GDP 的大城市,就需要5000万平方米写字楼。这包括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比如学校、医院、企业、事业单位的办公楼。对大城市而言,每平方米写字楼成本高一些,其资源利用率也会高一些,大体按每平方米4万元 GDP 来规划。

(3)商铺

大体上,每2万元的消费品零售额对应一平方米商铺面积。如果这个城市每年全部的商业零售额是5千亿元,造了5000万平方米商铺,那么一半就会供过于求,闲置过剩。这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2万元的零售额产生的毛利,去掉成本和房租以后,刚刚能平衡。如果一平方米商铺达不到这个销售额,就会亏本。

十四、公租房

城市的公租房建设应把握好五点。

(1)总量上,大体按照覆盖20%的城市人口,人均20平方米来配套,100万人口的城市建400万平方米就够了。

(2)服务对象包括进城农民工、新生代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住房困难户,这些对象特征明显,核定容易。

(3)同步配套医院、学校、派出所、居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一步到位。

(4)集聚区布局合理,公租房与商品房大体形成1∶3搭配,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共享,不能把公租房变成贫民窟。

(5)合理收取物业费,一般定价为同地段商品房的50%--60%,租金占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的六分之一左右。比如,一套50平方米的公租房,租金每平方米15元,月租金需750元,一般城市较低收入的群体,一对夫妻月收入有5000多元,就不会有太大的租房压力。

十五、房地产业的未来趋势

过去的20年,中国房地产每年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差不多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多。那么今后的十几年会怎么走,是保持现状每年17亿平方米,维持十多年,还是继续每5年、10年还要翻一番,17亿平方米变成30亿平方米、34亿平方米?

我的判断是今后十几年,中国每年的房地产新房的交易量不仅不会继续增长翻番,还会每年小比例地有所萎缩,或者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十几年以后,每年房地产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可能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内,大体上减少40%的总量。

房地产业发展放慢,原因有下面几点。

一是城市化率增长放慢。在未来十几年将从现在的60%大致涨到70%,总之,城市化率的上升面临天花板现象,城市人口增速放缓,还要每年增长10%、20%是不可能的,城市的人口红利也会淡出。

二是旧城改造总量减少。经过20年的城市改造,旧城改造大拆大建的状况会逐步淡出,总量会大规模减少。

三是人均住房面积基本不增加。内地这30年造房子,新造了200多亿平方米,加上过去几十年各类地产积累的存量房共有300多亿平方米,给7亿多的城市居民居住,已经可以满足一人40平方米了。

四是住房质量提高。2012年,住建部下发了一个关于住宅和写字楼等各种商品性房屋的建筑质量标准,把原来中国住宅商品房30年左右的安全标准提升到了至少70年,甚至100年。这意味着从2010年以后,新建造的各种城市商品房,理论上符合质量要求的话,可以使用70年到100年,这也就是说老城市的折旧改造量会大量减少。假设这个城市有10亿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按30年计算,那么每年会折旧三十分之一,差不多3000万平方米要拆了重造。现在如果变成了100年,每年的折旧平均也就变成1000万平方米了。

在今后十几年的长周期里,中国房地产每年铺天盖地的十六七亿平方米的新房竣工销售交易量的时代结束了。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5月19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9 期):游戏开发者的年薪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重庆市很多山地,地形复杂,产生了特有的奇观:被高架道路团团围住的楼盘。(via

本周话题:游戏开发者的年薪

最近,推特上面有很多欧美的游戏开发者,晒自己的薪水,使用 #GameDevPaidMe 这个标签就能看到,从中可以了解国外程序员的收入。

下面是一个美国开发者的发言。

他有超过十年的开发经验,年薪是20多万美元。这还是在西雅图,如果在湾区,工资可能还会再高一些。这跟我听说的差不多,美国高级程序员的年薪,一般都会超过20万美元(约130万人民币)。

我没想到的是,欧洲程序员的年薪,比美国少非常多。

上面这个英国开发者,作为高级程序员,年薪居然才4万英镑(约36万人民币)。他入行时,更是少到1.5万英镑(约14万人民币)。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年薪也就几万欧元,如果是东欧国家(比如波兰),薪水就更低了。

这就是令我吃惊的地方, 西欧国家的人均 GDP 远高于中国,但是程序员的收入居然与中国差不多,甚至还低于中国。

我敢说,国内高级游戏开发者的年薪,肯定不止4万英镑(36万人民币)。我举一个例子,去年有一条新闻,腾讯起诉了两名90后前员工,他们都是游戏开发,离职后违反了竞业条款,加入了竞争对手。为了计算违约金,法院的判决书详细列出了薪资水平。

吉某某于2019年3月4日提出辞职,工作至2019年4月1日。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吉某某每月固定工资32,240元,腾讯公司于2018年11月以"税前发放"名义支付吉某某344.38元,2019年2月支付吉某某其他奖金113.08元。腾讯公司另发放2018年年终奖203,240元。

按照上面列出的数字,工资 + 年终奖接近60万人民币。这比英国游戏开发者的收入,高出了一大截。这个还只是腾讯的普通开发,算不上骨干程序员。

结论就是,中国程序员的年薪已经不低了,虽然不如美国,但是一点不输给欧洲,高级程序员的收入其实要比欧洲高得多。 如果人民币以后升值,薪水差异就会更大。我在推特上说,如果以国内游戏业的薪水去欧洲招人,可以招到非常好的程序员。网友在底下评论,人家的薪水是以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的,这也是事实。

以前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这种说法已经不成立了,现在欧洲程序员反而比国内更便宜。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外包行业在国内搞不下去了,软件外包就是比谁的成本低,国内的外包行业已经在萎缩了,倒是收费高昂的软件咨询公司越来越多。

对于年轻程序员来说,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你的工资高了,但是面对的竞争也强了,你是跟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在竞争。如果国外程序员比你优秀,还比你便宜,那么雇主可能不会选择你,反正可以远程开发。所以,大家要有世界眼光,不要满足于跟周围的人比,要以世界水平来要求自己。

深度剖析 React 源码

学习前端开发时,很多同学都有想法,想啃一啃框架的源码。

这是很好的想法。如果能看懂源码,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个人能力也是很大提升。万一还能向框架仓库提交代码,成为贡献者,那更是个人的荣耀和职业生涯的成就。

首当其冲的,就是 React 的源码。它是全世界最流行的前端框架,应用最广,包含了很多重要概念(比如虚拟 DOM、hooks、fiber 等),多端适用,很有学习价值。

但是,React 源码量级实在是太大了(压缩后接近 300KB),内部构成非常复杂。很多同学第一次打开源码,就被"劝退"了,因为根本找不到代码入口。就算硬着头皮读下去,也是如坠云雾之中。

就算这样,考虑到下面几点,我还是鼓励大家啃一下 React 源码。(1)大厂面试会问到 React 原理,没看过源码,很难深入理解。(2)读源码能提升解决 bug 和性能优化能力。(3) React 框架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资料,可以学到怎么写出规范的和可维护的代码。(4)读懂源码可以证明你的潜力。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 《深度剖析 React 17 源码资料包》 ,由前京东资深前端工程师高少云老师主讲。这份资料从简单的手写 mini-react 入手,再到复杂的fiber、hooks,深入解读 React 源码。

课程主要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引导大家,真正入门 React 源码。

  • 第一课:《初步解读 React 的工作原理》,讲解虚拟 DOM 和 JSX 的源码实现。
  • 第二课:《Fiber 的背景与实现》,讲解 Fiber 架构。
  • 第三课:《深入解读 Hooks》:深度解读 Hooks 源码。

现在只需要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 0 元 获得《深度剖析React源码》资料包。有意掌握 React 的同学,不妨学学看。

科技动态

1、

一家美国 3D 打印公司推出了木纤维打印,可以 3D 打印出木制品。

2、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统计,我国网民日均刷视频约100分钟。这个时长应该已经超过了刷网页的时长。

3、

山东省和河南省签订《黄河生态保护协议》,规定从河南流入山东的黄河水,如果水质改善一个等级,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资金;如果恶化一个等级,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资金。

4、

美国政府正在考虑通过一项新法律,如果企业遭到勒索软件攻击,法律将禁止向勒索者支付赎金。政府希望让勒索者无利可图,从而停止攻击。

5、

一位澳大利亚赛车手创下了氢动力汽车续航的世界纪录,他使用一辆现代牌氢动力汽车,单次续航887.5公里,共消耗了6.27公斤的氢气。

6、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最近爆发军事冲突,下面是一张5月14日凌晨的照片。右侧是巴勒斯坦发射的火箭弹,左侧是以色列"铁穹"( Iron Dome)防御系统发射的拦截导弹,两方对射,看上去非常壮观。

7、

北京大兴建成全球最大的加氢站,日加氢量可达4.8吨,共有8台加氢机、16把加氢枪。一辆总重4.5吨的氢燃料电池货车,只需加氢3分钟,就能续航350公里。氢能每公斤30元,与传统货车的加油成本基本相当。

8、32位股价不够用

美国最贵的股票,目前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过去一年股价不断上涨,已经达到了421,000美元一股。

这给纳斯达克股票市场造成了麻烦,因为交易所使用32位格式储存股价,能够记录的最大值是2^32 - 1(4,294,967,295)。其中,留出4位作为小数,所以能够记录的最高股价为429,496.7295美元。只要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上涨2%,就会超出这个最高价。

纳斯达克市场已经暂停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报价,开始升级系统。巴菲特曾经被问到,为什么不像大多数公司一样拆分股票,让股价变得便宜。他回答,这样会吸引来很多不老练的短期投资者,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不会拆分股票。

文章

1、鸽子在我家窗口孵蛋(中文)

一对鸽子在阳台的空花盆筑了个简易巢,然后在里面下了两只蛋,并且孵了起来。作者观察了半个月,终于看到小鸟孵出来了。

2、如何生成不规则边框的背景图(英文)

本文介绍为一个网页元素添加不规则背景图(上图)的几种方法。

3、Git 的 squash 合并(英文)

Git 分支进行合并时,有多种合并方式:直进合并、非直进合并、递归合并和 squash 合并。最后一种 squash 合并,指的是把待合并的节点汇总成为一个新的提交。本文介绍这种合并方式。

4、JavaScript 模块的代码重复性(英文)

作者做了一个实验,他新建了一个 Angular 的标准项目,分析 node_modules 目录里面安装的所有模块,对脚本文件的每一个函数计算哈希值,结果发现61%的函数是重复的,莫非大家都是从 StackOverflow 拷贝代码。

5、Rust 的不知名贡献者(英文)

我们都知道,很多语言的创始人、主要贡献者是谁。但是,Rust 语言的主要贡献者是谁,大家却说不出来。本文介绍 Rust 语言背后的贡献者。

6、微小变化带来的大收益(英文)

作者讲了几个案例,都是网站细节的微小改进,带来用户体验的巨大改进,比如 GitHub 的 favicon 显示构建结果(上图)。

7、使用 Go 语言学习蒙特卡洛模拟(英文)

本文采用 Go 语言,使用各种小例子,讲解什么是蒙特卡洛模拟。

8、走进半导体巨头(英文)

美国 CBS 电视网的著名新闻节目《60分钟》,最近播出了一期半导体特辑,访问英特尔和台积电的 CEO,报道芯片为什么会出现短缺。这是节目的文字稿。

9、JavaScript 的延迟加载属性模式(英文)

如果一个对象的属性值需要非常昂贵的计算,我们可能希望,只有用到这个属性时,才对它求值。本文讨论这在 JavaScript 里面应该怎么实现,作者是著名的尼古拉斯·扎卡斯(Nicholas C.Zakas)。

工具

1、Scheme flood

大家用桌面浏览器访问这个网站,会列出你的电脑安装了什么应用(上图)。这样做的目的,是生成一个用户指纹,从而追踪用户,作者写了一篇详细的文章,解释这是怎么实现的。(@jwenjian 投稿)

2、Chanify

一个开源的 iOS 设备消息推送工具,分为服务器和 iOS App 两个部分。安装以后,可以将文本/图片/文件等各种消息推送到 iOS 设备。(@wizjin 投稿)

3、osmos::feed

一个通过 GitHub Actions 自动更新的 RSS 阅读器,每次更新后会发布成 GitHub Pages 的静态网页。(@chuanqisun 投稿)

4、APK 在线分析

一个在线工具,用来分析、修改 APK 文件(安卓应用安装包),以及提取 APK 图标。(@codemofa 投稿)

5、Come Browse With Me

这个在线工具通过 WebRTC,可以将你的浏览器窗口分享给他人,也就是说,别人可以看到你在页面上的一举一动。

6、readme.so

一个 Web 工具,通过拖拉自动生成代码仓库的 README 文件。

7、FicusJS

一个轻量级的 Web Components 开发框架,用于快速开发 Web Components 组件。

8、github-elements

这个仓库收集了 GitHub 发布的官方 Web Components 组件,目前有17个,都是 GitHub 官网实际在使用的项目。

9、一纸简历

使用 Markdown 编写简历的在线工具,支持模板与实时预览,可以导出为 PDF 文件。(@shfshanyue 投稿)

10、木及简历

编写简历的在线工具,与上一个软件类似,有多个模板可选择,源码见 GitHub。(@hua1995116 投稿)

资源

1、FFmpeg 操作备忘

这个网页收集了 FFmpeg 一些常见操作的命令行写法。

2、业余编译器作者的学习资源

该网页收集各种编译器相关的自学资源。

3、JavaScript 数据科学教程

一本英文的 JavaScript 教程,免费阅读。从零基础的语法开始讲起,为数据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 JavaScript 知识。

4、IPv6 测试聚合站

一个专门收集各种 IPv6 网络测试服务的网站。(@TulvL 投稿)

5、Starlink 地面站分布图

Starlink 的卫星上网,目前需要有地面站。网友在谷歌地图上建了一个图层,标出现阶段所有的地面站位置。亚洲一个都没有,所以国内就算有卫星天线,恐怕目前也无法使用 Starlink 卫星上网。

图片

1、数学家的黑板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最近出版了一本《数学家的黑板》摄影集,收录了很多数学家的课堂板书。

2、迈阿密的色彩

迈阿密是美国南方的旅游胜地,是美国唯一一个外国出生的居民(58%)多于本土出生的居民的大城市。

GitHub 的一个产品经理最近移居迈阿密,感叹这个城市的色彩,丰富得难以想象。她在自己网站上发布了许多照片,下面是其中的几张。

文摘

1、拉里·埃里森的回忆

Oracle 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在回忆录《软件战争》(Softwar)里面,回忆了他跟比尔·盖茨的一段往事。

1993年,我打电话给比尔·盖茨,讨论了一些技术问题。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并解释了我的理由。比尔说:"我考虑一下,会给你回电话。"

四小时后,比尔·盖茨回电话说:"我觉得你是对的,但是有几个地方,我还没有想通,你能解释一下 A、B 和 C 这几点吗?"

我说:"比尔,你过去四个小时内一直在考虑这个吗?"

他说,是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必须想通它,现在我们接着把它讨论清楚。

我惊呆了。他投入时间和精力,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得出结论我是对的,他是错的。大多数人不愿承认自己是错的,比尔毫不犹豫就这样做了。他唯一关心的就是对和错。这使得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对手。

2、对于教育的三点思考

美国培训行业的一个创业者 David Perell,最近在他的邮件列表里面, 谈了对美国教育的三点感想。

(1)表面上,美国人总是表现出来对教育很关心,学校暴露的各种运作问题都能上新闻媒体。但是,对于学生怎么学习、在学校里到底学到了什么,美国人却漠不关心。

David Perell 认为,其实应该反过来,需要关心的是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东西,而对于学校的各种问题倒是可以漠不关心。

(2)学生应该特别重视写作课。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作,可能就不知道如何思考。

(3)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不听课,但是很少想一想,自己的讲课是否值得一听。

言论

1、

机器学习模型的耗电量越来越大。目前,最复杂的模型 GPT-3,要使用 1,287 兆瓦的电能,相当于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量,运行一次产生552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谷歌否认 AI 模型的低效率》

2、

很多创业公司是君主制,公司和创始人越来越难以区分,比如特斯拉公司。

-- 《创始人的控制溢价》

3、

创业公司的三个核心要素:团队,产品和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用户数量和增长率是决定性因素。创业公司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就是缺乏市场。

-- Marc Andreessen 的创业指南

4、

领先他人一年,你会致富;领先他人十年,你会发疯。

-- David Perell

5、

我已将手机更改为黑白模式,有效防止了手机沉迷。

-- Hacker News 读者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8 期):阵地战与奇袭战

2019年(第 56 期):文科生为什么不容易就业?

2018年(第 5 期):互联网时代,做一个好人是划算的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5月21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0 期):中年码农的困境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云南红河州的蝴蝶谷,5月出现蝴蝶大爆发,数量是十年来最多,估计达到1.5亿只。(via

本周话题:中年码农的困境

上周谈到了游戏开发者的年薪,我后来想到,曾经在 B 站看过一个视频,也是讲这个事情。

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还是感到说得很好,想分享给大家。下面就是我总结的视频主要内容,下文的"我"都是指视频的讲述者。

2008年,哈工大研究生毕业后,我和同宿舍的同学一起来了上海。他在盛大游戏工作几年后,回了广州老家,我们就很少联系了。

前一段时间,我有事找他,就聊了一下近况。他本科和硕士都是计算机专业,现在广州的一家游戏公司上班,还在写代码。我们都已经35岁了,我也想知道,这个年龄段的中年码农,现在的行情怎么样?

他跟我说了几个情况。首先,跟大家想的一样,加班非常厉害。周一到周五,每天基本是晚上十点下班,如果遇到项目上线或者重大更新,那肯定是凌晨两三点下班,通宵也是有的。周六还要正常上班。

他现在的这家公司比较坑。游戏公司给研发人员的基本工资不会太高,你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项目奖金。去年他们公司有一个项目上线,就在上线之前,把整个项目组解散了,要么辞退,要么分配到其他的项目组。公司这是为了节省成本,少发奖金。很多公司都这么干,没有办法的,员工永远是处在弱势的地位。

然后,我很好奇,也是很多人好奇的,985高校的计算机硕士,工作到现在有12年了,收入是多少呢?他跟我说,他的月薪是每月税后三万多,具体多少他没说,奖金我也没问。

我是自由职业者,会担心下个月的收入,我觉得他在公司上班,可能相对稳定一点。他说自由职业者的所有担心,他作为上班族都有,担心会被裁员。裁员是所有中年码农,或者说所有中年职场人士,都避不开的一个话题。35岁到40岁的这些职场人士,如果职位做不到中层,你的人力成本是很贵的。把你优化掉,雇佣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对公司是更优的选择。他们更有体力,也更听话,执行力也更强。很多公司裁员时,第一考虑的就是中年的中低层职员。作为中年人,如果你平时不加班,万一绩效评得不好,那就可能被优化掉。

我刚毕业时,很多同学和同事可能心里想的是,写几年代码,代码写得好之后去转管理层。后来有一些人真的转了管理,但是更多的人是转行,不做码农了,因为年纪大了,各种体力都跟不上了。转管理层毕竟是少数,因为僧多粥少,只有那么几个位置,而且有些人就不适合做管理,喜欢写代码。就算成功晋升管理层,往上走就更难了,很多时候只能走到中层,很难走到高层。所以,对于中层管理者,前面说的那些中年危机,他同样都有。

现在已经有很多三四十岁的码农了,好消息是有一小撮人,像我同学那样,依然在写代码,坏消息是很多公司对于中年的码农比较苛刻,由于他们的综合人力成本比较高,很容易被优化掉。这就是现状。

下面对于那些年轻的码农,我给几个建议吧。

(1)要有积累。不管是文字、视频、项目、代码等等,一定要有积累,要在本职工作以外,有一个东西你可以慢慢的累积下来。最开始的几年,可能都没有什么收益,但你最好还是要坚持下去。我觉得,积累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比学习能力更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学习能力是在下降的,而且行业和技术迭代比较快,一直有新东西出现,你必须不断地保持学习,这很困难。

(2)要让自己不可或缺。公司制定了很多很完善的流程和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被替代,一旦有人离职,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他的人,这样才能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个人的策略其实就是跟公司相反,让公司不容易找到替代你的人。如果公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或者较大的成本,才能找到合适的人来替换你,那么你就是不可或缺的。

(3)要保持开放的头脑,要善于接受。每个人的见识是有局限的,世界是多元的,每一次交流都是认知的碰撞。很多人就是不善于接受别人的观点,很固执。我并不是说,让你无脑地赞同别人,而是你愿意去尝试或者验证别人的观点。这样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蛮干是没有出路的。中国大部分码农的现状是不乐观的,如果你不多去思考的话,情况可能会更加的不乐观。

Authing 身份云

以后,周刊会不定期推广国产软件精品和新品,每周详细介绍一款软件。如果大家有意推广自己的产品,欢迎与我联系(Email:yifeng.ruan@gmail.com)。


本周的主角是北京蒸汽记忆科技有限公司的 Authing。去年他们在周刊上亮相过,经过近一年的密集开发,Authing 产品有了大幅度改进,功能稳定性显著提升,SDK 也更加完备,所以想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

如果用一句话表达,Authing 做的是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的 SaaS 服务。说得通俗一点,他们通过云服务,帮外部应用解决用户登录和权限设置问题,国外称为 IDaaS(ID as a Service),中文译为"身份云"。

用户的认证和权限管理对软件来说特别重要,不仅要保证数据安全,还要满足各种协议和使用场景,对企业来说往往是开发难度大,既耗时又费人力。

Authing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而生的,通过将用户数据与软件本身的功能解耦,使得开发者不必自建身份管理系统,只需要调用 Authing 的云服务,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节约了开发时间。

小到几行代码的登录表单,大到企业应用的身份中台,你都可以在他们的平台上进行定制,整个过程方便快速,而且价格低廉。

具体来说,Authing 提供三种不同的使用方法:

(1)最简单的,让 Authing 托管你的登录页,登录时跳转到他们的网站即可,用户登录后,再返回到你的应用。大家可以点击查看这个范例

(2)如果不想让用户跳到外部登录页,就使用他们提供的前端登录组件,嵌入自己的 Web 或移动端页面,完全不需要自己实现登录 UI 和认证逻辑。

(3)自定义登录 UI 和认证流程,这样灵活性最大,但需要自己调用 API 开发,目前 Authing 提供 10 余种主流语言或框架的 SDK

值得一提的是 Authing 提供多端支持,Web 页面、移动端、原生 App 和小程序等,都可以接入。具体使用哪一种认证(密码、手机二维码、社会化登录和多因素认证等),需要自己在后台配置。至于更复杂的权限控制,就请看文档了。

为了减轻开发负担,尤其是企业应用的开发,Authing 新上线了"应用市场",支持常见的云服务平台(比如,阿里云、腾讯云)。如果你的应用架设在这些云平台,那么只要安装一次对应的适配层,就能实现当前平台上所有应用的单点登录。


你也许想不到,他们是一家 95 后开发者成立的创业公司,才不到两岁,业务就已经蒸蒸日上,完成了多轮融资,每⽉的用户规模达数千万,支持着几万个企业级应用,国内大型企业(比如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事业单位(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知名外企(日本丰田、德高集团)和众多的创业公司都是他们的客户。

尤其难得的是,他们还热心于技术传播和用户教育,写了很多科普文章。我推荐大家看一下他们的博客论坛,里面有很多不错的原创内容,比如《LDAP 协议入门》《单点登录教程》。这说明他们把产品真正当作一种技术理想,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最后,欢迎大家试用他们的服务,前 3000 次的认证是免费的,此后只对活跃用户收费,不登录就不收费。更多问题,可以去论坛提问和咨询。

科技动态

1、142年的种子实验

1879年,一位美国植物学家在密西根州采集了大量植物种子,装瓶后埋在土里,希望几十年或几百年后再挖出来,看看种子是否还能发芽。从那以后,大约每隔20年,该实验的看护者就会挖出一个瓶子,将种子重新播种。

2021年4月中旬,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几位老师挖出了其中的一个瓶子,种下了里面的种子。到了4月23日,第一株幼苗破土而出,截止到5月初,已经有11株幼苗发芽了。

这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实验之一,已经进行了142年,植物学家希望它至少还能持续80年,延续到22世纪。

2、Amazon Sidewalk 网络

Amazon 公司宣布,将在6月份启动一个叫做 Sidewalk 的共享网络。以后,用户只要购买了 Amazon 的硬件设备(比如 Echo 智能音箱、Ring 智能门铃),这些设备就会分享用户家中一小部分带宽,给附近的电子设备共享,让那些设备可以网络通信。

这样一来,物联网设备只要具有蓝牙模块,就可以随处上网,大大扩展了功能。举例来说,运动时可以只带一个手表,不用带手机,就将运动数据发到网上;再比如,追踪项圈可以将宠物的 GPS 坐标实时发到网上。

3、扁平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通常是螺旋状或管状,这样的面条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占包装空间。一大包意大利面,真正的容量可能只有包装体积的40%。最近,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扁平意大利面,煮熟以后会变得卷曲,图片是面条水煮前后的对比。

它的原理是在平坦的面条上刻出沟槽,这些沟槽的形状和深度,是研究人员事先使用计算机和物理实验确定的。水煮时,由于沟槽面的膨胀小于平滑面的膨胀,导致面条卷曲变形。理论上,还可以让面条水煮后呈现更复杂的形状。

4、猪皮移植

河南周口某医院为烧伤病人移植猪皮,手术利用猪皮覆盖保护患者被烧伤的皮肤,等到患者新皮肤组织再生后,移植的猪皮会自行脱落。

严重的烧伤病人需要多次移植。该医院称以前有过患者进行多次猪皮移植手术,"当时一共用了6头猪。"

5、

谷歌的 Fuchsia 操作系统正式亮相,用在自家的智能家居控制器 Nest Hub 上面。这是谷歌的第三个操作系统,前两个是安卓和 ChromeOS。

6、

Facebook 在《纽约时报》等美国大报,刊登全版广告(下图),抨击苹果公司的新版本 iOS 允许关闭用户追踪,认为这样将打击美国小企业,因为 Facebook 无法为他们提供帮助了。

四种显示屏

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基金会,委托当地的艺术家,创造了一个装置艺术品,使用四个显示屏展示当前时间,完成后会放到机场和火车站。

这四个显示屏分别代表了显示技术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1960年代的机械点阵屏(Flip-Dot),通过电磁方式翻转黑白圆点,来显示内容。

第二个是1970~1980年代的单色液晶 LCD 屏,通过屏幕底下的灯管发光,只能发蓝光。

第三个是2000年左右的 LED 屏,通过红色、绿色、蓝色的发光二极管的不同组合,显示出彩色。

第四个是当代的液晶 TFT 屏,使用很小的薄膜晶体管,使得分辨率可以做得很高。

文章

1、使用 Notion API 建立自己的账本(中文)

Notion 最近开放了 API,作者详细介绍如何写一个 Python 脚本,调用 Notion API,将支付宝和微信导出的交易记录,输入 Notion 形成一个账本。

2、如何画出螺旋曲线?(英文)

作者使用通俗语言,介绍螺旋曲线的数学含义,并给出多个 JavaScript 示例。

3、树莓派架设公网网站(英文)

作家介绍如何在家庭网络之中,使用树莓派架设一个网站,然后通过端口映射,供外网访问。

4、Linux 系统的磁盘分析工具 gdu 用法(英文)

gdu 是 du 命令的 Go 语言版,用来分析 Linux 和 MacOS 系统的磁盘占用情况,提升了执行速度,并且有命令行图形界面。

5、为什么我们从 Webpack 切换到 Vite?(英文)

Replit 解释为什么将前端打包工具,从 Webpack 转为 Vite。

6、JavaScript Web Cryptography API 的用法(英文)

浏览器原生支持 Web Cryptography API,用于加密和解密,本文通过举例,介绍这个 API 的用法。

7、x86 计算机的栈顶位置(英文)

C 语言变量储存在内存的栈(stack)里面,从栈底开始存放,直到栈顶。这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因为栈底是内存的高位地址,栈底是内存的低位地址,本文就来分析这个概念。

8、山羊吃草问题(英文)

如果把山羊拴在谷仓大门上,山羊的活动面积就是上图粉色的部分,具体大小容易算出来。

数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发挥,其中有一个版本就是,如果把山羊拴在一个圆形谷仓里面(下图),请问绳子的长度是多少,可以让山羊的活动面积达到谷仓的一半。

工具

1、Slidev

这个工具使用 Markdown 格式编写 PPT 幻灯片,功能较多。

2、Vulture

一个 Python 的静态代码检查工具,可以发现没有用到的代码。

3、Send

Mozilla 基金会曾经推出了一个文件分享服务,后来停止开发了。社区就接过来,做成完全的开源版,现在可以自己搭建,并且有 Web、命令行和安卓等各种客户端。

4、Sequencer 64

一个架子鼓的网页模拟器。

5、Id128

一个 JavaScript 库,生成 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支持多种算法。

6、Pyodide

这个库是浏览器的 Python 运行时,通过 WebAssembly 脚本让网页运行 Python 代码,可以通过它加载一些人工智能或者科学计算的库。

7、Zulip

一个团队协作工具,将聊天和电子邮件的线程模型结合在一起,类似 Slack,但是更像一个内部论坛。

8、Play.js

一个 iOS 应用,提供 JavaScript IDE,允许在 iPhone 和 iPad 上开发 Web 和 Node.js 应用。

9、Magician

一个国内开发者写的 Java 的网络协议解析包,可以用作 HTTP 和 WebSocket 服务器,支持 TCP 和 UDP 通信,使用简单。(@yuyenews 投稿)

10、NewTabEditor

Chrome 浏览器的插件,可以让新标签页变成一个文本编辑器。(@5A59 投稿)

资源

1、CSS 学习教程

谷歌出品的 CSS 教程,内容很丰富全面,一共有24课。(@wxyudl 投稿)

2、Iconic

一个开放式的图标仓库,可以分类查找图标,免费下载。

3、WebGL 指纹

一些大型网站使用 WebGL 生成用户指纹,用来追踪用户。这个网页列出了不同公司使用的追踪代码。

4、MANUZOID

这个网站可以搜索100多万种产品的英文产品说明书。

5、凤凰架构

一本中文的开源书籍,介绍如何构建一套可靠的分布式大型软件系统,可以免费阅读。(@1228857713 投稿)

图片

1、世界最长的公寓楼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25层公寓楼,长达990米,弯弯曲曲,像一条长蛇。

照片看上去有很多栋楼,其实都是连在一起的。整座建筑有35个入口,3000多套公寓,如果每家有一辆车,就要解决几千辆车的停车问题。

2、印度山城

艾索尔(Aizawl)是印度米佐拉姆邦(Mizoram)的首府,整座城市完全建在山上。

整个山头密密麻麻都是房子,绵延几公里,还有四通八达的马路和公交系统,非常壮观。

文摘

1、 乔布斯反对第三方硬件

摘自《硅谷革命:成就苹果公司的疯狂往事》一书。

苹果公司最早的产品 Apple II 计算机,是联合创始人沃兹设计的。他是一个具有共享精神的工程师,很看重硬件的扩展性,所以他赋予 Apple II 极大的扩展性,内建了七个外置卡插槽,并经过精心设计,每张外置卡都能以自身的 ROM 芯片来运行内置软件。如此灵活的设计让 Apple II 能够运行大量的应用程序,同时也使得很多第三方公司为 Apple II 开发硬件。

不过,后来 Macintosh 电脑的设计负责人 Jef Raskin 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扩展插槽带来的复杂性(必须允许用户拆开电脑),是阻碍个人电脑普及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第三方硬件质量参差不齐,不一定能够按照预想的方式工作。不同的第三方硬件也缺乏一致性。

他认为,苹果公司应该推出标准化的、易用的、价格实惠的电脑,这样才能让产品大卖,允许硬件的扩展性只会徒增成本和复杂性,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乔布斯在很多事情上都和 Jef Raskin 有不同意见,但是唯独对硬件的扩展性看法相同。他也认为,扩展性是设计上的缺陷,而非特性。据说乔布斯以前就很反对 Apple II 有太多的扩展插槽,所以他宣布 Macintosh 永远都不提供扩展插槽,外壳要密封起来,只留下两个串行端口。

后来,他的一生中推出的所有苹果产品,扩展性都非常差,都不允许有第三方硬件扩展。

这样做虽然能保证对产品的控制,但有一个严重的缺点。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硬件很容易过时,第三方扩展可以增加设备的适用性,帮助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延长销售寿命。一旦禁止,就必然要求公司要源源不断地推出受欢迎的产品。

言论

1、

电视机的分辨率越高,屏幕尺寸就会越大,所以 8K 电视机不太可能进入家庭。正常情况下,在 3 米的距离观看电视,8K 屏幕需要达到300英寸,否则意义不大,4K 分辨率也有类似问题。

较高的动态范围和较宽的色域,对于电视机可能更有意义。

-- 佳能公司资深研究员

2、

中国的大城市喜欢建造超高层建筑,我将这种现象称为"贫困时代的遗产"。过去的贫困时代仍然给整个社会留有一种落后的价值观,建筑物拼命比高度,展览馆、音乐厅、机场拼命比面积。

建筑物适当的高一点,适当展示形象可以,但不应将建筑物的高度视为现代化的象征。

-- 《专家谈深圳赛格大厦晃动》

3、

如果你的身家达到440亿美元,你也不会想忍受管理手下的小兵。

-- 国外网站评论张一鸣辞去字节跳动的 CEO

4、

1979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被引入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知识产权转让案例。

-- 维基百科的"袁隆平"条目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09 期):播客的价值

2019年(第 57 期):分享知识是否违反人性?

2018年(第 6 期):未来还需要苦学外语吗?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5月28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1 期):再见了,学术硕士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5月29日,浙江省南浔古镇举办了桨板公开赛,200余名选手参赛。桨板将冲浪与手划桨结合在一起,要求选手站立着划船。(via

本周话题:再见了,学术硕士

最近有一条新闻,全国多所大学的重点专业(比如复旦的软件学院和经济学院)宣布, 从明年开始,不再招收学术型硕士了。

这条新闻很重要,对于考研的同学有极大的影响。我猜想,其它高校也会很快跟进,学术型硕士今后会越来越萎缩。

理由是去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

会后发表了一个文件《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已经决定了,学术型硕士今后不发展了,只发展专业学位硕士。

很多读者可能不知道,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有何区别,我简单解释一下。

大学毕业后,如果你还想继续读硕士,有两个方向可以选。一个是学术方向,继续钻研理论知识,这叫学术型硕士,传统的硕士都是这一类。另一个是非学术方向,偏重于知识的实践,等同于高级职业培训,主要针对各行业的专业人士,所以叫做专业型硕士,比如工商管理硕士 MBA、公共管理硕士 MPA、工程硕士都属于这一类。

所以,专业硕士会减少学术训练(比如写论文、查文献),而加强业务实践(比如案例分析)。因此,如果你想搞学术,留在学术界,那就读学术硕士;如果你不想搞学术,想去企业和政府,那就读专业硕士。

但是,中国的现实不是这样。由于我国专业硕士起步晚,发展得不如学术硕士正规,很多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非常马虎,而且往往是走读。所以,大家有一种印象,学术硕士才是正规硕士。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报考学术硕士,但毕业后的去向却是企业和政府。这其实是巨大的人力浪费,你接受的理论培训在企业用不上,而企业需要的实践锻炼,你却由于待在学校里读书没参加。

由于这个原因, 中国的学术硕士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学位, 毕业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强。如果想留在学术界,必须再读一个博士学位;如果去企业,跟那些两三年前就进公司的本科生相比,能力相差不大,却比人家少几年的实践锻炼。

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国家才最终决定,不发展学术硕士了,高层次的学术人才就是本科毕业直攻博士。硕士学位以后只用来培养专业硕士,以及像美国的很多研究型大学一样,读博士读不下去的同学,就发一个硕士学位,安慰一下,方便他找工作。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以后考研就变得很单纯,如果你未来想留在学术界,志在高校和研究所,那就再花四五年,一心一意读个博士;否则就直接就业,工作当中如果有需要,读一个在职的专业硕士。如果你实在想拿到硕士学位后再去就业,那就去读全日制的专业硕士。国内高校那种变态的"考研热",可以降温了。

讲给前端工程师的 Serverless

对于前端的同学,Serverless 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很多人没有接触过。我觉得很可惜,因为它真的非常简单,只要你会 Node.js,就能用 Serverless。

大家要知道,Serverless 简直就像是,云服务商为了前端开发者特别发明的产品,为了推广云计算,所有的复杂性都封装了,简化到只要写一个 JavaScript 函数,上传到云端即可。使用时,前端发一个请求,云端函数就会自动运行,返回结果。根本不需要专用的后端服务器,所以才叫 Serverless(无服务器)。

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都已经支持 Serverless,而且每月都有大量的免费运行时间,不用白不用。有了它,Linux 系统管理、Web 服务器架设、负载均衡配置这些繁琐的事情,你都不必碰了。这简直就是前端开发者的福音,一个人就能搞出可以无限扩展的后端。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 《讲给大前端工程师的 Serverless 实践课》 ,从基本概念讲起,教大家在阿里云上架设一个 React 或 Vue 应用的后端,以及微服务和云架构的原理剖析。该课程由腾讯课堂"双认证"机构----京程一灯提供。

从课程中,你不仅能掌握 Serverless 的概念,还能动手实践,学会自己部署 Serverless 函数。

课程原价98元,现在搞活动,周刊读者只需象征性支付 0.02元。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进群后即可报名,获取课程,保证无套路。

报名成功后,还可以获赠98元的专题课《从0到1浅析 React 原理》。

科技动态

1、闯入俄罗斯村庄的北极熊

5月11日,一头北极熊闯入了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个村庄,寻找食物,被村民抓获。这个村庄距离北极海岸足足有1000公里,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北极熊的踪迹。

科学家认为,这是北极气候变暖的后果,由于北冰洋的浮冰正在融化,北极熊找不到海里的栖息地,不得不向南方觅食。按照预测,再过二三十年,北极的夏季可能会没有浮冰,这将对北极熊的生存构成威胁,它们将被迫转移到岸上。

目前,当地政府还没有决定,到底是将这头北极熊送回北极,还是送到动物园。

2、

国内第一辆无线供电的有轨电车,上周在天津亮相。该车采用非接触式供电,带有钛酸锂电池储能系统,最高运行速度200km/h。

3、

下一代 USB-C 接口的最高功率,将从现在的 100W 变为 240W。这个功率足以为绝大多数笔记本供电,甚至也可以为一些桌面电脑供电。

4、世界最大风洞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韩桂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位于北京的 JF-22 风洞建成后,能产生每秒10公里的超高速气流,相当于音速的 30 倍。这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超音速风洞,韩桂来说,它大概可以领先西方20-30年。

5、特斯拉车内监控

特斯拉公司的自动驾驶功能,最近麻烦不断,曝出安全漏洞和发生了许多事故。该公司决定启用后视镜上方的车载摄像头,监视驾驶员。

自动驾驶时,摄像头一旦发现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睡着了),就会发出警告。如果驾驶员不理睬警告,车辆将自动减速停下来。如果关闭或遮挡摄像头,一旦发生事故,特斯拉就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就是说,以后车辆自动驾驶时,车内也是被监控的,不过特斯拉保证,不会上传监控录像。

第六根手指

大家想过吗,如果人类有第六根手指,会比五根手指更好用吗?

伦敦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人类能否适应第六根手指。

他们使用 3D 打印,制作了第六根手指,让实验者戴在手上。

这根人造手指内部安装了电机,通过两个按钮操作。按钮安装在鞋子内,大脚趾按下去,手指就会弯曲;大脚趾松开,手指就会伸直。

20名实验参与者,经过5天的培训以后,很快适应了这根新手指,可以用它完成捡起酒杯、挑出钥匙、操作手机等动作。看上去这根多出来的手指,非常实用。

文章

1、一场事先张扬的海滩聚会(中文)

本文记录了一桩很魔幻的事件,比小说还要精彩。有一个美国的抖音用户,发了一条短视频,"来庆祝我的生日,时间:下午7:30,亨廷顿海滩篝火处"。发完他就不见了,但是这条消息病毒式传播开来。

2、我的外包经历(英文)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段外包经历,自从把软件外包出去,就开始噩梦不断。

3、Shein,一家悄悄崛起的中国电商(英文)

美国的电商应用,排名第一位的是 Amazon,第二位是来自中国的 Shein,可是国内很少有人听说过这家公司。一个美国分析师利用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对这家公司进行了长篇分析。

4、提高 Bash 使用效率的一些小技巧(英文)

本文介绍几个非常有用、但鲜为人知的 Bash 命令用法。

5、HTTP 安全标头快速参考(英文)

HTTP 标头里面有一些跟安全相关,本文对它们一一介绍,比如Content-Security-PolicyX-Content-Type-Options等等。

6、CAP 定理解读(英文)

这篇文章从学术角度,详细解读分布式系统的 CAP 定理,写得很好。CAP 定理的核心含义就是,发生故障时,开发者必须选择,优先满足一致性还是可用性。

7、如何使用 Emoji 作为 Favicon(英文)

本文介绍如何将 svg 格式的 Emoji 图案,作为网页的 Favicon。

8、为什么 MySQL 数据库的字符串列宽是191?(英文)

MySQL 数据库的 varchar 格式的列,长度常常是191个字符,这是为什么?

工具

1、sqliteviz

一个网页应用,可以在网页上可视化操作 SQLite 数据库。

2、git-split-diffs

这个命令行工具可以将代码 diff 显示为类似 GitHub 的样子。

3、Hurl.it

这个网站可以定制并发出 HTTP 请求,相当于 Postman 的网页版。

4、Compose for Web

JetBrains 公司推出的新工具,允许使用 Kotlin 语言开发 Web UI,目标是将来同一套代码适配桌面、Web 和安卓 App。这有希望成为 Java 开发写 Web 页面的最容易方案了。

5、octokit.js

一个 GitHub API 的 JS 包装库,全部封装好了,可以更方便地操作 GitHub。

6、touchbar-systemmonitor

一个 MacBook pro 笔记本的开源小工具,可以在 Touch Bar 显示系统状态。

7、firefox_explore

一个本地工具,用来分析 Firefox 的浏览历史,比如最常访问的网址、一天各个时段的浏览统计等等。

8、Video Puppet

这个工具可以将一篇 Markdown 文档转成视频,支持插入图片和音频,还可以使用自动合成的语音解说。

9、use-sound

一个 React 钩子函数,用来添加声音效果,比如点击按钮发出"滴"的一声。

资源

1、物理学相关电影

这个网页列出了一些物理学相关的电影,要么电影内容直接涉及物理学,要么有物理学家参与作为科学指导。上面是2004年科幻片 Primer 的海报。

2、学习 Python 的正确方法

针对初学者的 Python 教程,提供 PDF 文件下载。

3、家庭花园种植指南

康奈尔大学是美国农科最好的大学,这是该校办的网站,介绍家庭花园如何种植各种植物,包含200多种植物。

4、Chess.com

这个网站可以在线下国际象棋。

5、你不需要 GUI

这个仓库收集了一些常用的命令行操作,可以替代图形界面 GUI,主要针对初学者,但也适合作为命令行操作的备忘和速查。

图片

1、线性时钟

时钟的常见样子都是圆形,其实也可以做成线性,通过进度条,表示一天度过了多少时间。下面就是一些线性时钟的造型。

2、2021年度世界鸟类摄影大赛

2021年度世界鸟类摄影大赛公布了入围作品,下面这张很打动人。一只小鸭子望着水面上的飞虫发呆。

3、共享自行车堆放场

新加坡《海峡时报》最近拍摄了沈阳市共享自行车的一个堆放场,损坏的、乱停放的、超量的共享自行车都会被城管拉到这里,规模非常惊人。

文摘

1、多出来的一美元

三名游客来到一家旅馆,经理告诉他们,三人间的价格是30美元。游客每人掏出10美元,入住了房间。

第二天退房时,经理意识到,这间客房的定价应该是25美元,便要求服务员将多收的5美元退还给客人。服务员不诚实,仅向每位游客退还1美元,将剩下的2美元占为己有。

现在,三名游客每人实际花费了9美元,总计27美元。服务员保留了2美元,加在一起是29美元,请问剩下的1美元去了哪里?

言论

1、

一个人站在地球上,脚和头受到的地球引力是不一样的,只不过这点差别太小了,人完全感觉不到。潮汐也是由于这种引力差造成的,朝向月球一面的海水和背向月球一面的海水,所受的月球引力差别就十分明显了,因而造成海水的涨落。

-- 何香涛《追逐类星体》

2、

华为宣布,将在一年内把大约 100 款不同型号的华为 Android 手机,升级到鸿蒙操作系统。通常情况下,开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并支持一百个旧型号将是一项昂贵的、艰巨的工作,大多数公司会说"不可行",但由于鸿蒙操作系统实际上就是 Android,所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 arcTechnica 的编辑评论华为发布鸿蒙操作系统

3、

我们的新冠肺炎疫苗,定价是每剂19.50美元,这是疫情期间的特殊定价。正常情况下的定价,应该是每剂150美元或者175美元。

-- 辉瑞公司 CEO 阿梅里奥(Frank D'Amelio)

4、

出色的写作读起来是如此自然,读者完全意识不到,作者反复修改所花费的时间。

同样地,出色的产品用起来是如此简单,用户完全意识不到,开发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 David Perell

5、

建于古罗马时代的万神殿,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非钢筋混凝土穹顶,依然非常坚固。但是,20 世纪的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公路和建筑物)正在崩溃。

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寿命比人们以为的短得多,只有50到100年,甚至更短。只过了十年或二十年,就出现钢筋生锈、水泥块剥落。而且,这种建筑材料也无法回收利用。

--《钢筋混凝土的问题》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0 期):如果不能去美国上市

2019年(第 58 期):软件推广可以像化妆品那样吗?

2018年(第 7 期):垃圾填埋不是解决办法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6月 4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2 期):生活就像《吃豆人》游戏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推迟到今年的迪拜2020世博会,即将于10月1日开幕。上图是三大主场馆之一的"可持续发展馆",该建筑的水电都是自给自足,从阳光获取能量,从潮湿的空气获取淡水。

本周话题:生活就像《吃豆人》游戏

有一个经典游戏,叫做《吃豆人》(Pac-Man)。1980年发布的,很多人现在还在玩。

游戏很简单,吃完迷宫里的豆子,就能过关,但是不能被妖怪抓住。四个妖怪的策略各有不同,红色的在后面追你,粉色的在前面拦截,蓝色的在路口埋伏,橘色的随机漂移。迷宫里还有四颗能量豆,每吃掉一颗,你就能反戈一击,消灭一个妖怪。

谷歌发布过一个网页在线版,没玩过的朋友可以感受一下。

提到这个游戏,是因为我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一个国外的年轻程序员说,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场《吃豆人》游戏。

大学毕业后,我不知道该干什么。读研究生,还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像其他人一样,最终我选择了那些很光鲜的职业,即使它跟我的兴趣并不吻合。对于未来,我毫无头绪。

我有时觉得,自己的生活与《吃豆人》游戏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困在迷宫里,只有快速拿到积分,才能过关。在这个迷宫中,妖怪四处游荡,试图吃掉你,如果被它们抓住,你就会死掉一条命,游戏重新开始。

我的生活好像就是一局游戏。我真的不知道该去哪里,如何晋级,什么时候妖怪会突然出现。

他这么一说,我顿时觉得,《吃豆人》真的很像生活的一个缩影。我们每天都在人生迷宫里探索,寻求出路。各种挫折打击在周围埋伏着,不知道何时,就会向你扑来。想要赢得游戏的唯一方法,就是尽量避开妖怪,快速吃掉能量豆,壮大自己,晋升到下一关。

以程序员为例,毕业后进入互联网公司,就是游戏开始了。你必须不停闯关,一步步晋升,从初级程序员到中级程序员,再到高级程序员,然后是团队 Leader 或者部门主管。如果有一关卡住了,在某个级别上停留过久,你就很危险,遇到妖怪的概率越来越大,随时可能 Game Over。你最多只有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到达中高职级,否则就留不下来,时间一到不得不离开公司。

不仅是程序员,其它竞争性的行业,都是这种游戏规则。 大家印象中,大学教授是一个很舒服的职业,不坐班,每年还有寒暑假。但是,国内高校现在引入了美国的制度,而且还是加强版:年轻博士从讲师当起,给你六年时间,竞争寥寥无几的正式编制。如果六年内出不了成果、发不了足够的论文,那就必须离开,因为学校不会养一个讲师养到老。这叫做"非升即走"制度,英语叫做 Tenure track。这不就像《吃豆人》游戏的真人版吗。

进一步说,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地铁上挤满了人,大家都在参与一线城市这个大型游戏。若干年内,如果得不到结果,就要离开,回到二线或三线城市。

其实也不是一定要参与这种游戏,你也可以降低物质欲,选择不与其他人竞争的生活。但是,如果已经身在其中,或者不得不参与,那么下面几条《吃豆人》游戏的快速过关策略,似乎可以参考。

(1)不能留在原地,妖怪会感知你的位置。

(2)必须时刻在前进。

(3) 一旦前面的路上出现妖怪,必须立刻改道。

(4)尽快吃掉离你最近的能量豆,取得阶段性成果。

前端构建工具专题课

大家都知道,前端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开发工具,叫做 Webpack。哪怕刚入门的新人,可能都有耳闻:不管你用什么框架,最后都要用它进行构建。自从2012年发布至今,它一直是整个行业首选的构建工具。

但是进入2020年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标准模块格式 ESModule 越来越普及,新的构建工具层出不穷。新工具更易用、速度更快、打包产物更小,对 Webpack 构成严重挑战。

Vue.js 的创始人尤雨溪,甚至发过一个动态:再也回不去 Webpack了。

这引起了一大片焦虑:

  • Webpack 是不是要被取代了,还能不能学?
  • Webpack 还没学会,就又来新的了!
  • 完了,现在到底要学哪个?

目前来说,新一代构建工具的主要代表是 Vite(底层是 ESbuild)和 Rollup。它们其实各有适用场景,还谈不上取代 Webpack。

本周的前端视频专题课,就来分析三大工具各自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前端构建工具大 PK:深度剖析 Webpack、Vite、Rollup 原理》 会带大家手写Webpack、Vite 以及 Rollup 项目,对比分析它们各自的强项,深度剖析底层原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这个专题课对各种级别的程序员,都做了精心设计。初级程序员可以学习怎么用构建工具做项目,中高级前端则可以学到这些工具的原理和设计思想。

课程中,会针对大厂面试常见的工程化问题,进行讲解。主讲老师还会带大家对比3份简历,并且教你如何写出一份 P6 级别的求职简历。

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就可以报名,仅象征性收取 0.99元 报名费。

这门课是视频课,上课时间是 6月15日 到 6月17日 每晚 20:00。想听的同学,可以抓紧时间报名。

科技动态

1、贝佐斯上太空

亚马逊公司的老板贝佐斯宣布,下个月将乘坐 Blue Origin 公司宇宙飞船的首航,感受一下太空飞行的滋味。

Blue Origin 公司是贝佐斯的私人投资,从事太空旅游。它发射火箭,将太空舱送到大气层的边缘,距离地面约100多公里的高度。太空舱可以乘坐6个人,有巨大的窗户,让乘客看到太空的风景,体验几分钟的失重,然后返回地球。

美国的富人真是疯狂。马斯克总是说,他的目标是移民火星,而贝佐斯已经等不及要亲身体验了。下个月首航后,据说就将开始对外售票,票价可能为20万美元。

2、哈德逊河人工岛

一个美国基金会花了2.6亿美元,在纽约哈德逊河里面建了一个人工小岛,为市民提供露天剧场、绿地、餐厅和酒吧。

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码头,现在改建以后,成了一个地势起伏的平台,种植着美丽的树木、鲜花和草地,还有一个687个座位的露天剧场,可以举行表演活动。

3、高速公路的 U 型弯

贵州的一条高速公路,特别设计了一个 U 型转弯的架空车道。

这是因为贵州都是山区,如果错过一个高速公路出口,下一个出口可能在几十公里以外,所以增设一个 U 型转弯车道,让你快速调转车头。

4、

SpaceX 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5月27日达到一个里程碑,连续成功发射100次。而且,发射频率越来越快,今年平均每9天发射一次,5月以后每5天发射一次。

它之所以能够发射得如此频繁,是因为这个火箭可以回收,每次发射后可以快速重用。更惊人的是,它的第一级助推器也能回收,目前全世界只有它能做到,其它火箭都是丢弃助推器。

5、

海信宣布,卷曲屏激光电视今年下半年上市。

这种电视机其实就是激光投影仪 + 幕布,平时幕布卷成一团,收纳在下方的柜子里,播放电视时,幕布再从柜子里面展开升起。

6、

联合国宣布,很有希望在2030年实现消灭艾滋病的目标。去年,全球艾滋病感染者总数有3760万人,死亡69万人,比2010年分别下降30%和43%。

联合国估计,只要到2025年让95%的感染者得到治疗(目前是73%),就可以最终在2030年消灭艾滋病。

7、超音速客机

美国公司 Boom Supersonic 宣布,美联航向它采购了15架 Overture 超音速客机,预计将在2029年投入运营。

超音速客机比传统客机快得多,可以将长途航行缩短一半的时间,但是噪音大、成本高,历史上多次尝试均不成功,目前世界上没有商业运营的超音速客机。

这种新飞机可以乘坐55名乘客,据称采用生物燃料,净二氧化碳排放为零。老实说,听上去不太可信,而且还没造出真机。

8、

宇宙暗物质分布图发布。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由不可见的暗物质连接在一起的,它们组成了一张巨大的引力网(下图),构成了宇宙的上层结构,所有天体都附着在这张看不见的网上。

文章

1、西双版纳大象专家谈北迁象群(中文)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专家,谈怎么看待象群北迁事件。

亚洲象一般生活海拔1000米以下,但是目前已经到了海拔2000米,还没有回头,这是前所未有的。

2、我复原了长安城(中文)

作者介绍自己使用 VR 技术对唐朝长安城建模,做成建设虚拟城市的游戏,拿到 Steam 上去卖。

3、我如何抓到偷苹果笔记本的贼(中文)

作者讲述如何根据苹果笔记本的定位追踪系统,抓住小偷,写得很生动。

4、StarLink 卫星上网体验报告(英文)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 StarLink 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作者的结论是这个卫星上网服务可用,但是体验不好。

它要求天线与卫星之间不能有遮挡,这导致非常容易断线,甚至一片云、一阵风都会断线,这使得聊天、游戏、视频等实时通信要求很高的服务,都不可用。

5、信息论之父香农(英文)

这是一篇发表在1992年《IEEE 综览》杂志的香农专访,介绍了香农的很多轶事,对信息论也有解释,写得很生动。

文章披露,香农起初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称呼"信息熵",后来选择了entropy,纯粹是因为这个词含义不明确,可以多种解释,但这导致了后来的许多争论。

6、UCWeb 的上传数据(英文)

一位国外网友发现,UCWeb 浏览器即使在隐身模式下,也会向自家服务器上传数据。他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调查。

7、WebContainers 简介(英文)

WebContainers 是一项很特别的技术,可以在浏览器里面运行 Node.js 环境,从而不用任何的本地安装,就可以在浏览器里面调试 Node.js 项目。

8、程序员为什么喜欢咖啡?(英文)

这篇文章总结了程序员喜欢喝咖啡的几个理由,最后一个理由很搞笑。

工具

1、WireGuard Easy

Linux 的 WireGuard 安装工具,并且提供 Web UI 的管理界面。

2、Vosk

一个语音识别的工具包,支持18种语言(包括中文),体积较小(50MB),可以绑定各种语言,适合为聊天机器人提供语音识别。

3、PINTR

一个网页工具,可以让图片转为线条画。

4、Grafar

一个专门用于数学的前端可视化库。

5、Mockoon

一个开源软件,提供各种云服务的 API 模拟。

6、Kakoune

一个类似 Vim 的文本编辑器,号称更易用、功能更强。

7、GitHubPoster

这个工具可以将你在各种网站上的活动记录,生成 GitHub 方块热力图或 skyline 图。(@yihong0618 投稿)

8、Apitest

一个 API 测试的自动化工具,所有测试用例可以写在一个类似 JSON 的配置文件里面。(@sigoden 投稿)

9、hacker-feeds-cli

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查看 Hacker News、 Reddit、V2EX、GitHub Trending 等资讯网站。(@Mayandev 投稿)

资源

1、freesound.org

该网站是一个社区,全世界志愿者上传自己收集的环境音,目前已经有50万种环境音。中国的环境音也有不少,比如北京的公交车火车通过铁路道口

2、Can I email

这个网站可以查询哪些前端 API 可以用于电子邮件。

3、Battlesnake

这是一个多人的编程游戏,每个开发者操纵自己的蛇,与其他人对战。具体方法是,上传自己的 API 实现,该网站自动将其运行为服务,蛇每移动一步,都会查询 API 接口,接受下一步的指令。

4、如何设置数据科学开发环境(英文)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如何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各种软件,设置一个数据科学环境。

图片和视频

1、宇航员地球摄影大赛

下图是今年宇航员地球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

照片中是土耳其的凡湖(Van Lake),地球上最大的碱性湖泊。它也是一个内陆湖泊,所以照片上有清晰的漩涡,表明湖水没有出口。

湖的周围是一个巨大的辉石矿,导致湖中充满了碳酸钙的碎屑。这些碎屑是湖水呈现乳白色混浊的主要原因,并且使得湖水的 pH 值达到了10。

2、铁磁流体扬声器

韩国网友制作的铁磁流体扬声器,磁性颗粒随着音乐,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不断变换形状。这个东西感觉比熔岩灯好。(YoutubeQQ 视频

3、超现实阁楼

瑞典摄影师埃里克·约翰森(Erik Johansson),经常拍摄超现实照片。下面就是他的最新作品,利用自家阁楼,将照片合成为不可能的空间形状。

这张照片很像埃舍尔的作品,明明是不可能的,但是看上去非常自然。

文摘

1、乔布斯14年前的电子邮件

最近,苹果公司与 Epic 游戏公司的官司,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库克也出庭作证了。

为了证明应用商店的必要性,苹果向法庭提供了很多内部文件。这些文件从来没有公开过,其中有一封是乔布斯2007年的电子邮件,让外界终于了解了应用商店是怎么诞生的。

iPhone 是2007年1月份宣布的,6月29日正式上市。

乔布斯从一开始就极度坚持产品的封闭性,第一代 iPhone 不仅硬件无法扩展,连软件也无法扩展,只能运行预装的 16 个官方应用程序。

乔布斯反对 iPhone 运行外部应用。他曾经告诉开发者,如果他们想为 iPhone 写应用程序,可以写在 Safari 浏览器中运行的 Web 应用。

他说:"你猜怎么着?我们没有你需要的 SDK!如果你知道如何使用最现代的 Web 标准编写应用程序,你就已经可以为当今的 iPhone 编写出色的应用程序,这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我们认为,我们已经为作为开发者的你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让你们可以立即开始构建 iPhone 应用程序。"

但是,开发者并不接受乔布斯的这套说辞。很多人设法对 iPhone 进行"越狱",让其可以安装外部应用程序。苹果公司想要制止越狱,唯一的方法就是提供官方 SDK,允许 iPhone 运行外部应用。

当时,苹果负责软件工程的高级副总裁 Bertrand Serlet,不得不硬着头皮,给乔布斯写了一封 Email,要求乔布斯能够同意 iPhone 运行外部应用。

他认为,iPhone 应该做四件事。

(1)允许经过许可的应用,跑在 iPhone 上面,这样可以保护用户。

(2)允许外部应用获得某些权限,同时禁止其它权限,这样可以保护系统。

(3)提供官方的开发平台,运行在 MacOS 上面,包括模拟器、Debugger 等。

(4)提供稳定的对外 API。

乔布斯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当然可以,只要能在 2008 年 1 月 15 日的 Macworld 上全部推出。"

这封邮件的日期是2007年10月2日,离乔布斯设定的发布日期只剩下三个多月。乔布斯好像觉得压力还不够大,两周后的 10 月 17 日对外宣布,将在2008 年 2 月之前提供 SDK 。

后来,SDK 实际是在2008年 3 月份推出的,而 App Store 是在那一年的 7 月推出的。

当时,苹果的市值约为 1500 亿美元,今天已经超过了 2 万亿美元,这很大程度是因为 iPhone 的成功,而 iPhone 的成功有很大程度是因为 App Store 的成功。App Store 又促成了许多大型软件公司的诞生,比如 Instagram、SnapChat、Spotify 等等。这一切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乔布斯的这一封邮件。

言论

1、

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阿瑟·爱丁顿使用日全食的观测数据,首次证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

当时能看懂广义相对论的没有几个人。据说,一位物理学家当面对爱丁顿说,您是世界上第三个懂广义相对论的人。言外之意,前两个人是爱因斯坦和该物理学家本人。爱丁顿风趣地回答:"我也在寻找第三个人。"

-- 何香涛《追逐类星体》

2、

根据 Cloudflare 的统计,用户完成网站的图形识别验证码,平均需要32秒。

假设用户每10天就会遇到一次这样的验证码,乘以全球46亿互联网用户,那么人类每天共花费500人年以完成这些验证码。

-- 《Cloudflare 希望结束"验证码疯狂"》

3、

产生一个好的想法,最佳方法就是先产生许许多多的想法。(The best way to have a good idea is to have a lot of ideas.)

--鲍林(Linus Pauling),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4、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产品,赚一些钱。但是,它的利润一直很微薄,如果我买一些啤酒,整个周末都投入这个产品的开发,那么利润将完全消失。而且,付费用户总数很少,始终让人感觉非常危险。

--《为什么我关闭自己的创业产品》

5、

就算我们今天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已经排放的那些二氧化碳仍将存在于大气中数百年。如果我们只是设法减少一点排放,那么二氧化碳只会以较慢的速度积累,但仍会上升。

-- 一位美国科学家认为人类很难阻止气候变化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1 期):智能电视的误区

2019年(第 59 期):互联网时代很难交朋友

2018年(第 8 期):实验室会生产人吗?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6月11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3 期):你的城市有多少张病床?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纽约)的"宝石与矿物展厅",6月12日重新对外开放。一进门,就是世界最大的紫水晶石,高达3.6米。(via

本周话题:你的城市有多少张病床?

上周,我在知乎看到一个帖子。作者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这周再去看,已经找不到了。

作者说,年轻人纷纷涌进去大城市,奋斗拼搏,但是有一个指标,可以看出来,那些城市没有条件让大家都留下来。

什么指标呢? 就是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以深圳为例,那么先进的大城市,2019年全市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3.83 张,而当年的全国平均水平是 6.30 张。这就是说,如果1000个人里面有4个人需要住院,第4个人就会面临床位紧张,住不进医院,需要排队等着。由于大医院还要收治外地病人,所以大医院的床位就更"一床难求"了。

这个指标越低,就意味着医疗资源越紧张。年轻人不常去医院,可能没感觉,但如果在一个城市长期居住,甚至落户,医疗资源紧张就会对你产生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影响会越来越大。

中国的电商这么发达,城市之间的差别已经很小了。别的东西都可以网上购买,快递过来,但是医疗不行,尤其是住院。你在哪里生病了,最好就在当地治疗,换个城市,各种不便,可能还会耽误病情。

可以这样说,宜居的、适合长久居住的城市,医疗资源应该相对宽松,该指标应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就去查了,哪些城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果发现,国内的一线大城市,医疗资源都非常紧张,这个指标普遍不高,果然是"长安居大不易"。

一本杂志做过全国城市医疗资源的排名,下面是2019年每千人医院床位数排名最高的30个城市。

结论就是,目前阶段,一线大城市适合奋斗赚钱,上面这些城市可能更适合长久居住和养老。

数据分析实战

现在,数据相关的招聘岗位越来越多了,比如数据运营、数据产品、数据分析、数据开发、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等......

这反映了一个现实,不管是企业的哪一个部门(产品、管理、运营、销售、财务、技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都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图片说明:BOSS 直聘上的数据分析师的招聘信息)

大家要知道, 初级和中级的数据分析师,核心技能不是理论能力,而是工具能力。 对于求职者来说,只要学会主流工具,掌握常用操作,就可以进入这个领域,具备了应聘资格。但这偏偏是很多人的弱项,因为大家都是通过看书和视频,学习模型和工具,遇到实际问题,并不清楚应该怎么使用,毫无头绪。

本周介绍的课程,开课吧最新打造的 《三天玩转数据分析实战》训练营,就是要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项目实战,学会数据分析。

该课精心挑选了《共享单车需求分析》项目,在三天的教学中,手把手让你学会通过使用 Python、Numpy、Pandas、Matplotlib、Seaborn 等基础工具,对项目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一份可视化报告。

这个实战课程非常适合初学者,特别注重动手实践,需要学员手敲代码。项目非常完整,常见操作都有涉及,而且有一定复杂度,完全可以写进到简历作为加分项。

主讲老师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即使是新人也能听懂。没有编程基础的同学也不用担心,直播课之前,针对这部分同学特别安排了 Python 先导课,通过在线环境,帮你掌握基本的 Python 知识。

除了以上内容,老师还会给讲解大厂P6 + 数据分析师的学习路线,指导大家进一步进修。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打开报名链接,周刊读者仅需象征性支付报名费 0.99 元,就可以获取《三天玩转数据分析实战》课程,包含 3天直播干货+ 7天社群学习 + 专业助教在线答疑 + 社群干货分享。

注意,后台是助教老师手动添加报名者,会在48小时内通过。

上课时间为 6月18日-6月20日,请大家提前预留好时间,准时参加学习。课程完成后,还可以获赠数据分析学习资料和名企面试题等。

科技动态

1、

美国的火星飞船,6月6日拍到了中国的祝融火星车。

火星车距离中国的火星着陆器,距离大约22米。由于火星车是5月22日释放到地面的,所以在这两周中,前进速度大约是每天1.5米。

2、

Windows 11 截图泄露,任务栏和开始菜单有很大的变化,应用程序图标变成居中放置,与 MacOS 类似。

你也可以将开始菜单移到左侧。

另外,微软宣布,Windows 10 将在2025年停止支持。

3、鸟窝砖

每年夏天,很多候鸟返回英国,但是现代建筑采用钢筋水泥,可供它们筑巢的地方越来越少。英国鸟类学会开发了一种"鸟窝砖",替换老建筑破损的砖块,可以让鸟儿在里面筑巢。

去年夏天的一项调查发现,628块鸟窝砖中,近一半(294块)有使用迹象,里面有64个麻雀巢、31个燕子巢和22个椋鸟巢。

4、

特斯拉申请了 Tesla 餐厅商标,媒体推测可能要在超级充电站里开餐厅,因为马斯克以前提过这个设想。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车主无事可干,充电站旁边建设商场和餐厅,是很好的主意。

5、

英国警方接到举报,某个乡下的废弃工业区有许多陌生人出没。警方派出无人机侦查,通过红外线影像,发现该地点大量释放热量,怀疑是地下毒品工厂。

突袭之后,发现实际是一个加密货币的矿场,正在偷电挖矿。在英国,挖矿是允许的,偷电是非法的。警方已经将100台矿机全部没收。

6、

印度最近通过法律,要求通信软件可以追踪"消息的第一个发布者"。这实际上等于宣布端对端加密是违法的,因为这种加密方式无法追踪。

WhatsApp 和 Signal 受影响最大,它们默认就是端对端加密。根据法律,它们将必须在服务器上保留所有聊天记录。上周,WhatsApp 向印度法院上诉,要求重新审查该条法律。

7、

爱因斯坦的一封亲笔信,最近以120万美元的高价拍卖成交。原因是这封信有爱因斯坦亲笔写的质能公式 E=mc2(下图),目前已知这样的信仅存世四件。

8、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从2021年开始,该学会出版的所有世界地图,都将标注世界上有五大洋,而不是传统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南极洲周围海域将被认定为一个独立的大洋,称为南大洋(southern ocean)。

文章

1、亚洲象的十三个分布国(中文)

亚洲象一共分布在亚洲13个国家,本文依次介绍每个国家的亚洲象生存现状,内容很有意思。

中国其实是人象冲突最少的国家之一,跟印度相比,后者由于人口稠密,而且拥有全世界约60%的亚洲象,人象冲突要严重得多(上图)。

2、南疆暴雨,传递出什么气候信号?(中文)

6月15日,向来少雨干旱的南疆盆地,出现一场强降水,和田地区3小时雨量达52.9毫米,超过了平时一年的降水量。这场暴雨,很可能是有正式气象记载以来,南疆最大的一场雨。

3、软件生成的论文也能发表(中文)

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3位计算机博士生搞了一个恶作剧,写了一款叫作 SCIgen 的软件,能够生成学术论文,然后向杂志投稿,居然发表了。他们将这款软件开源,放在网上。

最近,一个法国科学家很好奇,会不会有人真的用这款软件写"论文",然后去投稿。他检测了数百万篇已经发表的论文,发现了243篇是 SCIgen 生成的。

4、Linus 谈 mRNA 疫苗(英文)

有人在 Linux 内核开发的邮件列表上,造谣说 mRNA 疫苗会改变人类遗传物质。Linus 忍不住写了一个很长的回信,解释 mRNA 疫苗是怎么回事。

他最后写道:"如果你坚持相信这些疯狂的阴谋论,那么至少在这里,你给我闭嘴。"

5、AI 识别字体(英文)

Facebook 公开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自动识别文字字体,然后替换成同字体的其它文字。上图左侧是原始图片,右侧是 AI 替换文字后的图片。这个软件最大的应用是,可以仿造他人的字迹。

6、热重载 C (中文)

热重载指的是,在不重启的情况下更新应用。脚本语言都能支持这个功能,本文通俗地讲解,如何让 C 语言这样的编译语言,也支持热重载。(@cj1128 投稿)

7、HTML 技巧(英文)

本文总结了一些不为人熟知的 HTML 特性。

8、列数据库的兴起(英文)

主流的关系型数据都以行为单位,储存数据。但是,对于大型数据集,以列为单位储存数据有巨大的优势。实际上,数据仓库基本都是列数据库。

本文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写得很通俗,但是读起来需要一点耐心。

9、如何将 SHA-256 哈希可视化?(英文)

作者一步步示范如何使用 JavaScript,将一个哈希值转成 SVG 图形(上图)。也就是说,可以为任意字符串生成一一对应的图案。

工具

1、n8n

一个开源的工作流自动化工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选择200多种服务,组成一个工作流。

2、Termpair

一个远程终端控制工具。用户在一个终端窗口中,启动这个工具,它会返回一个链接,使用这个链接就能在其它计算机的浏览器里面,控制原始的终端窗口。

3、Synthesia

这是一个收费的视频合成服务,很有意思。用户选择一个视频模板,然后提供一段文本,该网站就会自动让视频里面的人物,说出你的文本,适合用来生成产品介绍视频。它支持中文,可以免费试用一个视频。

4、GoTTY

一个 Go 应用,将命令行程序在 Web 端输出。比如,通过它在命令行执行top命令,就可以在网页上实时看到top的命令行输出。

5、Material for MkDocs

这个工具是 MkDocs 网站生成器的 Material Design 站点主题。

6、NocoDB

这个 Web 软件可以将各种数据库,转为易于操作的智能电子表格,类似于 Airtable。

7、葫芦笔记

国产的笔记软件,支持多种客户端,自动云端同步。笔记功能非常强大,提供大纲界面、双向链接视图、图谱化搜索等。(@pimgeek 投稿)

8、Text2image

一个将文字或代码转换成图片的网页工具,可定制项多,主题、水印、阴影特效等都能自定义。(@chenjiayao 投稿)

9、Keptab

浏览器插件,只需一次点击,就可将所有标签页转换成一个列表保存起来,以后可以单独或全部恢复。(@mywaiting 投稿)

10、Redis Pro

一个用 SwiftUI 写的 Redis 轻量级客户端管理工具。(@chengpan168 投稿)

资源

1、2021 苹果设计奖

苹果一年一度的优秀 App 评选(Apple Design Awards) ,6大类12个获奖者,可以视为官方的 App 推荐。

2、rfc.fyi

一个 RFC(计算机协议标准)的分类引擎,根据关键字搜索,返回所有相关的 RFC 标准。

3、Awesome Privacy

该仓库收集各种注重用户隐私保护的软件工具和服务。

4、通过示例学习 R 语言(Learn R through examples)

一本免费阅读的英文教材,通过各种示例,讲解 R 语言。

图片

1、天宫空间站

一个厄瓜多尔的航模爱好者,制作出了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纸模型。

可以在他的网站下载 PDF 文件,打印以后自己来折。

2、低分率小狗

一个网友在推特发了照片,文字介绍是"这就是小狗在低分辨率下的样子"。

文摘

1、如何改造火星

SpaceX 公司和特斯拉公司的 CEO 马斯克一直宣称,他的目的是让人类移民火星。

这是否可以做到呢?让我们从科学上分析一下。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它的表面曾经有过海洋和河流,但是现在都干涸了。不过,火星的地下依然有冰块和湖泊。

火星表面的温度是零下133度到零上27摄氏度,跟地球的表面温度(零下89.2度到零上58.6摄氏度)相差不远。

火星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导致火星的气压极低。地球海平面是1个标准大气压,火星表面则是0.006个大气压,也就是说,火星的大气层浓度只有地球的0.6%。

这对人类非常危险,不仅意味着宇宙的辐射可以直接到达火星表面,还意味着水的沸点极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度;随着大气压的降低,沸点会不断下降。如果气压低于0.063个大气压,沸点就会低于人的体温37度。这时,人的体液就会沸腾,氧气和二氧化碳会从血液里面跑出来,人会很快死亡。这称为 Armstrong 极限。

火星大气压太低,所以人类只有在加压条件下,才能生活在火星,一旦失压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我们可以将火星大气压提高到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水平(0.337个大气压)之上,那么我们就可以穿着地球上的服装,只使用呼吸面罩,在火星表面行走,无需使用加压太空服。不过,这个大气压还是不足以让植物生长。

所以,移民火星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火星大气压。马斯克的设想是,火星土壤里面储存了大量二氧化碳,我们只要设法加热火星,让土壤里面的二氧化碳跑出来,就能快速形成火星大气,提升大气压。他甚至建议,在火星两极引爆几颗核弹,释放地下二氧化碳。

他的另一个方案是,在火星轨道上建造数千个充当太阳反射器的人造卫星,人为将太阳光反射到火星表面,对火星进行加热。

很多科学家不同意马斯克的想法,首先一点,火星地下土壤到底有没有大量二氧化碳,现在并不能确定,还需要进一步勘探。考虑到火星表面的气体很早以前就已经消失在太空了,因此火星地下很可能并没有大量气体。也就是说,人类可能无法重塑火星大气层。如果要移民火星,就必须永远生活在加压环境。

言论

1、

我将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看成是当今最大的游戏,30亿人在积极玩它们。

只要用户打开它们,就会进入游戏空间,沉浸其中,感受到乐趣。它们本质上有点像老虎机,你投入一个硬币,不知道会跳出什么。

-- 风险投资家约什·巴克利(Josh Buckley)

2、

我遇到很多初级工程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们为自己能写出逻辑高度复杂的代码而自豪,并且没有任何文档。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实际上,这是展示能力的最糟糕的方式。

-- Hacker News 读者

3、

我买了带有 LTE 网络的苹果手表,没想到会这么喜欢它。它不能浏览网页,但是电话、短消息、支付、音乐、地图等功能都支持。如果它有摄像头,外出时,我就会把手机留在家里。

-- Hacker News 读者

4、

上海有一条网红道路"武康路",路宽15.2米,沿街建筑的高度以8-16米为主,街道的高宽比接近1:1。

按照土地规划专家的说法,这样高宽比的道路最容易给人天然的亲切感和安全感。

--《网红道路武康路》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2 期):如何培养领导力

2019年(第 60 期):一本介绍人类起源的学术自传

2018年(第 9 期):身份证可以植入人体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6月18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4 期):培训班 vs 大学,求职成功率比较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埃及正在荒地上建设新首都。中央商务区的标志塔大厦,高达385米,是非洲最高建筑,6月17日结构封顶,由中国的建筑公司承建。(via

本周话题:培训班 vs 大学,求职成功率比较

进入互联网大厂工作,是很多同学的愿望。

十年前,实现这个愿望的唯一可靠途径,就是拿到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位。

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另一条途径:编程培训班。它面向社会招生,谁都可以报名,通过短期培训,让你学会软件开发,再去互联网公司求职。

很多人看不上培训班。它没有入学门槛,不够专业和系统,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上课时间也很短,通常在半年之内就能毕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为那些非专业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可以进入技术行业,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对中国互联网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持。

很多同学就非常关心一个问题: 从求职成功率来看,培训班是不是有很大的劣势?或者说,互联网大厂对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是否依然特别青睐?

我最近看到一个美国人力资源专家的统计,分析美国大学计算机系和编程培训班各自的求职成功率,结果出人意料。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发现。

美国的职场社交网站 LinkedIn,可以查看各公司的雇员,以及每个人的教育背景。

那个专家选择了五家互联网巨头(亚马逊、Facebook、谷歌、苹果和微软),查到他们每年招收的程序员,哪些是计算机系毕业,哪些是培训班出身。

最后,分别选出十所员工来源最多的大学和培训机构,除以毕业生总数,统计各自的求职成功率。

他发现,大学计算机系的求职成功率是6.60%,培训班是6.03%。 两者没有显著差异,都是100个同学里面有6个,能够进入互联网大厂。计算机系稍占优势,求职成功率高出约10%。

虽然这是美国的数据,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根据我的观察,真正科班毕业的大厂程序员,其实并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半路出家。

我想,这个统计结果告诉我们两件事情。

首先,大厂是认可培训班的,愿意招收培训班学员,只要你能完成工作,入职机会并不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少很多。所以,培训班的同学可以放心了。而且可以预期,随着培训班进一步正规化,提高教学质量,以后的求职成功率恐怕还会更高。

其次,计算机系的培养方向,需要更加明确。如果只是培养应用程序开发者,那在编程培训班面前毫无优势,人家完全是就业导向,什么容易找工作,就培训什么,学生投入的时间和费用都要少一个数量级。大学应该培养更专业的能力,比如编译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等。

Vite.js 项目工程和原理剖析

今年以来,前端圈子里议论最多的新工具,就是 Vite.js。它是 Vue 官方开发工具,备受瞩目。

Vite 的作用是为前端框架提供一个快速、易用的开发环境,进行构建和打包,类似于 Webpack,但是只限于 ES6 模块专用。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快, 启动快,打包快,开发环境修改代码,瞬间就能看到结果。 Vite 这个名字,就是法语"闪电"的意思。它的良好开发体验,加上与 Vue3 的无缝结合,所以2月17日发了2.0版,功能和架构稳定以后,声势就一直看涨。

目前,采用 Vite.js 的项目正在快速增加,面试时也开始被问到。但是由于这个工具太新,网上靠谱的教程并且不多,照着官方文档操作,遇到问题时,也不容易搜到答案。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一份资料包 《Vite 2 项目工程化和原理剖析》,帮大家从实战和原理层面掌握 Vite.js 2.0,由开课吧制作。

这份资料在内容上兼顾了各层次用户的需求。初级的前端开发者,可以掌握 Vite 的概念和基本用法; 中高级的前端开发者,则可以了解 Vite 加速构建的原理的,以及如何进行 Vite 工程化,与现有的大型项目进行结合。

开课吧与周刊合作,读者现在可以 0 元领取 这份课程资料。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助理老师的微信即可。

由于助理老师是手工操作,如果人多的话,请不要着急,48小时内都会添加你的。

科技动态

1、

Oculus 公司宣布,将在他们的 VR 眼镜里面测试广告。

用户进入系统以后,会在虚拟世界的墙壁上看见广告。虚拟世界变得跟真实世界越来越像了。

2、

叙利亚政府为了防止6月的高中毕业考试作弊,在考试时关闭全国的互联网。该国的网络流量顿时降为0。

3、

微软更新了 Edge 浏览器的内置小游戏"让我们网上冲浪吧",加入了更多的障碍物。只要在 Edge的地址栏键入"Edge://surf/",就可以打开这个游戏。

4、老鼠排雷

柬埔寨正在使用非洲大囊鼠排雷。老鼠的体重很轻,不会触发地雷。经过训练后,可以嗅出 TNT 炸药的气味,然后就会前爪挖地,通知人类。

过去四年中,这只叫做 Magawa 的老鼠,清理了超过 22 万平方米的土地,找到了 71 颗地雷和 38 件其它爆炸物。

5、

美国海军 6 月 18 日在大西洋上,进行了一次爆炸实验。40000磅(18吨)炸药在航空母舰杰拉尔德·福特号的不远处引爆,目的是测试航空母舰能否承受附近出现的大爆炸,船上的设备会不会失灵。

这是多年以来,世界最大威力的海上爆炸,场面非常壮观。

6、

伦敦市长宣布,伦敦地铁将在三年内,实现全线可以用手机上网。

伦敦地铁修建于100多年前,隧道很小,安装通信设备难度很大。直到去年,才实现了 J​​ubilee 线的东段可以车厢内上网,其它地铁线还不行。

7、

一项研究称,瞳孔大小与智力相关。瞳孔大的人,认知能力较高。

原因据说是,瞳孔与大脑的蓝斑区相关,瞳孔大,接收的光量就多,蓝斑区因此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活动。

8、

GitHub 大幅改版 issue 功能,由原来的讨论区,转变为项目管理工具,提供了看板视图和表格视图(下图),大大增加了 issue 的任务属性。

历史上,GitHub 的项目管理功能一直很弱,现在终于开始补强了,Jira 应该会瑟瑟发抖吧。

9、工业运动员

亚马逊公司的物流仓库,以劳动强度大著称。美国媒体报道,该公司在发给员工的一本小册子里宣传,希望大家把自己看成是"工业运动员"。

这本小册子告诉仓库员工,极端情况下,他们可能一整天要步行 21 公里,平均每小时消耗 400 卡路里。它建议员工为此做好准备,改变饮食和睡眠习惯,密切注意尿液的颜色来确保全天不会脱水。它还建议员工"购买宽松的鞋子,以避免紧绷和起水泡 "。

文章

1、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中文)

四川省凉山地区有一个清华大学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位于2400多米的地下,是世界最深的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用来研究暗物质,因为只有在这么深的地下,才能屏蔽掉宇宙射线和地面环境的影响。

2、三种前端实现 VR 全景看房方案(中文)

某品牌要搭建一个在线 VR 展厅,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通过陀螺仪或者拖动来360度全景参观展厅,前端有三个方案可以实现。

3、CSS 与 CSS-in-JS 的性能比较(英文)

单独加载的 CSS 文件与写在 JS 脚本里面的 CSS,性能相差多少?作者实验证明,差距很大。

4、跨太平洋海底电缆 PLCN 的影响(英文)

2017年,跨太平洋海底电缆(PLCN)开始建设,原计划连接洛杉矶和香港(下图一)。但是,2020年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香港节点被取消(下图二)。本文讨论这个事件的影响。

5、使用 Skynet 和 Filebase 实现分布式文件储存(英文)

Skynet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内容托管系统,只要把内容接入这个系统,就可以从全世界无数入口,获取这些内容。本文就介绍一种非常方便的方法,通过 Filebase 这个服务,将图片快速接入 Skynet。

6、我们如何使用 MagSafe 找回 iPhone 12 Pro(英文)

作者的 iPhone 12 手机不慎掉入河中,他想到可以用 MagSafe 功能的磁性吸附特点,用磁铁将 iPhone 从水里吸上来。

7、最简单的 EPUB 电子书(英文)

作者演示如何制作一本最简单的 EPUB 电子书,一共需要4个文件。

8、苹果手机的照片语音描述功能(英文)

苹果手机有一个 VoiceOver 功能,让人工智能生成照片的描述,然后使用机器语音读出来。这样的话,不用看照片,就能知道照片的主要内容。本文用一段简单的视频,教你怎么打开这个功能。

工具

1、Astro

一个前端构建工具,构建出来的页面使用最少 的 JS,尽量是纯的 HTML 和 CSS 代码,大大提高页面的加载速度。实在必需的 JS 脚本,只有用到时才会动态加载。

2、Althttpd

SQLite 作者 D.理查德·希普写的 HTTP 服务器,SQLite 网站就是用它架设的,整个软件只有一个 C 文件。

希普这个人真是有性格,用到的所有工具都是自己写的。先写了数据库SQLite,接着写了 Bug 追踪系统 CVSTrac,然后写了版本管理系统Fossil,现在是 Web 服务器。

3、Lepton

从 Firefox 89 开始,Firefox 采用了新的 UI 设计 Proton。作者认为,这个 UI 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有些地方需要调节,从而写了这个工具,对 Proton 进行微调。

4、Snowtrack

一个桌面软件,提供图形文件的版本管理系统,方便管理设计资源。

5、Akwaba

一个很有创意的项目,将 Notion 作为网站评论系统的后端,数据都储存在 Notion 表格里面。

6、Mastershot

免费的网页视频编辑器,用的是 FFmpeg 的 webassembly 版本,可以在网页上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

7、Shoelace

一个很不错的 Web Components 库,目前提供30多种网页组件。

8、 Handsfree.js

一个 JavaScript 库,可以识别人体的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官网上有很酷的演示,通过扭头或手势,控制鼠标移动。

9、Daytripper

这个开源项目是一个 USB 接口的激光传感器,能够感知周围物体的运动。作者举了一个很有趣的用例,老板走过来,它能立刻感知到,自动将计算机切换到工作桌面。

资源

1、初等微积分

一本大学新生的微积分英文教程《Elementary Calculus: An Infinitesimal Approach》,从无穷小入手,详细解释什么是微积分。

2、设计比特币

一个英文的教程网站,介绍比特币的原理和设计方案。

3、Deep JavaScript

一本免费阅读的英文电子书,介绍 JavaScript 语言的底层机制和设计思想。

图片

1、鹦鹉螺音箱

一家美国创业公司,开发出了鹦鹉螺形状的音箱,通过螺旋式的空腔,发出更理想的声学效果。

2、核废料的数量

核电厂的一个缺点,就是会产生核废料。但是,核燃料的能源密度非常高,每度电产生的核废料其实非常少。

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核电厂,运行了28年,产生的所有核废料就是下面照片里面的这些水泥罐。在此期间它一共发了1110亿度电。

3、弹射座椅

一位美国用户,最近从网上买了二手的战斗机弹射座椅,价格是5000美元。这种椅子用来在飞机坠毁时,将驾驶员弹射出机舱。

下面是实物照片,这玩意平时不容易看到。买家打算把这个椅子放在家里,作为日常座椅。

文摘

1、乔布斯对竞争对手挖人的反应

2005 年 5 月 26 日,乔布斯给 Adob​​e 公司首席执行官 Bruce Chizen 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布鲁斯,

Adobe 正在从苹果挖人。他们已经挖走了一个,还正在给许多人打电话。我们的招聘政策是,不从 Adobe 挖人。看来你们有不一样的政策。我们之中必须有一方改变政策。请让我知道,你觉得谁应该变。

斯蒂夫

Bruce Chizen 的回信。

我想,我们以前的共识是不互挖高层管理者(在 Adobe,这一级是高级总监 / 副总裁,占所有雇员的2%)。我很肯定,你们的招聘人员大量接触了我们的初级和中级雇员。

我的建议是保持现状。但是愿意讨论,最好能有共识。

乔布斯的回信。

好的,我会告诉我们的招聘人员,除了高级总监 / 副总裁,Adobe 的人随便挖。我没理解错你的意思吧?

Bruce Chizen 的回信。

我同意双方不主动接触对方的雇员。但如果雇员主动接触对方,这是可接受的。

如果你也同意,我会告知手下人。

言论

1、

写作是你对自己思想的研究和开发。

-- David Perell

2、

我从欧洲搬到美国工作,工资涨到了原来的三倍,但是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美国有很多种税,联邦税加上州税以后,税率并不比欧洲低。但是,欧洲免费提供的社会福利,在美国却要付费购买,比如医疗保健。另外,美国的工作时间要比欧洲长,假期却比欧洲少,所以美国的生活质量无法与欧洲相比。

-- Hacker News 读者

3、

每当我拿到一台新笔记本电脑,第一件事就是在摄像头上贴上一块黑色电工胶布,防止被监控。

-- 《如何解决 WebAuthn+ 认证问题》

4、

最容易使用的程序,是那些对用户的新知识要求最少的程序。

-- 《Unix 哲学基础》

5、

高级工程师的技能之一,就是要帮助其他人晋升。

-- 《高级工程师的技能清单》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3 期):暴力犯罪为什么越来越少?

2019年(第 61 期):转行前端越来越难

2018年(第 10 期):30岁以后谨慎转行前端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6月25日

程序员的酒后真言

$
0
0

美国最大的论坛 Reddit,最近有一个热帖

一个程序员说自己喝醉了,软件工程师已经当了10年,心里有好多话想说,"我可能会后悔今天说了这些话。"

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获得9700多个赞。内容很有意思,值得一读,下面是节选。

(1)职业发展的最好方法是换公司。

(2)技术栈不重要。技术领域有大约 10-20 条核心原则,重要的是这些原则,技术栈只是落实它们的方法。你如果不熟悉某个技术栈,不需要过度担心。

(3)工作和人际关系是两回事。有一些公司,我交到了好朋友,但是工作得并不开心;另一些公司,我没有与任何同事建立友谊,但是工作得很开心。

(4)我总是对经理实话实说。怕什么?他开除我?我会在两周内找到一份新工作。

(5)如果一家公司的工程师超过 100 人,它的期权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变得很有价值。对于工程师人数很少的公司,期权一般都是毫无价值。

(6)好的代码是初级工程师可以理解的代码。伟大的代码可以被第一年的 CS 专业的新生理解。

(7)作为一名工程师,最被低估的技能是记录。说真的,如果有人可以教我怎么写文档,我会付钱,也许是 1000 美元。

(8)网上的口水战,几乎都无关紧要,别去参与。

(9)如果我发现自己是公司里面最厉害的工程师,那就该离开了。

(10)我们应该雇佣更多的实习生,他们很棒。那些精力充沛的小家伙用他们的想法乱搞。如果他们公开质疑或批评某事,那就更好了。我喜欢实习生。

(11)技术栈很重要。如果你使用 Python 或 C++ 语言,就会忍不住想做一些非常不同的事情。因为某些工具确实擅长某些工作。

(12)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东西,请使用 Java。这是一种糟糕的编程语言,但几乎无所不能。

(13)对于初学者来说,最赚钱的编程语言是 SQL,干翻所有其他语言。你只了解 SQL 而不会做其他事情,照样赚钱。人力资源专家的年薪?也许5万美元。懂 SQL 的人力资源专家?9万美元。

(14)测试很重要,但 TDD (测试驱动的开发)几乎变成了一个邪教。

(15) 政府单位很轻松,但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好。对于职业生涯早期到中期的工程师,12 万美元的年薪 + 各种福利 + 养老金听起来不错,但是你将被禁锢在深奥的专用工具里面,离开政府单位以后,这些知识就没用了。我非常尊重政府工作人员,但说真的,这些地方的工程师,年龄中位数在 50 岁以上是有原因的。

(16)再倒一杯酒。

(17)大多数头衔都无关紧要,随便什么公司都可以有首席工程师。

(18)手腕和背部的健康问题可不是开玩笑的,好的设备值得花钱。

(19)当一个软件工程师,最好的事情是什么?你可以结识很多想法相同的人,大家互相交流,不一定有相同的兴趣,但是对方会用跟你相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这很酷。

(20)有些技术太流行,我不得不用它。我心里就会很讨厌这种技术,但会把它推荐给客户,比如我恨 Jenkins,但把它推荐给新客户,我不觉得做错了。

(21)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意味着了解最佳实践,成为高级工程师意味着知道何时打破最佳实践。

(22)发生事故时,如果周围的人试图将责任归咎于外部错误或底层服务中断,那么是时候离开这家公司,继续前进了。

(23)我遇到的最好的领导,同意我的一部分观点,同时耐心跟我解释,为什么不同意我的另一部分观点。我正在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24)算法和数据结构确实重要,但不应该无限夸大,尤其是面试的时候。我没见过药剂师面试时,还要测试有机化学的细节。这个行业的面试过程有时候很糟糕。

(25)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重要,不要让我做讨厌的事情更重要。

(26)越接近产品,就越接近推动收入增长。无论工作的技术性如何,只要它接近产品,我都感到越有价值。

(27)即使我平时用 Windows 工作,Linux 也很重要。为什么?因为服务器是 Linux 系统,你最终在 Linux 系统上工作。

(28)人死了以后,你想让代码成为你的遗产吗?如果是那样,就花很多时间在代码上面吧,因为那是你的遗产。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更看重与家人、朋友和生活中其他人相处的时光,而不是写的代码,那就别对它太在意。

(29)我挣的钱还不错,对此心存感激,但还是需要省钱。

(30)糟糕,我没酒了。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6月28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5 期):全端 App 的时代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重庆涪陵的一个水上乐园,制作了巨型棒冰,分发给游客。(via

本周话题:全端 App 的时代

上周,微软发布了 Windows 11。最出人意料的是,它可以运行安卓 App

仔细想想也不意外,苹果去年推出 M1 芯片,所有的 iPhone App 现在都能在 Mac 电脑上运行。

微软一定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绝不能让 Windows 输给 Mac。所以,这次匆匆忙忙就支持了安卓。

他甚至来不及做自家的安卓应用商店,用户必须先安装亚马逊应用商店(下图),才能用上这个功能。微软就是急到这种程度,宁愿白白用自己的最新系统为别人引流。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手机 App 可以运行在桌面电脑,对于软件开发有什么影响呢?

显然,直接影响就是一条, 以后还有必要开发桌面版软件吗? 除了少数桌面专用软件,其他软件只要让手机 App 适配一下电脑,就不用发布专门的 Windows 版或 Mac 版了。

举例来说,Windows 运行微信,现在必须安装单独的 Windows 版,以后直接安装手机版可能就行了。对于用户来说,体验完全一致,不会有功能缺失;对于腾讯来说,可以少养一个团队,也不用操心跨平台移植的复杂性了。

以前,所谓的跨平台软件,指的是一套代码可以到处运行,但是必须每个平台单独编译一次,Java、 Go、Electron 都是这样。现在倒好了,连编译都省掉了,同一个程序不用修改,直接跑在手机、平板、桌面电脑上面,简直是软件开发者的终极梦想和福音。

所以,Windows 的这个新功能,使得手机 App 的市场一下子扩大到了桌面电脑,这尤其对于小团队是重大利好。

我的结论就是, App 开发将从多端并存,进入全端时代。 手机 App 会吃掉其他客户端,变得越来越重要;桌面 App 将会衰落,开发需求进一步变小。

不过,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报道,微软这一次采用了英特尔公司的桥接技术,让 x86 架构的 CPU 可以解释 ARM 指令,听上去很像是即时编译。但是那样的话,要是 App 用到了谷歌服务框架,应该怎么处理呢?另一方面,谷歌的 ChromeOS 系统,早就实现了在 x86 CPU 上运行安卓 App(通过一个虚拟层),性能挺差的,体验也不好(比如窗口无法放大,很多操作不支持鼠标)。

但是不管怎样,全端 App 肯定是未来的方向,上面这些问题,相信最终都可以解决,尤其对于苹果的设备,硬件的兼容问题是不存在的。

我建议,程序员朋友可以多关注这个方向,手机 App 如何适配桌面大屏幕,这可能是下一个热点领域。

小程序原理实践课

小程序,可以说是中国软件业的一个奇迹。

2017年,微信发明了这个产品,立刻受到用户的认可。短短几年中,遍地开花,各大互联网公司(支付宝、百度、头条......)纷纷跟进支持。事实上,小程序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开发方向,跟 Web 和手机 App 一样重要。

相应地,小程序开发者一直炙手可热,市场招聘需求巨大,越来越多的前端开发者转向小程序领域。

本质上,小程序是 Web 技术在手机 App 环境的移植。 它完全采用 Web 技术栈,只是将网页引擎移植到了 App 容器里面。所以,学好 Web 技术对于小程序开发者特别重要。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小程序的底层架构教程 《浏览器中搭建小程序运行环境》 ,讲解网页引擎作为小程序的运行环境,如何发挥作用。课程由腾讯课堂"双认证"机构----京程一灯提供。

它跟其他小程序课程有所不同,另辟蹊径,通过浏览器搭建小程序的运行环境。一共有三节课,深入讲解小程序的网页本质和浏览器原理,帮助大家写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页面,在手机上取得更加平滑的渲染效果。内容特别适合已经有 Web 基础、刚进入小程序领域的开发者。

课程原价98元,现在跟周刊合作,读者只需象征性支付 0.02元 报名费。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进群后即可获取课程, 诚信教学,保证无套路。

报名成功的读者,还可以获赠价值98元的专题课《前端面试防虐指南-手写代码篇》。

科技动态

1、自动驾驶卡车实验

一家美国自动驾驶公司,成功完成了重型卡车的自动驾驶实验,14个小时开完了1500公里,人类驾驶员一般需要24小时才能完成。

重型卡车的行驶速度比普通汽车慢,需要长时间连续驾驶,而且美国有法律,卡车司机最多连续驾驶 11 小时,就必须停车休息。因此,自动驾驶对于重型卡车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很可能先在这个领域落地。

2、如何数珍珠

有一家日本珍珠贸易公司,多年以来,都是人工清点珍珠的数量。他们将珍珠倒入一个小盘子,里面有100个坑,如果都填满了就是100颗珍珠。这样计数很慢,每到收获季节,就需要两个员工,数上整整两天。

现在,他们使用一个叫做 "CountThings from Photos" 的安卓应用,只要对着盘子里面的珍珠,拍一张照片,手机就会自动计算出有多少颗珍珠,大大节省了人工,只要30分钟就够了。

3、指纹照片

BBC 报道,有一个英国毒品贩子,多年来逍遥法外,警方一直抓不到他。后来,警方发现有一个社交媒体账户,怀疑背后就是他,但是没有证据。

有一天,这个账户发了一张手拿奶酪的照片(下图),警方根据照片上的指纹和掌纹,确定就是此人,从而将他抓获,判刑13年6个月。

4、

一个荷兰研究生想了解,罚点球时,足球运动员的大脑活动。他就让球员带上脑电波感应头盔,进行罚点球。

结果发现,越不假思索的人,越容易罚中点球;脑电波活动越剧烈的人,罚中可能性越低。

5、

火星的云是什么样子?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传回了照片,人类第一次看见了另一个星球上的云。由于火星大气层很薄,所以火星没有很厚的云,都是一些很轻很薄的云絮。

6、

国内的创业公司宇树科技,推出了面向消费市场的机器狗,售价1.6万~2.0万人民币,10月前发货。

这个机器狗能够自主跟随和避障,有强大的保持平衡能力,跌倒可以自己爬起来。负载能力约5公斤,慢速前进时续航1小时。它的价格只有国外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7、

中国最大的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学号",6月26日在上海交付使用。该船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专门供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进行教学和科考使用。

8、超声波听力

人的耳朵只能听到 20 Hz 到 20 000 Hz 之间的声波。芬兰一所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让人类可以听到 20 000 Hz 以上的超声波。

科学家将麦克风阵列放在一个小球之中,用来捕捉超声波,以及确定方位。这个装置可以将超声波转成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再在耳机上播放,并保证方位相同。

它使得人类可以具有蝙蝠般的超声波感应能力,某些情况下,可以快速定位声源。

文章

1、QQ 宠物的诞生与没落(中文)

QQ 宠物最早出现在2005年初的 QQ 贺岁版,同年6月正式上线。一年后同时在线用户数就突破了100万,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虚拟宠物品牌。

2、韩国的真人约会游戏(中文)

本文介绍韩国公司新推出一款相亲 RPG 游戏,完全是真人实景拍摄,更像是一部可以玩的电视剧。比如,下图让玩家选择谁是约会对象。据玩过的人说,体验还不错,剧情有意思。

3、静态网站如何启用数据库查询(英文)

作者演示静态网站(比如 GitHub Pages)如何通过 SQLite 数据库,实现查询功能,完全不需要后台脚本。

这种操作的实现原理有两个:一是 SQLite 数据库以页为单位存储数据,每页默认是 4KB,可以按页读取数据;二是前端可以用 sql.js 模拟一个内存文件系统,从而实现按页读取文件。(@joyc 投稿)

4、Telegram 创始人和他的黑暗帝国(英文)

德国《明镜》杂志的长篇英语报道,介绍聊天软件 Telegram 现年36岁的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 (Pavel Durov) (上图),以及 Telegram 的故事。

5、老电脑如何安装 Windows 11(英文)

Windows 11 发布测试版本后,很多人发现老电脑安装不了,因为有主板 BIOS 限制。本文介绍一种规避的方法。

6、复制次数最多的 StackOverflow 代码片段(英文)

有一项研究称,程序员问答网站 StackOverflow 上面,有史以来复制次数最多的是一段 Java 代码片段,用来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打印字节数,比如将 123,456,789 字节转为 123.5 MB。

这段代码的作者多年后写了这篇文章,分析自己原始代码里面的漏洞。

7、浏览器的原生代理功能示例(英文)

本文教你如何使用浏览器原生提供的代理功能,绕过 sci-hub 域名的访问限制。

8、Docker Compose 快速使用指南(英文)

一篇简短的 Docker Compose 入门教程,让你通过动手实践,理解 Docker Compose 怎么搭建多容器的应用程序。

9、新的 HTTP 规范可以消除"Cookie 横幅"(英文)

由于欧洲议会的规定,国外的网站都有一个讨厌的"Cookie 横幅",询问用户是否接受 Cookie。

现在有一个新的 HTTP 提案(还未通过),用户只需设置一次,浏览器就可以用一个 HTTP 标头通知网站,不必放置 Cookie 横幅。

工具

1、NVIDIA Canvas

Nvidia 公司推出的一个人工智能照片编辑软件,可以免费下载。用户只要选择要添加的对象(比如云彩),在对应的位置上涂抹几笔,就能够自动生成照片。

2、nuoshell

一款 Mac 的桌面 SSH 客户端,集多功能于一身,简单、免费。(@anlityli 投稿)

3、gum

一个命令行的 Git 用户管理器,适合需要不同身份,向不同仓库提交代码的情况。(@gauseen 投稿)

4、BookmarkHub

一个浏览器插件,可以跨浏览器进行书签同步,数据存储在 GitHub Gist。(@weavers1f 投稿)

5、EssayKiller

一个 AI 框架,可以自动根据给出的题目(上图),生成中文的命题作文,达到高中生作文的水平。(@dllen 投稿)

6、T-Rex Runner

Chrome 浏览器内置的"恐龙跳跃"小游戏,被网友从 JavaScript 改成了 C 语言版本。

7、Rustpad

一个开源的 Web 文本编辑器,主要特点是支持多人同时编辑。

8、零宽度短网址生成器

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短网址生成器,看上去生成的短网址都一样,其实里面插入了不同数量的零宽度空格字符。

9、Ojoy

一个网页图像工具,可以放大图片的同时,还保持同样的清晰度。

资源

1、Track Awesome List

这个网站收集 GitHub 上的 awesome 项目,追踪每个清单的更新,可以及时查看每天新增哪些资源。(@theowenyoung 投稿)

2、斯坦福大学计算机课程

这是一个谷歌文档的电子表格,收集了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本科阶段的所有课程,每门课都给出了课程主页。

3、计算结构

麻省理工学院课程《计算结构》(Computation Structures)的教学材料,介绍计算机架构的基本知识,包括讲义、视频、笔记等。

4、具有源码的商业视频游戏

维基百科的这个页面,列出了所有可以拿到源码的商业视频游戏,包括开源的游戏和源码泄露的游戏。

图片

1、淹没的意大利村庄

1950年,意大利政府为了在山区建设一个人工湖,淹没了一个叫做库伦(Curon)的小村庄。这个村庄有一个14世纪的钟楼,因为太高,没有被全部淹没,形成了"水中高塔"的奇景。

2、摩天大楼顶上的午餐

《摩天大楼顶上的午餐》是一张著名的黑白照片,拍摄于1932年纽约的一个摩天大楼工地。11个工人坐在摩天大楼顶上的大梁上吃午饭,大梁距下方街道256米,而他们没有任何安全带等保护设施。

拍摄者看上去也很惊险。

不过实际上,大梁底下有一个平台,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危险。而且,照片也是摆拍的。照片发表以后,很多人也来这个地方模仿拍摄。

由于这张照片太有名,纽约市后来甚至将它做成了雕像。

文摘

1、我为什么公开发表博客文章?

八年来,我在个人网站上发布了100多篇文章。有人问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在写?

我想了想,写作博客其实对我有很多好处,所以我才会有动力。

(1)它使得我把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了,便于回过头查找,重新温习!

(2)当我写作时,为了理清思路,我经常会有新的疑问,从而去做一些额外的研究,这意味着写作博客让我在某个主题上学到了更多!

(3)认真花时间把自己的写法写出来,并放到互联网上,这迫使你思考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有意义,从而发现哪些题目是真的有价值。

(4)文章发布以后,会有很多读者反馈,通常可以帮助我改进写作,学习新知识。

(5)我的文章可以帮助其他人!我写文章通常是因为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经过探索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就把这个答案写出来,其他人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参考,这让我感觉很好。

2、互联网内容都是暂时的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删除了自己的博客。她在博客里面,记录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和二十多岁时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她现在可能觉得,这些看法很幼稚,不想再保存下去,就删除了自己的博客。

我觉得很可惜。多年以后,她如果再想看看自己年轻时的想法,就再也没机会了。

你把内容发布到互联网,跟写在纸上是不一样的。纸上的内容可以一直保存下去,但是互联网不行。虽然某些网上的内容可以持续存在数十年,那只是因为某些人或组织愿意为托管成本付费,服务器、电力和带宽都要花钱。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存在多久,完全取决于托管它的当事人的价值观。

与纸上的内容相比,互联网内容的存在期限都非常短。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你张贴到互联网的内容,不久以后就会永远消失。

虽然很多网上的内容毫无价值,但是有一些写得很好,发人深省,消失了十分可惜。这令人沮丧,那些消失的内容就像一个搬走的老朋友,等到你再想起他时,再也找不到他留下的任何踪迹了。

言论

1、

Python 是我最喜欢的语言,但它替代不了 Bash。一行 Bash 代码就能完成的任务,Python 要写许多行,比如mv命令,Python 可能需要120行才能实现。

Bash 把命令行环境的复杂性都抽象掉了,如果改用 Python 实现,就不得不自己处理这些复杂性。

-- Hacker News 读者

2、

最新的趋势是,软件公司希望用户体验足够好,不需要用户文档。采用的方法是,不再投入专门的人员写用户手册,改为雇佣用户体验设计师。

-- 《软件技术写作是一个垂死的职业》

3、

可能永远不会有 Python 4.0,我们被 Python 2 升级到 Python 3 搞怕了。

-- Guido van Rossum,Python 语言创始人

4、

2012年,牛津大学起诉印度德里大学的一个复印中心,复印盗版教材出售给学生。

德里高等法院裁定,牛津大学败诉,学生使用盗版教材不违法。理由是原版教材的定价超出了印度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永远不会成为原告的客户。

-- 《 Sci-Hub 会被印度法院关闭吗?》

5、

随着大多数产品成为联网产品,如果你想购买未联网的版本,不得不支付额外费用,因为厂家将不能获取你的个人数据,也不能向你推送广告了。

-- Hacker News 读者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4 期):U 盘化生存和 Uber-job

2019年(第 62 期):日本电影《编舟记》

2018年(第 11 期):编程语言越发复杂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7月 2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6 期):视频学习胜过读书吗?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位于临港新城的上海天文馆,将于7月17日启用,普及天文知识,据说是世界最大的天文馆。(via

本周话题:视频学习胜过读书吗?

现在,网上的课程视频和讲座视频,越来越多。同样的内容,可以读书学习,也可以视频学习,大家喜欢哪一种?

我比较喜欢读书,实在没耐心视频学习。

书籍只要随手一翻,就知道大概的内容了,哪些章节需要重点阅读。视频行吗?不行,只能从头到尾,看完整个视频。看完才发现,10分钟的视频,只有1分钟是想听的。读书读到精彩之处,可以停下来慢慢琢磨,反复读上几遍。视频行吗?很麻烦,如果要回到10秒前,多拖几次播放轴,保证让你心情烦躁。

奇怪的是,我发现, 很多人宁愿看视频,也不想读书。

举例来说,我遇到过同学跟我说:老师,我想学习 React,你有好的视频教程推荐吗?你可以看文档啊,官方文档写得不错。老师,我觉得视频学起来更快,文档不好懂,看起来太慢了。

我感到很困惑,明明是读书的学习效率比较高,为什么别人不这样想呢?

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人们喜欢视频学习。

文章说, 人类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不是"读书 + 思考",而是"观察 + 模仿"。 前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投入,后者只需要短时间注意力,更符合人类的天性。

我一下子就想通了,有些知识,读书读半天也不一定明白,但是亲眼看别人做一遍,马上就能懂。即使不完全懂,至少知道怎么模仿。所以才会有"百闻(文)不如一见",人们更容易接受形象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文字。

大部分领域的入门方式,都是"观察和模仿",所以视频学习更有效。 对于深入学习,文字和书籍的效果可能好于视频,因为入门以后再往上走,"理解 + 思考"的作用越来越大,"观察 + 模仿"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大多数人需要的只是入门,成为专业工作者毕竟是少数。

所以,视频学习才是初学者更好的方式,或者说,视频是大众学习的主流,读书更适用于某个主题的进阶学习。

以前没条件视频学习,现在不一样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以前没人拍的知识,现在都有人拍;宽带互联网的普及,又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消费视频。我们已经进了视频学习的时代,视频网站可能是新时代的图书馆和印刷机。

前端工程化实战

正在学习前端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 "前端工程化" 这个词?近几年,这是一个热门的领域,大厂的招聘往往都有这方面的要求。

那么,到底什么是"前端工程化"呢?

简单说,一个前端项目实践"软件工程"的思想和原则,所有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叫做"前端工程化" ,比如优化开发流程、提高项目可维护性、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构建、发布管理等等。

"软件工程"的做法移植到前端项目,就是前端工程,对于多人参与的大型项目尤其有用。 这就是大厂都要求前端工程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大大提升项目可维护性,降低维护成本。但是,大部分的新手程序员,对于前端工程化的概念和实践都非常陌生,这不利于正规化开发和冲击大厂。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一个 《前端工程化实战》资料包。

主讲老师通过视频讲课,带大家动手构建一个自己的组件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前端工程化实战,并且穿插讲解一些新的前端技术( 比如 Vite),帮助你对前端工程化有系统性认识,了解前端进阶中的一些工程化难题。

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由开课吧制作提供。

对上面的内容感兴趣,希望掌握"前端工程化"知识的同学,可以听听看这门课程。

微信长按图片,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0元就能领取 这份详细的《前端工程化实战》资料。

注意,报名后记得添加助教老师微信领取!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科技动态

1、癌症疫苗

德国公司 BioNTech 在新冠疫苗的基础上,正在将 mRNA 技术用于癌症疫苗。mRNA 皮肤癌疫苗第一阶段的试验效果非常理想,很多皮肤癌患者得到缓解,已经开始了第二阶段试验。

明年还有两种癌症疫苗,将投入临床试验。未来,疫苗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行业,成年人每年都要注射许多种疫苗。

2、

加拿大和美国最近出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许多城市达到40多度。更糟的是,这些地区平时夏季气温不高,所以大部分居民都没装空调。

一项研究称,这种千年一遇的气温,如果不是全球气候变暖,几乎不可能发生。

3、

腾讯游戏推出"零点巡航"功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只要夜间游戏超过一定时长,系统就会要求对你进行人脸识别,看看是否跟身份证上是同一个人。

如果识别失败,表明你是冒用成年人的身份证,就会把你踢下线。

4、离线互联网资源库

美国加州大学的"离线互联网"(Internet in a box)迎来了8周年的纪念。

这个项目收集了互联网主要的免费资源,维基百科、可汗学院课程、OpenStreetMap 地图、电子书......,把它们放进一个移动硬盘,容量可达 1tb。

用户只需要使用一个树莓派,就能在没有网络的条件下,浏览和使用这些资源。这些设备赠送给不发达国家的学校,让没有上网条件的学生,也能使用互联网。

如果使用树莓派的 Zero W 迷你板,还可以把它封装成一个鼠标大小的主机,便携性就更好了,价格只要30美元。

5、

意大利的美第奇教堂聘请科学家,为珍贵的大理石雕塑涂上细菌培养液,让细菌去吃污垢,达到清洁雕塑的目的。

6、

江苏建成全国首条"未来高速",高速公路的两旁设置了许多传感器,使用 5G 与车辆通信,实现车路协同,比如大雾天气时,道路可以为车辆导航。

7、

美国科学家发现,提早入睡可以减轻罹患忧郁症的风险。平时半夜1点钟入睡的人,如果提早到11点入睡,忧郁症发病率可以减少40%。

科学家猜测,原因可能是,早睡早起有助于照到更多的阳光,改变体内荷尔蒙分泌,进而影响情绪变化。

8、

苹果公司据报道将大量iCloud 数据,存储在谷歌云,总量达到 800万 TB,单单今年的费用就是3亿美元,是谷歌云最大客户。

这表明,苹果自己的数据中心可能规模很小,根本存储不了它的所有数据。

文章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月宫一号(中文)

2018年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了一个全封闭的"月宫一号"实验舱,探索人类在外空环境中,如何自给自足地生存一年。四名志愿者在舱内依赖内部循环的空气和水生存,并种植各种植物。

现在,中国的空间站上天了,宇航员将在太空逗留3个月到半年,以后还会前往火星,我们终于知道了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一场欧洲杯转播总共有多少个机位?(中文)

一场顶级的足球比赛,电视转播需要多少台摄像机?答案是至少36台。

3、Tensorflow 开发者认证记录(中文)

作者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在暑假学习并通过 Tensorflow 开发者认证的经历。(@jerrylususu 投稿)

4、Oxygen OS 的兴衰(英文)

Oxygen OS 是一加手机定制的 Android 系统,初期得到广泛好评。但是,随着一加改变产品定位,Oxygen OS 似乎失去了特色,前景变得很不明朗,可能会与 Oppo 的 ColorOS 合并。

5、ES2021 新语法点(英文)

ES2021 标准已经正式通过了,本文简要介绍了 JavaScript 今年新加了哪些语法,还好不是很多。

6、z-index 和堆栈上下文(英文)

本文详细介绍 CSS 里面的 z-index 属性,以及它生效所必需的堆栈上下文(stacking context)是怎么形成的。

7、SQL 查询顺序(英文)

SQL 的 select 查询语句有很多组成部分,本文介绍内部执行时数据库引擎的处理顺序(上图)。

8、如何使用 systemd 架设一个开机启动的网站(英文)

本文讲解怎么设置 Systemd,将网站做成一个服务,开机启动。

9、安卓应用的 .aab 格式(英文)

谷歌最近宣布,从8月开始,提交到 Play 商店的安卓应用,一律必须是 .aab 的打包格式,而不是传统的 .apk 格式。

以后,谷歌会根据用户的机型,生成专用的 apk 下载包。这样的话,很可能造成 apk 安装包不再通用。

工具

1、kcal

一个开源的 Web 应用,用户可以记录每天摄入的各种食品的热量,有很好的资料库,只可惜没有中文版。

2、Flomo

一款卡片式笔记软件,界面非常清爽,有跨平台多种客户端,支持多端自动同步。(@RangeChoi 投稿)

3、Animista

一个网页 CSS 动画工具,可自由配置各种动画特效,并生成代码。(@fish-404 投稿)

4、TorrentNet

这个工具是 BT 下载的种子文件(torrent)的本地搜索引擎。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用下载整个索引数据库,就可以实现搜索。

5、Nuitka

一个用 Python 语言写的 Python 编译器,可以取代 CPython。

6、DenoDB

一个 Deno 专用的数据库 ORM 库,支持 MySQL、SQLite、MariaDB、PostgreSQL 和 MongoDB。

7、Fluid Paint

一个网页画板工具,可以定制笔刷,产生刷油漆的流体效果,非常精美,值得一玩。

8、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版)

成都市2021年7月6日公布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但是不方便缩放操作。作者写了一个静态页面将其和百度地图结合,方便查看未来地铁是否经过了你的家门。(@cmoseses 投稿)

资源

1、 写给 Node.js 程序员的 Rust 教程

一篇英文的长篇教程,帮助 Node.js 开发者学习 Rust 语言,让你学会怎样写出能在 Node.js 运行的从 Rust 编译的 WebAssembly 代码。

2、五笔输入法7天速成

作者结合自身学习经历,收集整理了五笔输入法相关知识,按照每天2-3小时的时间,结合五笔练习小游戏,预计一周时间即可掌握五笔输入法。(@yhf7952 投稿)

3、Zsh 的最佳主题

当前的热门 Zsh 主题的排名,更新及时。(@PeakJ 投稿)

4、古怪的 JavaScript

这个网站给出了25道选择题,测试你对 JavaScript 的古怪语法点了解多少。

图片

1、发光轮胎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美国轮胎公司固特异尝试不使用橡胶,而使用一种叫做氨基甲酸乙酯的化合物,来制造轮胎。

这种新材料更易于获得、成本更低、可塑性更好,而且它是半透明的,还可以染成各种颜色。

固特异公司为了推广这种新轮胎,甚至将灯泡放入轮胎使其发光。轮胎内部安装了 18 个小灯泡,驾驶员通过按钮来打开它们。灯泡由汽车电池供电,有一根电线会连入轮胎。

发光轮胎的一大问题是,其它驾驶员会盯着它们看,从而分心,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很容易导致车祸。

但是,更大的问题是,氨基甲酸乙酯这种化合物无法抗高温,到250度就会软化,这意味着不能高速行驶,避免跟地面剧烈摩擦。

最终,固特异决定放弃这种轮胎,不再推向市场了。

2、伪装大师毛毛虫

东南亚有一种叫做 Common Baron Caterpillar 的毛毛虫,堪称伪装大师。

它趴在芒果叶子上,根本看不出来。下面照片中,叶子上都有一条毛毛虫,你能看出来吗。

文摘

1、Linus 谈美国

Linux 操作系统的创始人 Linus Torvalds,最近在一次访谈里面,谈到了他为什么会移居美国,以及对美国的印象。

(1)为什么来美国?

我1997年离开芬兰,搬家到了美国。

那时我还很年轻,有一家创业公司邀请我来美国。该公司从事的就是在 80386 体系上面开发 Linux 系统,这正是我非常熟悉的领域。他们做的事情也非常有趣,所以我就来了。

当时的芬兰非常注重高科技,但以手机技术为主。诺基亚就是芬兰的公司,那时是世界最大的手机公司,也是芬兰最大的公司。

我对手机不感兴趣,那时的手机还没有变成小型计算机,人们只能用它打电话。美国看起来似乎很有趣,我和妻子以及我们当时10 周大的女儿搬到了这里。

当你刚有第一个孩子,就搬家到另一个国家,并且周围没有家人朋友,这可能不太明智。但是,我们那时还年轻,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一切就都很顺利。

我还记得那年二月份搬家时的情景,离开时赫尔辛基很冷,大约零下 20°C,当我们达到旧金山机场,天气晴朗温暖宜人,气温是零上20°C。

(2)美国是怎样的国家?

美国的生活很有趣,这些年我已经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家。当然,我还是很想念芬兰的一些地方。美国的问题是,它的教育系统是一场灾难。你必须搬到正确的地区,才能进入好的小学或中学,如果你要上一所好大学,就要支付多到疯狂的钱。这是美国的一种耻辱。美国的医疗系统也有问题。另外,美国的政治已经从"有点奇怪",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可怕。芬兰都没有这些问题。

美国也有很多优势,不仅仅是天气。我们后来从加州搬到了俄勒冈州波特兰,这里的天气不像湾区那么好,但还是比芬兰好很多。我们在美国待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的孩子不会说芬兰语,我和我妻子都来自芬兰的讲瑞典语的少数民族,所以我们在家里说瑞典语。我们在这里已经有很多朋友和各种社会关系。在美国,只要你有一份好工作,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美国社会的失败。

我们考虑过搬回芬兰吗?有那么几次确实想搬。首先是孩子们小学开学的时候。然后是孩子们开始上中学时,接着是上大学时。你看到里面的规律了吗?、

要是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我大概也会考虑搬走。总的来说,美国的政治让我感到担忧,美国至上论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令人感到悲伤和可怕。尤其是那些拥护者从来没有国外生活经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

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可爱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国家,拥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人群,以及自然风光。我喜欢这一点。事实上,如果我要搬回芬兰,对我来说最困难的部分可能就是这个。芬兰是一个非常友善、理智和安全的国家,但它也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而且非常单一化。

特朗普当总统时,你经常可以看到挂着美国国旗的巨大卡车,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高喊着"美国第一"、"美国伟大",这让人很困扰。

有时甚至是受过教育的人,也相信这点。我的家庭医生坚信美国的医疗制度是世界最好的,但他从来没在其他国家生活的,拒绝承认其他国家实际上拥有更好的医疗制度。是的,他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民族主义无处不在,包括欧洲,甚至包括芬兰,但它的美国版本似乎确实有毒。

老实说,这也是我住在西海岸的原因之一。俄勒冈州基本上非常自由,你肯定不会经常看到那些支持特朗普的旗帜。

(3)家庭生活

我的家庭生活相当正常。我有三个女儿,但她们年纪大了,大部分都飞走了。最小的还在上大学,暑假回家。二女儿正在读研究生,暑假不回家。大女儿在东海岸工作。我们仍然尝试全家一起度假,但去年的疫情让这一切没法实现。

所以这些天,家里主要就是我和妻子,还有两只狗和一只猫。我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疫苗,离第二次疫苗接种还有几周的时间。再过几个月,我会再次去潜水,期待着恢复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

言论

1、

公司不喜欢员工远程工作,因为觉得员工像在兼职,而公司却支付了全职的薪水。

公司的想法是,既然我支付了全职薪水,那么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我对你的所有时间、注意力和精力,拥有所有权。这种所有权的体现就是,这段时间你需要到我指定的办公场所,让我看着你在工作。

-- 《远程工作会摧毁老板》

2、

为了让毕业生和 Java 程序员对 JavaScript 更满意,标准委员会不断改造这种语言的语法,先添加了类(class),又在那些人的不断要求下,添加了私有属性,因为那些人一旦离开了 OOP(面向对象编程),就不知道怎么编程。

-- Hacker News 读者

3、

欧洲的问题是,人们几乎完全使用美国开发的软件平台,以及中国生产的硬件。

--《欧洲的软件问题》

4、

我从第三世界国家搬到欧洲,发现欧洲人都被宠坏了。西欧国家的生活质量非常高,国家提供各种福利,生活轻松到让你丧失抱负。更不要提拖拖拉拉的官僚主义,以及各种要求严格的法规,只会把小公司赶出市场。

一个创新和竞争的社会,需要非常灵活的工作法规、追求高速增长的企业家、不轻松的生活方式,以及具有抱负的劳动者。

-- Hacker News 读者对《欧洲的软件问题》一文的留言

5、

雇用聪明人并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雇用聪明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告诉我们该做什么。

-- 史蒂夫·乔布斯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5 期):保护你的 DNA,不要泄漏

2019年(第 63 期):互联网市场的集中化趋势

2018年(第 12 期):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不够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7月 9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7 期):广告拦截器太过分了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中世纪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曾经设想在罗马的台伯河上建一座桥,从未实现。法国艺术家根据这个设想,在当年的位置上,使用三个巨大的氦气球,升起了一座长达18米的飞桥。这个装置艺术品将在天空中,展出到7月18日。(via

本周话题:广告拦截器太过分了

上月的一期周刊,发生了怪事。我的个人网站有读者留言:"怎么少了两段内容,你是不是遗漏了?"他的浏览器里,有两段文字消失了。

后来找到原因,原来是广告拦截器把那两段隐藏了。本周,我想谈谈这件事。

有些读者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广告拦截器,我先科普一下。它是一种浏览器插件,用来拦截网页广告,使其不显示。

它有一套内置的过滤规则,只要符合规则,就会认定内容是广告,从而拦截或隐藏。比如,它会自动拦截脚本文件ad.js,因为脚本名称里面含有"ad"(广告)这个词。

内置的过滤规则,主要来自网上几个著名的规则集(filter lists),拦截器会每天定时下载。下图就是规则集的配置界面。

Easylist 是最著名的一个规则集,所有拦截器基本都会装。它还有不同国家的国别版,中国用户会装中国版

中国版点进去,就是一个文本文件,搜索"ruanyifeng.com"。就能看到,大概有十几条规则是针对我的。

第一次看到时,我挺震惊的。一个单纯的个人博客网站,有人居然写了这么多规则,重兵围剿。下面,我选几条,让大家看看它到底拦截了什么东西。


! 拦截脚本 checker.js
ruanyifeng.com/blog/checker.js

! 隐藏指向 t.cn 的链接
ruanyifeng.com##a[href^="http://t.cn/"]

! 隐藏含有"培训"的段落
ruanyifeng.com##p:-abp-contains(培训)

上面最后一条规则,就是不允许我写"培训"两个字,只要写了,该段落就会自动隐藏。这就是为什么开头的那个读者看不到两段文字的原因,因为里面正好有这个词。

最厉害的还是下面这条规则,曾经出现在其他规则集里面。


ruanyifeng.com^$csp=script-src 'none'

它可以禁掉所有 JS 脚本,包括内联的和外链的,防止你使用反拦截措施。有了这条规则,你的页面就运行不了 JS 了,就是这么霸道。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过滤语法,可以阅读官方文档速查表

我能理解,大家不喜欢看广告,但它现在的这种做法,简直就是霸凌。完全凌驾于站长之上,任意篡改他人页面,隐藏段落,禁掉脚本,为所欲为,让读者误以为原来就是这样,怀疑网站是不是出错了,还有没有一点点对于原始作者的尊重!

由于插件的优先级高于网页作者,等于让后者任人宰割,毫无还手能力。浏览器难道不应该限制一下插件的权限吗,能不能给予站长反插件的能力?

没错,如果没有广告,页面可以更清爽、加载更快。但是,现实世界中广告到处都是,每时每刻都是铺天盖地的促销和宣传,随便打开一个 App,里面肯定有广告。这是世界运作的方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能够接受这个有缺陷的世界,选择对生活中其它广告视若无睹,却要拿小网站开刀,不许它们的页面上出现广告,这是不是太矫情和可笑了?广告拦截器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现状就是维护者黑箱操作,任意制定规则,幼稚又自大,无法改变这个充满广告的世界,只会拿小网站开刀。

[更新] 文章发布以后,才发现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拦截他人合法广告是违法行为。

互联网广告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提供或者利用应用程序、硬件等对他人正当经营的广告采取拦截、过滤、覆盖、快进等限制措施......(《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16条)

经营者不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

Node.js 入门课程

如果你想进入 IT 行业,成为一名工程师,实话实说,最容易的途径是前端。相比其他途径(后端、系统运维、图形等等),前端更容易入门,更直观,而且市场的需求大,容易找工作。

前端分成许多不同的方向:Web 网页、手机 App、小程序......不管你选哪一个方向,有一个东西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 Node.js,前端 npm 模块系统是基于它实现的,你总是需要用它完成本地操作或者架设服务。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一门 Node.js 入门课 《用 Node.js 编写一个 HTTP Server》,结合网络协议 HTTP 的基础知识,介绍如何使用 Node.js 实现一个后台服务,适合那些对前端有兴趣、刚刚入门、希望进一步了解 Node.js 和网站原理、并动手尝试写服务端代码的同学。

这份资料循序渐进,先教大家用几行代码,架设一个 HTTP 服务,可以浏览器访问;然后,解释 HTTP 协议到底是什么,如何使用 GET 和 POST 方法;最后,自己动手实现一个简单 RESTful 接口,体验一下后端开发,并理解跨域的概念和浏览器缓存。下面就是主要课程内容。

该课程资料由国内著名的程序员学习平台"极客时间"提供,主讲老师是热门开源项目 Date-fns 的成员吴阳。他会手把手带你写 Node.js 代码,在创建 HTTP 服务的基础上,还会给它添加断点下载、跨域请求、浏览器缓存等实用功能,这样上完课后,你就能把这些内容用于真实业务或者自己的项目。

课程主办方为了推广内容,特别向周刊读者提供优惠,现在可以 0 元获取 这门课程。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助理老师,就能获得课程链接、源码等资料。

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听听看这门免费的前端入门课程。

科技动态

1、

7月11日,维珍银河公司的火箭飞船成功完成正式首航,到达86公里的高空。美国宇航局认定80公里为大气层的边界,目前只有不到600人曾超过这个高度。

当天,连体飞机先将飞船带到空中,然后飞船在空中点火,脱离飞机,冲出大气层。

今年70岁的理查德·布兰森在2004年创办了维珍银河公司,目标就是开发宇宙旅游。原定2010年首飞,但一直拖到今年,才完成这个目标。

理查德·布兰森作为首航的6名乘客之一,体验了宇宙航行的感觉,以及大约5分钟的失重,整个飞行历时一个小时。

这个事件标志着,普通人的太空旅游变成了现实。维珍银河公司说,明年开始正式对外提供服务,票价预计为25万美元,已有600多人报名。

2、廉价助听器

助听器在美国非常昂贵,价格通常是五千到一万美元。这很不合理,因为助听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塞在耳朵里面的麦克风,成本并没有那么高。

高价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助听器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医师要对佩戴者进行辅导和测试。助听器售价里面包括了这部分费用,也包括了厂商让自家的产品进入医院,并对医师进行培训的费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前两年通过了法律,允许出售不需要处方就能购买的助听器。

2021年5月,Bose 公司上市了美国第一款非处方的助听器,价格为850美元(下图)。它不需要医师对佩戴者进行辅导,而是使用手机,让用户在手机 App 的帮助下,自己手动校正各种参数,所以售价就降下来了。

3、

美国加州最近因为高温不下雨,遭遇了严重干旱,水库见底。有人提出来,要在河道上覆盖太阳能板,既可以发电,又可以防止水分蒸发。下面是艺术家画的概念图。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河道可以为太阳能板下方的空气降温,提高发电效率。

4、挖矿难度的史上最大下调

最新一次的比特币挖矿难度调整,下调了27.94%,是历史上最大的难度下调。而且,难度已经连续下调了三个周期,比五月份高点下降了 42.6%。

根据比特币的设计,每挖出 2,016 个区块,就要调整一次挖矿难度,防止挖矿变得过难或过易,保持每10分钟挖出一个比特币的速度。

这次挖矿难度下调,应该与国内取缔比特币挖矿有关,使得算力大大减少,挖矿时间变长,难度不得不下调。

5、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宣布,该公司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后,对使用者会收取费用每小时8.5美元(约55元人民币),比汽油出租车便宜得多。

理论上,自动驾驶普及以后,完全不必拥有自己的汽车,调度中心可以随时随地安排用车。

6、

爱尔兰国有电力公司发出警告,如果全国机房用电继续增长,该国可能会出现频繁断电。

爱尔兰是欧洲主要的计算中心之一,亚马逊、Facebook、谷歌、微软都在那里建有大型机房。

该国的机房用电量一直在快速增长,估计到2030年,会占到全国用电量的 1/4 到 1/3。爱尔兰的电开始不够了。

7、Windows 365

微软宣布推出云 PC 服务"Windows 365",8月2日上线。用户可以在浏览器里面,使用 Windows 10,所有状态都保存在云端。

它的最大好处是,能让你在各种系统上(包括 PC 和手机)都使用Windows,而且使用的是云端的同一台机器。你在办公室中断的工作,回到家可以在停下来的地方接着做。

上图是在浏览器里面使用桌面版的 PowerPoint。

用户需要为这个服务支付月费,价格还未公布。云 PC 基于 Azure 虚拟桌面,初期提供12种配置,最低的入门级是单个 CPU、2GB RAM 和 64GB 存储。

文章

1、公鼠怀孕实验(中文)

中国科学家通过给公鼠移植子宫,让公鼠生下了10只小老鼠。这个实验引起了争议,本文介绍相关情况。

2、为什么 AI 模型里面的狼选择自杀?(中文)

有一个同学做了"狼抓羊"的 AI 游戏,规则是狼抓到羊,奖励10分;狼撞到障碍物,扣1分;为了鼓励狼尽快抓羊,每秒钟狼都会扣去0.1分。

但是,游戏启动后,狼却不去抓羊,而是选择在石头上一头撞死。

3、详解像素和像素密度(中文)

一篇长篇文章,详细解释像素、像素密度、DPI、PPI、DPR 等概念。(@Leon0824 投稿)

4、BitTorrent 20周年回顾(英文)

BitTorrent 下载是2001年7月2日诞生的,距今正好20年了。本文简单回顾了这20年来的发展。

5、我是怎样找出攻击者的?(英文)

作者发现,自己的网站一直受到攻击,但是对方躲在 Tor 网络后面,看不到真实 IP 地址。

作者就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个假的管理后台,然后在报错信息里面,故意泄露这个后台的网址,看看对方会不会上钩。

6、为什么特斯拉不需要激光雷达?(英文)

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负责人,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解释,为什么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不使用激光雷达,而是完全依靠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

7、如何正确设计登录表单(英文)

登录表单是各种应用的标配,本文给出11条设计建议,帮助大家做出易用的登录表单。

8、如何测量程序执行时间(英文)

本文使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如何测量程序执行时间,举了简单的 C 语言例子,一种方法是测量 CPU 执行周期,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毫秒数。

工具

1、Git: An Interactive History

一个数据可视化项目,展示如何将一个 Git 仓库的历史进行可视化。

2、PHP 在线开发环境

一个网页的 PHP 软件开发环境,在浏览器里面 PHP 编程。

3、Utopia

一个用户界面设计工具,在浏览器里面通过可视化操作,创建用户界面,实时生成对应的 React 代码。

4、markdown-css-smartisan

一个锤子便签风格的网页主题,输入 Markdown 自动生成页面。(@nihaojob 投稿)

5、Kindle2Flomo

Kindle 笔记导出工具,可以在线导出,然后写入笔记软件 Flomo。(@chempeng 投稿)

6、popular-message

一个轻量级的网页提示消息(prompt)的 JS 库,无任何依赖。(@nihaojob 投稿)

7、EFTP

MacOS 的 SFTP 服务的开源客户端,用来向 FTP 上传或下载文件。(@newham 投稿)

8、check-if-email-exists

一个 Rust 库,用来检查 Email 邮箱的可靠性,功能非常多,包括邮箱是否存在、是否为一次性地址、是否泄露过密码、用户有没有设置头像图片等等。

9、Acid Tabs

一个 Chrome 浏览器插件,可以自定义分组规则,对标签页进行分组折叠。

资源

1、数据包的旅行

一组英文系列文章,介绍互联网的架构和原理,从数据包的构成到路由的概念,图文并茂,写得非常好。

2、太空旅游海报

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 聘请艺术家,创作了14幅太空旅游的海报,具有复古科幻风格,专门供爱好者下载打印,挂在墙上。

3、化学元素价格

维基百科的页面,列出了每一种化学元素的市场价格。根据该页面,最便宜的元素是氯气,每公斤只有人民币几毛钱;最贵的元素是钋,每公斤要价接近50万亿美元。

4、AMD 与英特尔市场份额

这个网页列出了 AMD 和英特尔两年 CPU 的历年市场份额数据。上图是2004年至今两家公司的总体市场占有率,蓝线是英特尔,红线是 AMD。

图片

1、裸鼹鼠的长寿奥秘

非洲有一种奇特的穴居啮齿类小动物,叫做裸鼹鼠(naked mole-rat),就像没有毛的老鼠,而且皮肤天生就是皱巴巴。

但是,它可能包含了人类长寿的奥秘。普通的老鼠寿命往往只有一年,长的也不过三四年,但是野外的裸鼹鼠可以活到30年,实验室饲养的就活得更久。而且,它不会衰老,直到临死前不久,身体状态还与两三岁时相同,并且保持生育能力。

裸鼹鼠长寿的原因是,它们的代谢和呼吸频率非常低,只有正常老鼠的25%--70%。由于代谢率低,它的氧气消耗也非常低,可以在仅含 5% 氧气的空气中至少存活 5 小时。

裸鼹鼠不是恒温动物,属于能够调节体温的冷血动物,会随着外部温度改变自身温度,这进一步降低了热量消耗。这在哺乳动物里面是独一无二的。

裸鼹鼠虽然长寿,但是极少得癌症,这反过来也帮助它活得更长。

由于裸鼹鼠与人类 DNA 有高达80%到93%的相似度,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将裸鼹鼠的长寿奥秘应用到人体,使人类活到200岁。

2、堡垒屋

世界上存在没有门的房子吗?回答是有的。

中世纪时,英国乡下经常有强盗出没。为了保护自己,农民们建造了很多堡垒屋(bastle house)。这种房子非常坚固,墙壁往往厚达一米,窗户又高又小,而且没有门,只有通过梯子才能从高处的窗户爬进去。

文摘

1、虫洞是什么

摘自何香涛的《追逐类星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要解释虫洞,先要从黑洞说起。

天文学上,黑洞是一个很热门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具有巨大引力的星体,可以吸收周围的物质,连光也可以吸收。由于不会产生光,所以无法被看到,因此称为黑洞。

(图片说明: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

此外,还有一种星体叫做白洞,正好与黑洞相反。黑洞是将物质吸进去,由外向内;白洞则是将物质排斥出来,由内向外,所有的物质都向外喷发。有人认为,许多X射线暴和γ射线暴正是由白洞造成的。

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个黑洞的对面正好有一个白洞,它们连在一起。周围的物质被不停地吸入黑洞,由于黑洞的背后是一个白洞,白洞会不停地从黑洞中把物质抽出来,再喷发出去。这里最关键的部位是黑洞和白洞之间的衔接口,给黑洞命名的约翰·惠勒想出了一个新名词,把它叫作"虫洞",像蛀虫在黑洞和白洞之间蛀的洞。所以,虫洞只是一个通道而已,那里并不存放任何物质。

进一步探究虫洞的物理性质,科学家发现了虫洞还有更大的潜在功能。它不仅能够衔接黑洞和白洞,而且还可以把两个毫无关联的宇宙世界连起来。

广而言之,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大黑洞,外界看不到我们,我们也看不到外界。现在,可以用虫洞来沟通,相当于在两个宇宙之间搭了一条隧道。这个隧道把两个宇宙的时空连接起来,因此又被称为"时空隧道"。

我们不能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同样,我们的宇宙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宇宙。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应该存在着一个超级大宇宙。如果把每个宇宙比作一个球泡,会有无数球泡飘浮在超级大宇宙中。根据以往的理论,一个个宇宙泡之间完全隔绝。而现在,只要通过时空隧道,一个宇宙中的人类就可以到另一个宇宙中去访问。

言论

1、

很多人喜欢向后兼容的软件,但是这意味着,软件需要保留它的错误。在以前版本犯下的设计错误,以后就必须一直兼容,不能废除。

--《承诺向后兼容,就是承诺保留错误》

2、

与其编写 Javadoc 注释,不如为方法和变量起好名字,使得它们可以解释编码意图,成为自文档的代码(self-documenting code)。

-- 《论代码注释》

3、

中学时,我都在学校努力上西班牙语课。有一年暑假,我去了西班牙,30 天只说西班牙语,回美国后,同学看着我说:"你怎么进步这么快?"

对于几乎任何知识,课堂只会让你入门,但精通只能来自你自己沉浸其中。

-- David Perell

4、

为了保护小书店和实体书店,德国2002年通过了一项法律,强制所有书店,包括线上书店,必须以同样的价格销售新书,不得打折。

-- 《德国使用高书价拯救书店》

5、

每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都会因此产生大量碳排放。每隔几年就去建造一批全新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在赛后往往闲置。国际奥委会应该考虑,在一个固定地点永久举办奥运会。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召开时,希腊就希望能够永久举办,顾拜旦担心不利于奥运会推广,没有答应。

-- 《奥运会应该选择一个永久举办地》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6 期):世界的未来是一个火药桶

2019年(第 64 期):新人如何进入互联网行业?

2018年(第 13 期):周刊为什么只谈技术?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7月16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8 期):游戏《底特律:变人》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东京奥运村的运动员宿舍,两人一间。看上去有点简陋,没有为每个人配一张桌子,只有床头柜,上面也没有吉祥物或者绿植。(via

本周话题:游戏《底特律:变人》

本周谈谈游戏。去年双十一,我抱着巨大的期望,买了热门游戏《死亡搁浅》(Death Streading)。付款时,看见很多老游戏都是二折,随手又挑了一部《底特律:变人》(Detroit: Become Human)。

如今,我必须说《死亡搁浅》真是太糟糕了,令人大失所望,情节、人物、游戏玩法一无是处,根本玩不下去。我断断续续坚持了几个月,现在已经放弃了。倒是《底特律:变人》出乎意料的精彩,我给它满分,真的是一部杰作。

《底特律:变人》是2018年的游戏,可能很多朋友都已经玩过了。如果你还没有,我强烈推荐。下面是它的预告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它精良的制作,以及荡气回肠的情节。

它的故事非常老套。2038年的底特律,机器人突然有了意识,希望得到人类的平等对待。玩家轮流扮演三个不同的机器人,经历他们的遭遇。这个游戏精彩的地方是电影大片级别的制作水准,每个场景都非常漂亮,每个片段都经过精心设计,明显有分镜头剧本,每个镜头拍什么,都是安排好的,剪辑得非常明快,扣人心弦。

出人意料的是,所有主要人物都不是计算机生成的。而是由真实演员扮演。下图是游戏的女主角和她的真人演员。

游戏画面其实是真人表演,进行动作和表情捕捉,再添加背景,最终生成的。

它是一个情节类的游戏,动作和解密的成分非常少。故事的每一个节点,都会给出几个选项,让玩家选择下一步,比如下图是选择要去哪个地点,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与其说这是一个游戏,不如说是一部可以玩的电影,长达10个小时。玩家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认识里面的人物,决定故事的走向,体验预设的情节。

更棒的是,这个游戏不仅有情节,还很抒情,有时候,不经意之间我就被打动了。举例来说,走过广场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吉他歌手在路边唱歌。那只是一个环境人物,你完全可以忽略他,径直走过。但是,如果你停下脚步,站在一旁把这首歌听完,就会发现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

我特意去查了歌的名字,叫做《城市的雨》,是游戏开发公司向一个加拿大歌手购买的,下面就是游戏里面的唱歌视频,以及歌词。

I wake up in my house, Alone in my bed. Six am is screaming.
清晨六点,我独自醒来。
Back to this again. I do it with my eyes closed,
闭着眼睛,又回到那时。
Wear marks in the cement.
仿佛戴着水泥的面罩,
How the hell am I supposed, To wash you from my head.
我该怎么做,才能不再想你。

Motown Rain, Fall on me again, Around my feet.
城市的雨又落下,就在我的脚边。
Stuck on your doorstep, Hallway light, Trace your silhouette.
徘徊在你的门口,屋里的灯光,寻找你的身影。
Motown Rain, Fall on me again.
城市的雨又落下。

大多数游戏追求胜利的快感,但是《底特律:变人》的游戏目的,是让你去体验他人的命运,思考自己的立场。推动你玩下去的动力是你的好奇心,想要体验更多,想要知道后面的情节、人物的结局。我通关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有时还是会想到这个故事,沉浸其中。

这个游戏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明了 电子游戏这种东西,不仅仅是娱乐和生意,而是一个很宽泛的载体,只要你想,就有办法让它承载各种不同的东西。 完全可以让它像小说一样,用来表达作者的爱憎和抒情,或者像哲学家一样,引发人们对社会和命运的思索。

这种另类的、不以竞技和对抗为目的的游戏,真的很少。如果你知道这样的游戏,欢迎留言。

Webpack vs Vite 剖析

Webpack 是老牌的前端构建工具,目前依然是正式项目的标配,属于前端程序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是,由于复杂的配置文件和缓慢的构建速度,它一直被人诟病。

Vite 是新一代的构建工具,由 Vue 官方团队推出,这一年快速蹿升,许多项目都开始尝试。它强调快速的构建速度和易用性,正好都是 Webpack 的痛点。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 《Webpack vs Vite 深度剖析》,从原理的角度比较这两种工具。帮助初学者掌握下面几个关键概念,从而理解构建工具到底是什么,上面两种工具的区别从何而来。

  • 抽象语法树 AST
  • Babel 的作用
  • 什么是模块的依赖关系
  • ES Module 与 CMD 两种模块格式的区别
  • 不同模块如何打包在一起

明白了上面这些概念以后,主讲老师会指导大家,自己实现一个迷你版的 Webpack,体验一下构建工具的底层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比较 Webpack 和 Vite 两者的异同。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了解详细信息。报名后,添加助教老师的微信,就可以领取这份资料。

这份资料由国内著名的培训机构"开课吧"提供。另外,他们现在每周都有直播公开课,属于体验课程,可以随意选听。下面是本月的课程安排,详细内容咨询助教老师。

科技动态

1、

去年11月,长沙市望城区正式启用"电子告知单",对于违法占用消防车道的车辆,会贴上脸盆大小的"电子告知单"。

这个设备的吸力可达到300公斤以上,会牢牢吸附在车辆表面,自己根本拿不下来。只有当车主将车辆驶离现场,并接受相应处罚后,才可以取下来。

2、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

7月20日,四方机车公司在青岛发布世界首辆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一旦投入应用,这将是当前世界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北京到上海仅需2.5小时。

磁悬浮列车的最大困难,在于造价大大高于高铁,以及与现有轨道不兼容,需要重新建设,很可能是全程高架。另外,由于速度太快,路线必须尽量保持直线,选线难度也很大。

3、

Chromium 浏览器宣布,将把 HTTPS 协议的锁标志,改成一个中性的箭头(下图),以防用户看到"锁"以后,误认为该网站是经过认证的可靠网站。

实际上,HTTPS 协议只能保障信息传输是安全的,并不能保证网站本身是可靠的。

4、

7月5日,墨西哥钻井平台发生天然气泄漏,出现"水中大火"的奇景。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大火被扑灭,没有人员伤亡。

大家看看现场的30秒视频,真是奇观。

5、远程驾驶服务

一家美国创业公司近日在拉斯维加斯,推出"远程驾驶服务"。它不采用无人驾驶,而是由真人驾驶员在家中通过摄像头驾驶,控制信号会通过 5G 发送到车上。

顾客在网上叫车以后,出租车就由远程驾驶员开到预约位置去接客。客人上车以后,必须自己接手驾驶,开到目的地。客人下车后,再由远程驾驶员接手,去接下一个顾客。

6、如何防止轿车泡水

《今日头条》报道,郑州本周开始下暴雨时,老李新买的奔驰轿车还停在小区路边。他担心新车被水泡,但没有地方移车,到处都是水。

无奈之下,他花1200块钱买了8条工程车的大型内胎,用绳索绑在奔驰车的四个车轮上,再用气泵为内胎打足气,并用钢丝绳拴在路边的树上。

一天的大雨停后发现,他的车是小区里唯一没有被水泡的。

7、

美国《体育画报》杂志报道,美国职业棒球选手普遍在棒球上涂抹特殊胶水,使得投手投出的球,旋转速度更快,更难被正确击打。这属于作弊,是一种丑闻。

8、禁止车辆左转

美国一所大学的交通工程教授发现,所有交通事故的40%发生在十字路口,其中61%的事故原因是车辆的左转。左转需要跨过整个路口,必须穿过对向的车辆,往往造成了交通拥堵和事故隐患。

他因此建议,大城市可以考虑禁止十字路口的车辆左转。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交通效率,加快行车速度,减少交通事故。

禁止左转的唯一缺点是行驶距离变长,因为禁止左转以后,必须用三个右转代替。

文章

1、砂纸的砂粒是怎么做上去的?(中文)

砂纸是木工的必备工具,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上面的砂粒怎么会均匀吸附到砂纸上呢?

2、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原因(中文)

一个科普演讲,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分析中国西北地区为什么这么干旱,如果把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个口子,会不会改变这种状况。

其中提到一点,大家觉得延安很干旱,其实那里跟北京的降雨量差不多。

3、一行 CSS 代码实现全站中文简繁转换(中文)

CSS 命令 font-variant-east-asian: traditional;,可以让网站字体从简体变成繁体。

4、PostgreSQL 数据库的变化捕获和实时通知(中文)

数据库发生变化时,如何通知前端网页?本文以 PostgreSQL 数据库为例,介绍了作者的解决方案,使用了服务器端事件。(@kaifeiji 投稿)

5、页脚的变化(英文)

网页的页脚往往可以反映网站的成长。这篇文章总结了几个案例,看看它们的页脚怎么变化,上图是一个网站刚成立时的页脚,下图是该站五年后月收入达到17万美元时的页脚。

6、避免使用可变长数组(英文)

C 语言有一种语法,叫做可变长数组(VLA),数组的长度不在编译时确定,而在运行时确定。本文解释它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应该避免使用。

7、Netflix Prize 挑战赛十五周年回顾(英文)

2006年,Netflix 为了改进推荐算法,发起了一项算法比赛,任何人只要能够击败基准算法,就能获得 100 万美元奖金。

这是世界第一场大数据的算法比赛,世界各地的许多研究人员、学生、业余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都参与了。本文在多年后,评论这个比赛的意义。

8、自己实现 nodemon(英文)

nodemon 是一个 Node.js 工具,只要发现源码文件有变动,就会自动重新启动服务。本文教你怎么自己写一个 nodemon。

工具

1、Difftastic

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根据不同语言的代码,对 diff 结果进行不同的高亮显示。

2、SCImago Graphica

一个桌面软件,可以选择各种指标,定制数据可视化图形,完全不用写一行代码。

3、iPod.js

一个 JS 应用程序,生成一个网页的音乐播放器,操作界面类似 iPod,可以链接用户的 Spotify 或 Apple Music 账户。

4、Noice

一款开源的安卓 App,提供各种环境声,比如下雨打雷。

5、WiFi Card

一个网页工具,使用 WIFI 的名称和密码,生成一个二维码,手机扫一下,就能登陆这个无线网络。(@dllen 投稿)

6、KubeSphere

一个国产的 Kubernetes 集群管理平台,操作容器的利器,功能强大,界面清爽易用,大大方便了 k8s 的使用。(@FeynmanZhou 投稿)

7、CORNERSTONE

一个企业级的项目管理和协作平台,集成了工作台、看板、思维导图、项目文档、仪表盘、文件等多种功能,还可以接入代码构建与交付,20人以下的团队免费。(@cornerstone-365 投稿)

8、kit

一个 PHP 小工具,用来列出 MySQL 数据库的表结构信息。(@cuishuang 投稿)

9、Yozora

一个高度可扩展的、插件式的 Markdown 解析器,用于生成 Markdown AST(抽象语法树),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定制自己的 Markdown 解析器。(@guanghechen 投稿)

10、Bash 命令行提示符生成器

一个网页工具,以可视化方式,通过拖拉不同的元素,自动生成 Bash 的命令行提示符。

资源

1、谷歌 API 设计指南

谷歌官方文档,讲解谷歌的 API 设计规范。

2、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

7月20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发布的年度报告,介绍我国网络安全情况,披露一些安全事件,可以免费下载。

3、自己动手写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一份英语教程,教大家从头开始,用 C 语言写一个类似 sqlite 的数据库,理解数据库的实现原理。

4、编程音乐

这个网站提供几十组精心选择的编程背景音乐。

图片

1、印度的杀人大象

2019年10月29日,一头35岁的雄性大象在夜晚袭击了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的一个村庄,损毁了大量财物,还杀死了5名村民。

当地政府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搜索行动,在它逃亡两周后,终于在11月11日抓到了它。抓捕人员发射了2个麻醉飞镖,将它麻醉。

这头大象被五花大绑,用起重器吊起来,转移到一处国家公园。

但是,11月17日清晨,这头大象突然死亡。兽医表示,死因很可能是大象受太大刺激和高度紧张,此外大象在被抓期间可能也已受伤。

2、直布罗陀机场

直布罗陀是英国的一个海外领地,只是一个小半岛,面积仅为 6.8 平方公里。

这么小的地方,却有一个机场。由于土地面积太小,跑道只好建到海里,而且还要穿过一条公路。直布罗陀机场是世界唯一一个跑道穿过公路的机场。

没有航班时,公路供车辆通行。

等到有航班时,公路暂时关闭。

文摘

1、做完你的项目

如果要为 UNIX 哲学添加一个原则,我认为应该是:

"做完你的项目。"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但最被忽视的软件工程准则。

大多数软件其实都没有真正完成,作者只是做出了基本功能,然后就发布了。很多软件后来不做了,也不是因为做完了,而是作者放弃了。

让我们把程序员比作木匠。你买了一把椅子,因为觉得它能满足你的需求。可是买来以后,每隔几天,木匠就会出现在你的家里,对椅子进行修改。有些变动是你想要的,有些你无所谓,还有一些变动只会让你心生反感。甚至有时候,木匠还会出错,比如木头上伸出了一些尖刺,使椅子不再可用。

你买的是椅子,而不是某种千变万化的家具,没人喜欢每天会变的椅子。

程序员也是如此,应该对软件有一个总体规划,让它有一个完整的基本功能。虽然以后可以进行维护、错误修复和安全补丁,但基本功能应该从始至终都是完整清晰的。

你不能说,因为出现了新情况,所以需要不断改变或完善它的功能。 如果一个软件一直在加功能,它就太大了,超出了你应该做的东西。你试图制造一个超出合理范围的东西,你需要画一下功能图,将过大的软件拆分成几个功能完整且合理的小软件。

总之,做完你的项目再发布。用户拿到的,应该是一个基本上做完的项目。

2、中等收入陷阱:韩国和巴西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一个国家跨过低收入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发展动力,好像落入了陷阱一样。

请看下面这张图,韩国(红线)和巴西(绿线)人均 GDP 的变化趋势。

可以看到,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韩国和巴西的发展水平差不多。但是从那以后,韩国快速发展,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了,但是巴西停滞不前,收入水平没有太大变化。

巴西就是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一直是中等收入水平,无法增长。

经济学家认为,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相对容易,只要加大投资,培训民众成为熟练劳动力,从农业和手工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就可以实现。但是,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就很难,需要变成知识创新国家,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

言论

1、

比起琴棋书画的培训班,国家应该培训家长必须学会心肺复苏,学校里也要教育孩子学会心肺复苏。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有能力能救助别人的人,作为升职加薪子女入学的必需品。

-- 今日头条读者,评论一个医生在郑州地铁5号线做6小时心肺复苏,救了十几个人。

2、

亚马逊公司有一项规定,如果要开会,必须先有会议文档,没有文档,就取消会议。

会议开始后,所有人先花几分钟看文档,然后再开始讨论文档列出的问题。

-- 《亚马逊的文档文化》

3、

PC 游戏里面的文字大小,这几年变得如此之小,以至于没法在电视机上玩,因为在正常观看距离下,几乎无法在电视屏幕上阅读这些文字。游戏的开发人员大概都是在离大型显示器几英寸的地方开发游戏,而没有考虑到很多人会在电视机上玩游戏。

-- Hacker News 读者

4、

2014年,我离开公司,休息了一年去旅行。结果是我丧失了一大笔收入,并且最终发现自己喜欢编码,而不太喜欢旅行。

在我们的文化中,旅行被过度美化了。

-- Hacker News 读者

5、

加州想建一条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高速铁路,已经几十年了。在加州的官僚机构和政治体系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生。各种方案、讨论、争吵、税收,白白花了数十亿美元,什么都没有造出来。我们甚至已经失去了建造火车站的能力。

-- 马克·安德森,美国风险投资家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7 期):我不想让你记住我的脸

2019年(第 65 期):周刊开设"谁在招人"的招聘服务

2018年(第 14 期):马斯克的人生才是梦想家的人生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7月23日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9 期):五菱汽车的产品设计

$
0
0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上海中环的一根高架柱子上面,画着一匹巨大的斑马。(via

本周话题:五菱汽车的产品设计

很多年前,我就知道五菱汽车。大学时,一个广西同学去了那里就业,从此我就记住了,柳州有一家汽车厂。

当年,它很不起眼,主要生产面包车。据说,模仿的是日本三菱面包车,连牌子和名字都模仿了人家。

但是后来,这家公司逐渐摆脱了模仿,开始生产原创的家用轿车,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尤其是近两年的几个车型,简直令人刮目相看。

宝骏 E300。

宏光 Mini EV。

皮卡和房车。

这些车的造型和外观设计,十分新颖和别致,完全原创,明显有一套自己的设计语言,非常吸引眼球。

要知道,它们都是低价车,定价几乎是同类车的下限,房车十几万,其他车几万块,配置都很低端。这就是我觉得不简单的地方, 明明是廉价货,可是看上去一点都不廉价,反而有点气派。

举例来说,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性,购买五菱宏光 Mini EV,作为代步车。但它的配置和价格,跟有一些四轮的老年代步车差不多。那些老年代步车让人觉得很简陋,年轻人几乎不可能购买,但是五菱重新设计和包装以后,就打开了市场。这就是厉害的产品设计。

把廉价的东西做得很廉价,那不叫本事; 把廉价的东西做得很轻盈,那才叫本事。

所谓"轻盈",就是简单优雅,在物质上节省材料和能源,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廉价的东西,原来只能吸引低端的顾客;做得轻盈以后,就能吸引到高收入的顾客。

我觉得,五菱汽车是一个好例子,值得软件开发者学习,怎么把产品做得简单而不简陋,轻盈而不笨重。

Vue 3 和 React 17 的源码比较

React 和 Vue 是国内最流行的两个前端框架,孰优孰劣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息过。只要有人提一句:"我觉得 A 比 B 更好",下面肯定就是一堆回帖。

  • " Vue 只适合小项目,大项目扛不起来"
  • " React 组件太复杂,代码组织乱!"
  • " Vue好上手,岗位多"
  • " 大厂基本都用 React,不用 Vue "

其实大可不必,它们各有特点,都能解决前端开发的问题,你只要选择更适合自己风格的那种就可以了。这就像不同品牌的汽车,都能开到目的地,只是你开起来顺不顺手而已。

不过,这两个框架的对比和争论,并非全无意义。

1、React 和 Vue 各自的特点是常见的面试题。
2、技术选型时,必须对各个框架都非常了解。
3、通过对比,有助于领悟一些前端的本质东西,比如算法、工程化方法、规范等等,可以帮你构建技术壁垒,保持核心竞争力。

本周的课程资料,就是两大框架的对比 《Vue 3.0 和 React 17 源码剖析比较》 资料包。它从框架原理开始讲起,分析各自的设计思路,再到现实业务场景的适用性,最后抽象二者的底层实现,层层递进,帮你掌握这两个框架的异同。

下面就是资料包的主要内容。

它比较适合前端入门不久、对主流框架还不够熟悉的同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 Vue3 和 React17 设计思路和面试技巧,也能对比框架生态,了解技术选型方法论,探究框架原理。

资料包由国内著名培训机构"开课吧"提供,编写者大圣老师(盛鑫晶)是前百度、360 的前端架构师,精通 Vue 和 React 开发,也是 Vue 3.0 源码的贡献者。

主办方为了推广品牌,现在向周刊读者赠送这个资料包。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免​费领取。

扫描后,记得添加助​教老师微信。当天,老师就会把资料包发给你,数量不多,欢迎扫码领取。

科技动态

1、闪烁灯光的代码

有人发现,2020年发布的游戏 Alyx,里面地下室的闪烁灯光,跟1998年发售的《半条命》是一样的,说明它们使用的是同样的代码。

大家仔细看下面的游戏视频,两者闪烁灯光的模式和频率完全一样。

它的代码实现,是使用一个字符串mmamammmmmammamamaaamammma表示灯光亮度变化的顺序,a 表示暗,m 表示亮。这个技巧最早是1996年 John Carmack 在雷神之锤(Quake)里使用的。

2、奥运村的遥控器

加拿大网球运动员来到东京参加奥运会,住进奥运村后,就遇到了麻烦。空调遥控器竟然只有日文,完全看不懂,她只好在网上发文求助。

网友纷纷给她出主意,用手机翻译软件拍照就可以了。但是,这件事反映了组委会的疏漏,以及空调厂家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外国用户。

3、沼气摩托车

一个荷兰艺术家将一辆二手摩托车,改建成使用沼气(主要成分甲烷)作为燃料。摩托车的尾部挂了一个大瓶子,用来存储沼气。

加气时,需要使用一个特殊装置,到池塘和沟渠去收集有机物质分解或腐烂所释放的甲烷。

收集8个小时的沼气,可以行驶20公里。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公众环境保护。

4、交通信号灯

1914年,美国城市克利夫兰安装了人类第一个交通信号灯,从那时到现在,基本样子没变过。一家俄罗斯设计公司,最近提出了新的信号灯设计。

这种信号灯就是一整块液晶面板,通过背景色的变化,来提示红灯、黄灯和绿灯,并用勾、叉和感叹号等辅助符号,加强注意力。

它还会显示剩余的秒数,以及绿灯时可通行的道路走向。

5、

《纽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拍一段自己的短视频,放在 TikTok 上面求职,请求看到的人转发。

这比 A4 纸的简历效果好多了,值得借鉴。大家完全可以在简历上印一个自己视频的二维码。

6、3D 打印的汽车配件

福特公司在美国新发布的 Maverick 皮卡汽车,车内的大量配件都没有提供实物,而是提供了 STL 源码文件,让车主自己去 3D 打印,有一点"毛坯车"的意思。

可以打印的配件包括杯架、储物箱、垃圾桶、绳索组织器、挂袋的双钩、座椅下的储物隔板等等。福特公司说,还会发布更多可 3D 打印的配件。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降低了车辆的出厂价格,二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打印哪些配件,以及使用什么材质。另外,外部厂商也可以根据公开的接口,生产第三方配件。

7、

一位设计师提出,浏览器的窗口标签应该可以改变位置,放置在浏览器的左右两侧,就像活页夹一样。

我觉得,这种设计对宽屏幕显示器很有意义。

文章

1、JavaScript 新增的运算符(中文)

本文介绍 ES6 的后续标准为 JavaScript 新增的七个运算符,其中包括最新的 ES2021 标准增加的三个运算符。

2、软件未来的10个预测(英文)

一个云计算专家预测软件未来的10个变化,可以当作一家之言看看。

3、如何向美国政府索取入境照片(英文)

外国人每次进入美国时,需要拍照并扫描指纹。根据美国法律,可以向美国政府索取这些信息的副本。本文记录作者是怎么做的。

4、Haskell 语言入门第一步(英文)

这篇文章介绍怎样动手尝试 Haskell 语言,并写一个简单函数,内容清晰易懂 。

5、关于微控制器的知识(英文)

当代计算机越做越小,符合冯诺依曼架构的全套计算装置,已经可以做进一块芯片了,这种芯片式的计算机称为"微控制器"。本文介绍微控制器的基本知识。

6、最糟糕的音量控制界面(英文)

本文收集各种极其难用的音量控制界面设计,有点恶作剧性质,比如上图。

7、JS 脚本如何正确检测用户的设备(英文)

用户经常使用伪装的 User-Agent 标头,隐藏自身的信息。本文给出了各种思路,如何用 JS 脚本,正确检测用户的上网设备。

8、Suspense 和 React.lazy() 用法示例(英文)

React 16.6 版本引入了 Suspense 组件,用于生成动态加载元素的过渡效果。本文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示例,介绍它配合 React.lazy() 的用法。

工具

1、Orbit

一个 React 的组件库,由旅游网站 Kiwi.com 设计,带有旅游休闲的风格。

2、Feed me up, Scotty!

这个工具使用 CSS 选择器,从任意页面提取想要的内容,通过 GitHub Actions,自动生成该页面的 RSS。

3、transfer.sh

这个开源工具允许自己架设服务,从命令行分享文件给其他人,也可以直接使用官方的在线版。

4、MoviePy

一个视频编辑的 Python 库,可以方便地编写脚本,进行各种视频操作,基于 ffmpeg。

5、Ampache

一个开源的流媒体服务器,允许远程访问托管的音频和视频文件,有点类似于 Plex。

6、Mobian

手机版的 Debian 系统,可以安装在指定型号的手机上,现在支持一加 6 和 Poco F1。

7、push-bot

一个基于 wechaty 的微信推送机器人,可以用脚本向微信推送消息。(@tans 投稿)

8、织信

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低代码平台,帮助企业不用写代码,就能搭建管理系统、业务平台、企业官网等,有免费使用的版本。(@hopper20 投稿)

资源

1、网络迷踪

炒饭社区的一个板块,网友上传照片(比如上图),请求帮助找出这是在哪里拍的。(@cijianzy 投稿)

2、Mac 电脑如何设置开发环境(2021版)(英文)

一个程序员买了新的 Mac 电脑,用于全栈开发。他详细记录了,如何将这台电脑设置成开发环境。

3、微软 Rust 语言初学者教程

微软公司推出 Rust 语言视频教程,一共35讲,每一讲都是几分钟的短视频,存放在 Youtube 上面。

4、Pitch Deck Hunt

创业公司向投资者和用户介绍自己的 PPT,叫做 Pitch Deck。该网站收集了150多家著名公司早期的 Pitch Deck,可以用来当作模板。

图片

1、地下小镇

澳大利亚南部内陆有一个名叫库伯佩迪(Coober Pedy)的小镇。它最初是一个蛋白石矿场,现在已经停止开采了。

该镇的夏季地表温度接近50摄氏度,为了躲避酷暑,许多居民都搬到地下的矿洞里面居住,已经有100年历史了。

当地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烟囱和通气孔。

人们则是在地下安家,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

酒吧、教堂、商店、旅馆、娱乐设施等也在地下,整个小镇可以都在地下运作,不到地面活动。

2、自动合影机

美国达拉斯牛仔队的体育场里,有一个自动合影机,球迷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合影,非常酷。

我预感,国内很快就会出现类似的机器。

文摘

1、一个人可以有多少个朋友?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过著名的"邓巴数"的概念。

他认为,由于人类大脑的容量,一个人能够保持的友谊关系是有限的,平均大约为150人。大脑认知功能比较强的人,会有更多一点的朋友。

下图就是他的理论。

(1)你最贴心的朋友,平均是1.5个,很可能是你的伴侣。

(2)你的亲密朋友大约是5个,如果你遇到困难,他们会放下一切来支持你。

(3)你的至交平均是15个,他们是你的主要社交伙伴,你足够信任他们,会想着跟他们一起吃饭、旅行,交流生活经验。

(4)你熟悉的朋友是50个,如果你在家里举办周末大烧烤,会邀请他们。

(5)你的普通朋友是150个,你举行婚宴的时候,他们会参加。

(6)你认识的人大约是500个,路上见到,会打招呼。

(7)你记得住名字的人是1500个。

(8)你对脸有印象的人是5000个。

之所以会有这些层,是因为一个人的社交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得不选择,如何分配这些时间,与哪些人共度。

他还有其他一些推论。

(1)一般来说,内向的人在每一层的朋友数,都比外向的人少。

(2)与一个陌生人成为好朋友,大约需要相处200个小时。

(3)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建立,每一层的朋友数字都会下降。

(4)坠入爱河会让你减少两个好朋友。

言论

1、

年轻时,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及时离职。我以为我必须向公司证明自己,然后再离开,但这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你不欠雇主任何东西,不必向雇主证明任何事情。他们对你丝毫没有忠诚度,对你做对或做错、是聪明还是愚蠢,毫不在意。

把时间用在你最终不会引以为豪的东西上面,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浪费了你在地球上的短暂旅程。

-- Hacker News 读者

2、

新手作家追求写得聪明,专业作家追求写得清晰,大师追求引起读者灵魂的共鸣。

-- David Perell

3、

上周俄罗斯西北部的气温高达35度以上,持续了好几天,那个地方在北极圈里面,晚上太阳几乎不下山,没日没夜的高温暴晒,简直是对人的折磨。

-- Hacker News 读者

4、

创业者要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弄清楚要做什么,第二件就是去做。

但是,大多数创业者不认为第一件事很重要,如果花费一天时间思考,试图更好地理解一个问题,他往往觉得那一天是浪费掉的,没有行动力。

-- 《动作要快,但要先了解问题》

历史上的本周

2020年(第 118 期):高考志愿怎么填

2019年(第 66 期):创业不是零和游戏

2018年(第 15 期):周刊的内容从何而来?

订阅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1年7月30日
Viewing all 69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